2.《法國法律發展史》主編,法律出版社,2001版;臺灣省韋伯文化出版公司,2004年。
3.《中國法律史》(第壹、二卷)專著,法律出版社,2000年;臺灣省韋伯文化出版公司,2004年。
4.《20世紀百名法學家》主編,法律出版社,2000年;臺灣省韋伯文化出版公司,2004年。
5.法律移植與法律本土化,法律出版社,2001版。
6.《法律柏拉圖》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版。
7.《外國法制史》上海教育出版社合編(2001版)
8.《東南亞七國法律發展史》雙主編,法律出版社,2002年;臺灣省韋伯文化出版公司,2004年。
9.《西方法學家傳記》,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
10.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西方法律經典》主編,2002年。
11.《外國法制史》,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
12.《中華民國法律論文(憲法篇)》合編,法律出版社,2002年。
13.20世紀前沿編輯涉外經濟法法律出版社,2002年
14.新中國民法典草案概述。法律出版社,2003年。
15 . 20世紀日本法律專著商務印書館2003年版
16.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年。
17.《民國法律論文摘編(法理學)》,合編,法律出版社,2003年。
18.《外國法與中國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年
19.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年。
20.商務印書館(2004年版)法學教材。
21.譚法律文化史專著。商務印書館,2004。
22.《中華民國法學論文》(第3-6卷)雙主編法律出版社,2004年。
23.澳大利亞法律發展史主編,法律出版社,2004年。
24.世界法律體系概述。威格摩爾合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25.《邱漢平法學文集》,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26.《董康法學文集》,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5年。
27.東京審判合著中國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
28.《戰爭與和平法》格老秀斯合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29.《紐倫堡審判》中國方正出版社合著,2006年版,1。《唐代法學的創新及其文化價值》,載《政治與法律》2000年第3期。
2.《魏晉多元化法律世界觀探析》,《西南政法大學學報》2000年第1期。
3.《宋代判例法及其法律價值研究》,華東政法大學學報,第1期,2000。
4.《清代法律淵源考辨》,中國社會科學,第2期,2001。
5.民國時期移植國際法的理論與實踐,載《法律與商業研究》第4期,2001。
6.《萬國公法與晚清國際法》,《法學研究》第5期,2001。
7.法律的移植與本土化,《中國法學》2002年第3期。
8.《對新中國移植蘇聯司法制度的思考》,《中外法律》2002年第3期。
9.《對新時期中國移植西方司法制度的思考》,載《法律》2002年第9期。
10.《中國近代法學教育與中國近代法學》,法學第12期,2003。
11.《中國現代刑事訴訟法的誕生與成長》,載《政法論壇》2004年第1期。
12.《中國近代民商法的誕生與成長》,載《法律與商業研究》2004年第1期。
13.《中國現代民事訴訟法的誕生與成長》,《法律科學》2004年第2期。
14.《中國現代行政法的誕生與成長》,載《政治與法律》2004年第2期。
15.《中國現代刑法的誕生與成長》,《現代法律》2004年第2期。
16.《現代國際法在中國的誕生與成長》,《法學家》,2004年第4期。
17.《中國近代憲法的誕生與成長》,《當代法律》2004年第5期。
18.格老秀斯及其著作,載《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04年第2期。
19.《外國人與中國近代法律》,載《中外法學》2004年第4期。
20.傳教士與中國近代法律,《法律與社會發展》2004年第5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5年第4期。
21.法科學生與中國現代法律,《法律論壇》2004年第6期。
22.西方法律觀念在近代中國的傳播,載於《法學》2004年第12期,《中國人大復印報刊資料·法理學與法制史》2005年第2期。
23.《中國現代法學的誕生與成長》,載《中國法學》2005年第3期。
24.《論和諧社會的法律保障》,合著,《河南政法大學學報》2005年第4期。
25.東京審判的裏程碑,文匯報,2005年6月,19,新華文摘,2005年,16。
26.從法治社會到和諧社會,新華文摘,2005年第15期。
27.梅汝謙與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法律》2005年第7期。
28.新中國法制的誕生?——從三大法系到東亞* * *同壹法,合著,發表於《法律論壇》2005年第4期。
29.歷史視野中的和諧與法治》,載《解放日報》2005年9月26日,中國人大復印報刊資料《法理學與法制史》2005年第8期。
30.董康琦著,《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05年第2期。
31.《東京審判中的中國檢察官》,《人民日報》,2005年8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