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豐銀行與中國有著深厚的關系,其英文名稱“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有限公司”顯示了其與香港和上海的密切關系。匯豐銀行的中文原名為“香港上海信用合作社銀行”,1881年改為“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有限公司”。據說“匯豐”壹詞是中國買辦顧迎春計算好筆畫的吉兇後提出來的,取其“豐匯”之意。20世紀初,匯豐銀行已成為遠東最大的銀行,匯豐銀行交易的外匯往往占上海外匯市場的60%-70%。從清末到民國,上海匯豐銀行是中國政府償還外債和賠款的主要征收機構,也是代表稅務總局征收和保管中國內債資金和關稅的主要銀行。1915年上海所有中外金融業金銀總庫存為8099萬,其中華商銀行和錢莊銀行占17.3%,其他九家外資銀行占44.3%,僅匯豐銀行就占38.4%。從成立到抗日戰爭,上海壹直是匯豐在全球最重要的市場。
1949新中國成立後,匯豐銀行在中國大陸的分行陸續關閉,只有上海分行繼續營業,是為數不多的在中國大陸業務不間斷的外資銀行。香港上海匯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於2007年4月2日正式開業,其總部位於中國上海。到2014年,匯豐中國* *擁有135家網點,29家分行分布在北京、上海、廣州等29個城市。目前,匯豐擁有近65,438+070個網點,覆蓋57個城市,其中約三分之壹位於廣東。是唯壹壹家網點遍布廣東所有地級市的外資銀行。目前,匯豐是在內地擁有最多網點的最大外資銀行。
然而,在中國市場根基深厚的匯豐銀行如今陷入了與中美的地緣政治博弈中,其與美國合作打壓華為是壹個焦點。
今年5月28日,不列顛哥倫比亞省高等法院裁定孟晚舟案的實質是“欺詐”。7月24日上午,法院公開了孟晚舟引渡案下壹次庭審的證據材料。從公開的證據來看,匯豐涉嫌參與誣陷和“操縱”。它提供了有關華為在伊朗業務的材料,作為交換美國赦免匯豐違規行為的證據。
在美國向加拿大法院提交的案件起訴記錄中,壹個關鍵證據是,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向匯豐銀行“隱瞞”了華為與香港星聯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香港星聯”,或Skycom)的關系,並“誤導”匯豐銀行繼續為華為提供銀行服務,導致匯豐銀行違反了美國對伊朗的制裁措施。這意味著孟晚舟對匯豐構成了“欺詐”。本案“唯壹的關鍵證據”是孟晚舟交給匯豐的壹份PPT文件,包括PPT全文以及匯豐和華為的業務郵件記錄。但匯豐在關鍵點上撒了謊,聲稱不知道華為和Skycom的關系。根據華為發給匯豐的香港興通2009/2010的財務報告,匯豐完全了解Skycom在伊朗的業務。匯豐銀行聲稱,只有“初級”員工知道華為與香港興通的關系,但這些“初級”員工沒有將相關信息傳遞給“高級”經理,導致匯豐高管依賴孟晚舟提供的PPT判斷風險。
這種說法顯然站不住腳。2012 12 2月,匯豐銀行因違反美國對伊朗的制裁措施,與美國司法部簽署了延期起訴協議。匯豐向美國司法部保證,將對整個集團的客戶進行檢查和清理工作。在這個過程中,匯豐銀行仍然未能認定華為與香港星通的關系,這顯然是不合邏輯的。2013年2月,香港興通關閉匯豐賬戶,華為與匯豐在伊朗業務上的合作到此結束。但之後,匯豐銀行仍然要求與華為“溝通”。2013年8月,孟晚舟受邀與匯豐銀行的高管會面,解釋華為在伊朗的業務。匯豐銀行提供的PPT交給了美國,成為美國攻擊華為的關鍵證據。
匯豐銀行配合美國打擊華為的壹個重要原因是利益——通過出示孟晚舟的證據來換取美國對匯豐銀行的赦免。2012年,美國政府指控匯豐嚴重洗錢和資助國際恐怖主義,匯豐為此支付了192億美元的罰款,並與美國司法部達成了為期5年(2012-2017)的延期起訴協議。匯豐同意“配合美國司法部的任何調查”,如果未能履行相關要求,美國司法部有權撤回協議並對匯豐提起刑事指控。
2065438+2006年9月,美國司法部討論是否撤銷暫緩起訴協議,是否以刑事罪名起訴匯豐。同年年底,匯豐銀行開始秘密調查華為賬戶。根據路透社當時的報道,匯豐銀行“配合”向美國提交對華為的調查結果,“巧合的是”就在匯豐銀行與美國司法部的協議到期之前。路透社的報道明確指出,匯豐從2016年底到2017開始“配合”美國司法部對華為發起的調查,以換取美國司法部對匯豐的原諒,因為匯豐本身也卷入了其他違反美國制裁禁令的案件。
公開資料顯示,2065438+2007年2月至7月,匯豐積極配合美國對華為的調查,向美國司法部至少做了4次陳述,數千人被美國司法部約談。2017年2月,17,盡管美國司法部合規主管認為“匯豐的合規仍存在很大缺陷”,但美國檢方出人意料地撤銷了對匯豐的所有刑事指控,結束了對匯豐的監管。從時間線和事件線,從2013與孟晚舟的會面,到2016對華為的內部調查,直到2017年8月終止與華為的合作...匯豐銀行通過壹系列操作保住了華為這個大客戶,並向美國提供了華為的證據,以換取撤銷對其的指控。
從壹般的商業邏輯來說,壹個追求利益的全球性金融機構,不應該主觀上“套住”自己的大客戶。但匯豐的現實是,因為壹系列違規行為被美國政府抓住把柄,不得不配合美國司法部調查華為,以換取美國政府“放過匯豐”。從美國的立場來看,匯豐需要扮演壹個“汙點證人”。眾所周知,美國政府在全球範圍內對華為的調查和打壓,已經不再是商業利益或違反制裁禁令,而是美國調整對華戰略、長期遏制中國的壹場特殊“戰役”。換句話說,打壓華為是美國針對中國的地緣政治行動的壹部分,匯豐銀行已經深陷其中。
面對中國媒體指責其“誣陷”華為,匯豐銀行在其中國微信賬號上發表聲明,稱沒有參與美國司法部調查華為的決定。“華為事件發展的背景清楚地表明,美國對華為的調查並非由匯豐引發”,“匯豐對華為沒有惡意,也沒有誣陷華為”。聲明還稱,“應美國司法部的信息要求,匯豐只提供了事實信息。匯豐不會‘捏造’證據或‘隱瞞’事實,也不會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歪曲事實或傷害任何客戶。”
然而,匯豐的聲明回避了這壹點。美國司法部對華為發起調查,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實,不需要匯豐解釋。匯豐在這件事上的作用、動機、利益交換才是重點。匯豐銀行的積極配合,無疑為美國司法部開展針對華為的行動,並以此為由,借加拿大之手逮捕孟晚舟起到了關鍵的支持作用。
在這個敏感的時間點,深圳銀保監局於7月24日發布批復,同意匯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關閉深圳龍崗支行(巧合的是,華為總部也在龍崗)。市場高度關註匯豐銀行的未來命運。在中國市場會受到怎樣的影響?對此,安邦智庫的研究人員有以下個人判斷:
首先,匯豐很難離開中國市場。與其他西方金融機構不同,匯豐控股的註冊地在倫敦,但其“歷史文化註冊地”在中國內地和香港,市場深深植根於中國市場(包括香港和內地)。根據匯豐的年報,匯豐2019年調整後的收入為554億美元,調整後的稅前利潤為222億美元。在亞洲市場,調整後營收為305億美元(占全球營收的55%);稅前調整後利潤達到6543.8美元+086億美元(占總利潤的83.8%)。其中,香港市場調整後的稅前利潤為65,438美元+0,265,438+0億美元(占利潤總額的54.5%)。根據匯豐銀行2020年第壹季度報告,香港貢獻了4,665,438+0億美元,占集團第壹季度總收入的40%。32.3億美元的稅前利潤中,香港占28.5億美元,占比88.2%。
第二,匯豐將很難擺脫中美博弈中“磨心”的地位。香港成為美中博弈的“磨心”,地緣政治博弈的“前哨”。紮根香港的匯豐銀行很難擺脫這種局面。同時,出於市場利益考慮,匯豐很難做出退出中國市場的決定。在ANBOUND對從中國撤離的外資的分類中,匯豐屬於“走跌”壹類。匯豐很難擺脫中美之間的地緣政治博弈,尤其是中國的《港口安全法》和美國的《香港自治法》實施後,兩國將基於法律層面進行地緣政治博弈。匯豐銀行是金融業的“巨頭”,但在國際政治中卻猶如壹葉扁舟,前途充滿不確定性。如果不能離開中國市場,匯豐未來需要在中美之間尋求平衡,而不是只考慮美國的單邊霸權和利益。
第三,匯豐在中國內地和香港的處境將會發生微妙的變化。加拿大法院公布的最新證據揭示了匯豐銀行參與“陷害”孟晚舟並與美國合作打壓華為的事實。這迅速激起了中國國內輿論對匯豐的憤怒,今後針對匯豐的攻擊性言論肯定會增多。此外,匯豐銀行作為“汙點證人”協助美國將影響其商業信譽和市場形象。未來壹些與中國有重要關系的企業和個人客戶在選擇銀行時可能會避開匯豐,避免成為匯豐赴美的“犧牲品”。這將對匯豐在內地和香港的市場產生負面影響。
第四,中國政府可能不會刻意打壓匯豐。雖然匯豐背後捅了華為壹刀,但從更大的角度來看,安邦智庫的研究人員估計,中國政府不會刻意打壓匯豐。原因是:(1)匯豐對香港很重要。未來,香港需要保持繁榮和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匯豐銀行誕生於香港,與香港居民和企業有著很大的關系,是壹個重要的標誌,是壹個重要的商業存在。(2)中國的對外開放需要外資,不僅是引進外資,還需要外資的持續運作。匯豐銀行是在華網點最多的外資銀行,在外資金融機構中具有代表性。(3)中國對外資銀行的“制裁”需要有法可依,目前的立法狀態難以追溯到過去。中國《國際刑事司法協助法》頒布於2018,《港口安全法》頒布於2020年6月30日。這兩部法律可能不會追溯到匯豐過去的行為,但會對匯豐未來的行為形成法律約束。
匯豐銀行參與美國打擊華為將在中國引起復雜的反響。從大局出發,中國政府不應該刻意攻擊匯豐,在法律上也未必能回到過去。但匯豐未來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可能會受到壹定影響,其未來行為將受到中國法律的約束。說白了,這是唯壹壹次幫“套”中國公司,不會再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