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提高會計職業判斷能力的必要性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推進,所有行業都面臨著企業轉型和改革。為了更好地順應市場競爭,企業完善了管理機制,改進了管理措施。財務部門作為企業管理的重要部門,其職能也逐漸從簡單的統計核算轉變為並行的管理核算。在這種情況下,決定了財務會計人員不僅要做好相關數據和信息的處理工作,還要根據獲得的企業發展信息和最新的市場動態,對企業的生產發展做出壹定的判斷,從而為經營決策提供參考。因此,提高我國企業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能力勢在必行。我認為其必要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壹)財務會計部門工作對象的特殊性
企業的財務會計部門作為企業信息的重要載體,在工作過程中會接觸到大量的企業生產經營信息。財務部門的主要任務是對這些數據進行匯總和綜合。在會計核算和報表繪制過程中,會計人員可以根據自己的專業知識和職業素養,直接、深刻地了解企業當前的管理狀況。這種優勢使會計人員能夠對市場信息和企業決策做出更加準確的判斷,從而為企業管理者提供可靠的參考意見和備選方案。因此,企業應基於會計部門工作對象所確定的優勢,善加利用,不斷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素質,使其具備良好的職業判斷能力,從大量的企業信息中識別出有效信息,為企業決策提供合理的參考。
(二)行業競爭激烈
市場經濟體制改革以來,各行各業在面臨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21世紀後,我們進入了信息時代。在市場競爭中,誰先掌握準確的信息,誰就能在競爭中占得先機。因此,各企業也加大了對信息收集和分析的投入,希望通過合理利用信息來增強競爭優勢。因此,企業在加強信息管理的同時,也對直接接觸信息的人員即會計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他們能夠在信息處理過程中有效地過濾和剔除無用信息,篩選出對企業發展和行業發展趨勢有重要影響的信息。在這種情況下,通過各種手段加強和提高企業財務人員的職業判斷能力就顯得非常重要。
二、中國企業財務人員職業判斷能力的現狀
(壹)我國財務人員職業能力的構成
近年來,我國財務人員的準入制度還是比較嚴格的,考核機制也比較完善。因此,我國企業會計普遍具有國家頒發的資格證書,對相關法律法規有壹定程度的了解和掌握。就我國企業財務人員的整體職業素質而言,不具備較強的職業判斷能力。主要表現為企業的財務人員仍然以會計任務為主,相關的會計專業技能非常熟練和完善,但相應的職業判斷能力相對較弱。隨著高新技術在財務工作中的應用,傳統復雜的數據整理和會計工作已基本上由計算機系統完成,財務會計從繁重的手工勞動中解放出來,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從事相關的管理工作。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財務人員沒有較高的專業素質和專業判斷能力,就會給會計管理帶來困難。
(二)我國財務人員缺乏職業判斷能力的原因
中國企業會計人員能力的不協調直接導致了專業判斷的缺失,即財務人員不能根據會計體系中的各種類別和相關信息,為企業提供有效的參考意見和信息。壹些財務人員利用工作之便,為企業提供壹些錯誤的判斷信息,嚴重影響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筆者經過認真分析,總結出以下兩個影響我國財務人員職業判斷能力正常發展和形成的原因,希望能起到壹些啟示和借鑒意義。
首先,主觀因素。雖然隨著會計行業的不斷發展,我國會計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在不斷提高,但仍有部分企業會計從業人員不具備相應的從業資格。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在企業發展之初,任用了壹些沒有會計專業知識和技能的財務人員,而隨著企業的發展,這些會計人員已經流入企業財務管理部門的管理,導致整個會計部門的管理方式和模式落後,無法適應財務部門的轉型,加強對員工專業解讀能力的培養;同時,由於部分企業不重視財務人員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培訓,不能及時更新知識結構,導致專業判斷能力不足;由於財務人員自身的認知偏差,沒有正確認識自己的職業判斷能力,所以沒有正確發揮和使用自己的職業判斷能力。以上是筆者從企業和財務人員自身總結的導致我國會計人員職業判斷能力不足的因素。
其次,客觀因素。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市場環境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各種市場信息充斥在企業的經營和發展中。但由於經濟運行的復雜性和不穩定性,這些信息本身具有很強的不確定性。這種經濟運行規律和物質發展規律影響下的信息不確定性,是任何形式和手段都無法避免的。因此,企業和會計人員只能盡力避免,而不能消除這些信息不確定性導致的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失誤。此外,由於我國實行的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並不是完全讓市場來支配經濟活動,而是通過壹定的宏觀調控政策,對社會整體經濟運行和行業發展趨勢進行相關調整。因此,這些政策和規範的制定和變化也會在壹定程度上影響企業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能力。以上是筆者總結的影響企業會計人員職業判斷能力的客觀因素。
三,提高財務人員職業判斷能力的途徑
(壹)企業應加強財務部門相關管理機制的建設。
企業應建立和制定約束員工工作行為的管理機制,既能加強企業內部管理,又能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對於財務部門來說,應根據其重要性加強內部管理。這種約束和管理機制的基本目的和效果是:首先,財務人員的工作要有據可依,即財務人員的壹切工作活動都必須遵循壹定的操作規範和原則,否則所做的工作將被視為無效。這不僅可以加強財務人員對自身工作重要性的認識,還可以使他們遵守業務規範。如果配合相應的監督機制,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即在會計工作的各個環節,任命專門的監督部門和人員對其工作行為和工作結果進行監督檢查,可以起到更好的督促和監督作用,也可以使內部管理機制的執行更加完善。其次,企業管理部門要通過認真的研究和分析,及時發現內部管理環節中的薄弱點,制定措施予以加強和糾正,特別是對會計部門的檢查和監督。
(二)會計師應當正確理解和運用職業判斷。
會計職業判斷能力是會計人員根據自己的專業知識和職業經驗,對會計系統所涉及的各種類別和信息的評價和評估。從形式上講,會計職業判斷的結果是會計人員的壹種主觀意識,但其產生的過程不是自由的、任意的,而是受到壹定條件的制約。最基本的約束是行業會計準則和會計信息職業判斷框架。遵循行業會計準則是指會計人員在職業判斷過程中,要始終站在會計人員的角度闡述和評價所獲得的會計信息,不能做出超出會計職業範圍的判斷;遵循職業判斷的基本框架,是指會計人員在發揮職業判斷能力的過程中,應當始終堅持對相關信息和數據的基本判斷程序和步驟,不得隨意作出假設,或者按照未被認可的計算和統計方法進行數據處理和判斷。總之,與會計審計相比,會計職業判斷是靈活的、主觀的,但不是任意的。要求會計人員在壹定的操作規範和準則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對已有的信息進行綜合分析,而不是片面地、武斷地認定信息中所表達的數據。
(3)善於正確運用會計職業判斷的方法和程序。
作為會計人員,在判斷不同的數據和信息時,他們不得不面對不同的會計制度,其形式和困難也各不相同。因此,在職業判斷的過程中,所采用的具體方法會有所不同,但這並不意味著會計職業判斷的方法和程序的選擇是絕對自由和靈活的。雖然每個職業判斷工作的具體對象和表現形式不同,具體方法也會不同,但判斷過程要遵循壹些相同的步驟和程序,不同的方法和程序會對應不同的會計制度。這是由會計職業判斷的標準決定的。因此,企業會計人員應掌握各種職業判斷方法,並在工作中嚴格執行。實踐證明,運用合理的專業判斷方法和程序,會事半功倍。掌握了方法的原理,就掌握了問題的本質。只有掌握好方法,按程序辦事,才能發現並解決需要會計職業判斷的問題。
(四)認真總結實踐經驗,樹立明確的學習目的。
作為壹名優秀的會計人員,除了具備壹定的專業理論知識和較高的政治素養外,還必須善於實踐,因為會計職業判斷的準確性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會計人員豐富的實踐經驗。此外,還要註意實踐中經驗的積累,學會在實踐中對會計處理進行分析、判斷、綜合和總結,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通過不斷的積累獲得豐富的經驗。同時,由於經濟運行和發展的加快,企業也在突飛猛進地發展。會計人員如果不能實時更新知識結構,就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和信息更新中被淘汰,不進則退,職業判斷能力也會下降。因此,樹立終身學習的目標,端正學習態度,積極參加各種職業知識和技能培訓,既能豐富會計人員的工作和生活,又能保持其先進性和前瞻性。
四、如何避免提高會計職業判斷過程中的常見問題
(壹)避免企業管理層的幹預導致職業判斷失去客觀性。
企業管理對會計人員的幹預導致會計人員缺乏獨立性,這是會計信息失真的客觀原因。再次,由於會計人員處於多元利益的中心,他們不可能真正屬於任何壹方,這是會計信息失真的主觀原因。
這就要求會計師在堅持獨立性原則的基礎上,兼顧各方利益,以務實的態度客觀公正地處理各方經濟利益。同時,要加強與其他專業人員的溝通,實現企業目標。
(二)避免會計職業判斷中的壹切非法操作。
符合國家法律法規是正確運用和提高職業判斷能力的前提。它要求會計人員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在法律法規或準則允許的範圍內做出判斷。法律、法規或準則沒有規定的,應選擇符合壹般會計原則的會計處理方法,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判斷。這就要求會計人員掌握國際會計準則和企業會計準則以及我國目前的相關法律法規,綜合運用確認和計量的會計原則,做出準確、客觀、公允的職業判斷。
(三)從基本框架體系和程序上規避會計職業判斷。
職業判斷的基礎或方法要穩定。對於不同時間出現的壹些性質相同的經濟業務,同壹會計人員或者不同會計人員應當采用相同的判斷方法。對於法律、法規或準則沒有規定的,在選擇會計處理方法時也應遵循壹致性原則,避免因會計人員無法判斷、濫用會計原則而導致的判斷偏差,或因會計原則應用不合理而導致的誤判。
此外,會計師還必須對每壹項判斷都有充分的依據,以避免判斷偏差。當有多個備選方案時,應根據謹慎性原則對備選方案進行分析和比較。通過確定判斷對象與判斷標準的符合程度,衡量各判斷對象的優劣,選出最優方案。
動詞 (verb的縮寫)摘要
新準則體系賦予會計人員很大的靈活性,需要進壹步提高其職業判斷能力。會計人員只有具備良好的職業判斷能力,才能在業務中自如應對各種復雜的經濟關系。會計人員只有恰當地運用自己的職業判斷,才能發揮其會計、監督和服務職能,為利益相關者提供相關的、可靠的替代方案。為了維護國家財經紀律,進行會計改革,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和國際交流與合作,必須堅持不懈地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