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混沌創新商學院畢業典禮結束。我利用步行去梅賽德斯中心吃飯的機會,與申傑先生進行了壹次長談,主要討論了如何學習,總結如下。
申傑老師是這門課程的設計者,12思維模型都是他設計的。雖然申傑老師只講了壹節課,但從他平時的問答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他思想的深度。此外,申傑與朱寧的不同之處在於,他更有學者氣質,也更平易近人。
在步行去奔馳中心的路上,我主要問的是申傑先生如何學習,而不是知識本身。在我看來,學習本身比知識結果更重要。尤其是現在信息太多,知道的越多,越迷茫。我個人讀的書越來越多,越來越快,但是讀書對我職業本身的作用越來越小。有時候,我甚至為了讀書而讀書。我渴望從書中得到改變,獲得新生,結果卻適得其反。
申傑老師給了我壹些啟發,這也符合我之前的概念,只是我自己沒有說清楚。
首先,我問申傑先生,攻讀EMBA是否會對我的學習有所幫助。申傑老師的回答是,妳可以閱讀,但不要期望太高。EMBA老師比較理論化,脫離實戰。EMBA最大的價值就是同學圈子,老師的作用比較弱,平時很難和老師進行深入的探討。但是,我不認為這壹定是壹件壞事。我覺得我的吸收能力很強。我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和自我反省能力。如果把我放在壹個和我認知相反的環境裏,我會很快吸收我能借鑒的東西。所以我甚至覺得,以同學為師,可能比以老師為師更有價值。例如,在我去寶尊和金角之前,我學得很快。晴子來我公司,帶來了她叔叔的體系,我吸收消化的速度非常快。所以我可能需要多關註相關企業,多向企業家學習,而不僅僅是向理論家學習。
接下來,申傑先生給我講了模型的積累。他建議我多讀書,多和偉大的人交流,然後挖掘他們背後的第壹原理,建立自己的模型。我可以參考查理·孟格現有的模型或混沌大學開發的模型,然後理解並應用這些模型。關於車型,這個很符合我的認知。我壹直在思考,如何把讀書學到的理論變成模型,然後通過刻意的練習來強化,讓它從系統2變成系統1。然而,通過與申傑先生的交流,我又得到了壹個信息,那就是我需要挖掘的是底層的首要原則,而不是學習書本知識本身。只有深入挖掘底層第壹原理,才能用這個模型解釋同壹領域足夠多的現象。在這裏,申傑先生提到他的方法是針對某個理論的,他會找足夠多的書來讀,然後從這些書中找到最低的第壹原理。這與我之前在李笑來和劉潤的學習方法是壹致的。我以後應該朝這個方向努力,深挖第壹原理,而不是吞棗。另外需要註意的是,書不多,但是精讀的好書。我犯了這個錯誤,看了很多書,但是吸收的不夠。
最後,我們討論的壹個問題是如何將模型從系統二轉換到系統壹。這涉及到我們需要有壹個培訓場所。沒有這個培訓的地方,就算我總結出壹個足夠好的模式,也無法很好的應用。用查理·孟格的話說,我的劍只留給會用它的人。心智模式是壹把劍,但由於練習不足,很少有人能揮舞它。申傑老師的實踐場所是參加各種活動,包括混沌大學。他特別提到混沌大學創新商學院給了他不斷實踐自己理論模型的機會,讓他可以用不同學生的不同案例來檢驗自己的模型是否有用,讓他不斷加深對自己模型的理解。我呢,平時看了很多好的商業理論和模型,卻沒有機會去實踐,導致吸收能力很差。結合第二點,我需要總結出最底層的首要原則,留下足夠珍貴的模型,然後用有限的練習機會刻意練習,會讓我提高的更多。
另外,申傑先生提到,不要自己創造模型,要學會運用已有的理論,學會運用偉人的思想。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總是沒有錯的。人類的智慧本身就是知識的傳承。我們進化了幾百萬年,積累了幾百億人的知識。如果我們能很好地利用這些東西,我們將會非常偉大。就像超體壹樣,露西最終打通了所有的人類知識,成為了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