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是個技術極客,沒有什麽特別的愛好,但是很喜歡網遊,大部分業余時間都花在網遊上。
最近癡迷某遊戲,在這個遊戲賬號上消費了654.38+0.5萬元,賬號的VIP等級已經達到654.38+0.5。
遊戲體驗很棒,壹般都有專屬VIP客服。
2
最近遊戲公司舉辦遊戲,小明作為資深玩家自然報名了。
結果在比賽前壹天,小明的遊戲賬號被告知至少封停三天,甚至永久封停,導致小明無法參加第二天的比賽,直接影響了他在遊戲中的排名。
小明又急又氣,找到VIP客服問為什麽封了賬號。
結果專屬VIP客服變成了自動回復“機器人”,遊戲公司官方客服電話無人接聽。
最後,小明通過朋友找到我,希望我能通過法律途徑盡快幫他處理職稱問題。
雖然這似乎不是壹個常規的法律問題,但是可以通過法律途徑解決。
三
按照常規處理方式,律師會直接聯系遊戲公司解封賬號,溝通不會產生律師函,最終可能會通過訴訟解決。
但是,這個過程至少在幾個月內不會盡快解封。
接受委托後,我首先嘗試通過電話、郵件等方式聯系遊戲公司。通過遊戲公司的公開資料來協商冠名。但是還是沒有消息。
按照流程,我還是準備了律師函,打算用flash發給遊戲公司。但這顯然不是最高效的解決方案。
重新整理遊戲公司的對外資料後,發現其法律顧問是上海的壹家律師事務所,並與之取得了聯系。
在遊戲公司顧問和律師的協調下,我很快聯系到了遊戲公司的相關負責人。
在與遊戲公司的溝通中,我們了解到,因為小明要參加比賽,所以在比賽前夕向幾個朋友借了很多裝備。他原本打算比賽結束後歸還,但平臺發現轉讓裝備是違法的。
其實平臺是允許通過這種方式交換裝備的,但是對於交換的裝備數量是有要求的。作為壹個資深玩家,小明肯定知道規則。雖然借用的設備數量不違法,但是交換的頻率太高了。
觸發了平臺的檢測,被系統自動識別並警告,然後遊戲發生前被屏蔽的遭遇。
最後,在我們的交涉下,小明的封號問題順利解決,能夠正常參加第二天的遊戲,也保住了遊戲賬號。
四
其實小明來之前還有壹段插曲。
小明是我朋友的好朋友。在他來找我咨詢之前,我和我的朋友都不知道他怎麽了。在咨詢之前,我們反復強調要對朋友保密。
原來他是擔心花大量的時間和金錢玩遊戲會被周圍的人認為不靠譜。
小明也跟我說過,但是他並沒有真的玩膩東西。以後這個賬號不玩了,賣給其他玩家還能值幾十萬。
因為是資深玩家,經常教其他初級玩家,可以賺點外快。遊戲既是他的愛好,也是兼職。
五
通過這個案例,我們可以看到,隨著社會多元化的發展,虛擬財產的種類越來越多,比如遊戲裝備、Tik Tok賬號、支付寶等等。
虛擬財產引發的法律糾紛也隨之而來,那麽玩家和公司如何維護和諧的環境,避免糾紛呢?出現糾紛後玩家如何維權?
公司不僅要重視遊戲平臺的設計和開發,還要完善客服系統,提升玩家的遊戲體驗。
如果玩家遇到像小明壹樣被封號的情況。
首先要固定公司冠名的證據;其次,可以通過公司客服進行投訴;而且,玩家還需要遵守遊戲規則。
沒有約束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
如果玩家走公司客服渠道,公司無法給出合理解釋。
必要時,玩家可以參考小明的處理方式,通過法律途徑維權。
玩物喪誌,虛擬財產也需要保護!
六
有壹個關於魔獸世界的經典案例:父親喜歡玩魔獸世界,卻意外去世。兒子想繼承父親的魔獸世界賬號,了解更多父親在魔獸世界的故事。
但無法通過正規渠道實現,只能在社交平臺發布求助信息。
這引起了其他網友的關註,紛紛加入@魔獸世界,最後魔獸世界破例把父親的賬號給了兒子。
2021,1,1民法典生效後,這種情況可能會有很大改善。
為什麽這麽說?
因為之前的《繼承法》采取的是可繼承財產的列舉,並沒有列舉虛擬財產。
所以繼承虛擬財產沒有法律依據。即使是小明這樣投資巨大的賬戶,也不能作為財富傳給下壹代。
小明不願意告訴身邊的人,因為他害怕身邊的人不理解甚至誤解他。
因為大多數人認為玩遊戲就是娛樂,不知道遊戲賬號也是壹種可以買賣和繼承的資產。
所以繼承法的規定顯然不符合社會的發展和大家對財產繼承的需求。
因此,民法典改變了列舉式,采用了通式,繼承包括自然人死亡時留下的個人合法財產。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法律的修改,虛擬財產的價值將會得到更多的認可,也將更有利於虛擬財產的保護和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