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建築圖書館員應該掌握哪些知識?

建築圖書館員應該掌握哪些知識?

首先要了解資料的構成,工程建設過程中要形成哪些資料,平時要收集整理哪些資料。可以去建築書店買壹本建築工程施工資料填寫模板,書上的內容比較全。其次,要多了解規範和標準。只有掌握規範和標準的要求,才能更好地做好信息化工作。另外要學習施工工藝,了解各工序之間的銜接關系,這樣才能知道什麽時候做什麽資料。

妳可以去當地的檔案館,建委,建築書店賣建築工程技術表的樣本。館員也分土建和安裝,都壹樣。如果之前沒接觸過這個,可以多看看這方面的書。如果不知道,就去問建築商和技術負責人。他們都應該明白。

也可以借鑒別人整理的數據例子。這遵循流程。比如輕鋼龍骨要在吊頂之前隱蔽,所以妳在施工的時候要做好隱蔽資料,讓監理簽字後才能進入下壹道工序。分項和檢驗批可以以後再做。

作為圖書管理員,看書壹般用處不大!

其實勤快壹點,多問問技術人員或者主管!

在壹線多看,多學習,甚至幫工人做,讓妳很快上手!想看書,就得多看看施工規範和施工方案。

文件培訓材料

1.新舊規範的變化

1.1自《建築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壹標準》(GB50300-2001)頒布後,要求從2003年1起簽訂勘察、設計、施工合同的工程,必須按照相應的14新規範執行。

1.2新的統壹準比88標準增加了子單位、子分部、檢驗批的概念。項目的評價也發生了變化,從原來的質檢站變成了備案制。

1.3單位、子單位工程、分部、子分部的劃分:

1.3.1單位工程的劃分:建(構)築物單位工程和室外單位工程。

建(構)築物單位工程是指由建築、結構和建築設備安裝工程組成的獨立、單體的建(構)築物。

室外單元工程分為室外建築環境和室外安裝兩個室外單元工程,並進壹步分為附屬建築、室外環境、給排水、采暖和電氣子單元工程(為保證子項目、分項工程和單位工程的劃分、評定和驗收,應作為施工組織設計的壹部分),並應事先明確。

1.3.2分部工程劃分:建築物、構築物分為地基與基礎、主體結構、裝飾、屋面四個分部;建築設備安裝分為建築給排水及采暖工程、建築電氣安裝工程、通風空調工程、電梯安裝工程、智能建築五個項目。並可根據材料類型、施工特點、施工程序、專業系統和類別劃分為若幹子分部工程。

1.3.2.1地基與基礎分項工程包括0.00以下的結構和防水分項工程。所有地下室在首層結構(現澆混凝土樓板或預制樓板)以下的工程都包含在“地基基礎”分項工程中。無地下室,墻面用防潮層劃界,室內用地墊劃界。樁基以承臺上蓋為界。分為無支撐土方、有支撐土方、地基處理、樁基、地下防水、混凝土基礎、砌體基礎、鋼(管)混凝土、鋼結構分項分部工程。

1.3.2.2主要分部工程與原標準無較大變化,0.00以上所有承重構件為主體。

劃分時,對於非承重墻的規定,凡采用板材、砌體、焊接隔斷的劃分分為主體;輕鋼,木材等。都是用釘子、螺絲釘或膠水粘結的,它們都包含在裝飾分部工程中。分為混凝土結構、剛性鋼(管)混凝土結構、砌體結構、鋼結構、木結構、網格結構、索膜結構。

1.3.2.3建築裝飾工程包括地面和樓面工程(含基層和面層)、門窗工程、幕墻工程和室內外裝飾裝修工程。另外,對於有地下室的工程,除了±0.00以下的結構和防水部分的分項工程包含在“地基與基礎”分項工程中外,其他如地面、裝修、門窗等分項工程仍包含在建築裝飾的分項工程中。分為地面、抹灰、門窗、吊頂、輕質隔墻、裝飾板(磚)、幕墻、粉刷、粘貼和軟包裝、細部子分部工程。

1.3.2.4建築屋面分部工程包括屋面的找平層、保溫層、各種防水層、保護層。地下防水、地面防水、墻面防水應分別包含在“地基與基礎”、“裝飾”、“主體”分項工程中。分為卷材防水屋面、塗膜防水屋面、剛性防水屋面、瓦屋面、保溫房屋分項工程。

1.3.2.5建築給排水及采暖分部工程,包括給排水管道、采暖及衛生設施等。原燃氣工程不包括在本分部工程中。分為室內給水系統、室內排水系統、室內熱水供應系統、衛生潔具安裝、室內采暖系統、室外給水管網、室外排水管網、室外供熱管網、建築中水系統及遊泳池系統、采暖鍋爐及輔助設備安裝。

1.3.2.6為適應適用範圍的變化,建築電氣安裝分項工程主要指強電部分,將弱電部分分開。分為室外電氣、配電室、供電幹線、電力、電氣照明安裝、備用及不間斷電源安裝、防雷及接地安裝子分部工程。

1.3.2.7智能建築分部工程是新增的壹個分部分項工程,也就是常說的弱電部分。分為通信網絡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樓宇設備監控系統、火災報警與消防聯動系統、安全防範系統、綜合布線系統、智能綜合系統、供電與接地、環境與住宅(小區)智能化系統。

1.3.2.8通風空調分項工程分為送排風系統、防排煙系統、除塵系統、空調系統、凈化空調系統、制冷系統、空調水系統。

1.3.2.9電梯安裝分項工程按其類型分為電動引入或強制電梯安裝、液壓電梯安裝、自動扶梯安裝、自動人行道安裝和其他分項工程。1.3.3建築與結構工程的分項工程按主要工種劃分,但也可按施工程序的先後和所用材料的不同進行劃分。還有壹些分項工程不限於壹個工種,由幾個工種共同施工,比如裝修工程的護欄、扶手的制作安裝。因為材料可以是金屬,也可以是木材,不壹定是壹種工種完成的。主分項工程也必須按建築所在樓層(段)劃分分項工程,單層建築應按變形縫劃分分項工程。對於其他子項目的子項目,沒有強制統壹。壹般都是按樓層(段)劃分,便於質量控制和驗收,做到壹層完工,壹層驗收。所以,當它們可以按樓層劃分時,就要盡量劃分。對於壹些小項目或者按樓層劃分有困難的項目,可以不按樓層劃分。對於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壹般每層的模板、鋼筋、混凝土依次施工,豎向構件和水平構件的同壹工種項目分別劃分為壹個分項工程。

建築設備安裝工程的分項工程壹般應按工種和設備組劃分,也可按系統和區段劃分,如碳素鋼管給水管道和排水管道。此外,管道的不同工作壓力和質量要求應分別劃分為不同的分項工程。同時要根據項目的特點,按系統或區段劃分各自的子項目,比如住宅樓的下水管道,把每個單元的排水系統劃分為壹個子項目。

1.3.4檢驗批是指在相同的生產條件下或以規定的方式抽取壹定數量的樣品進行檢驗而組成的檢驗體。檢驗批的劃分與分項工程的劃分基本相同。1.4單位、子單位、分部和子分部的驗收程序

檢驗批——由項目專職質檢員檢查評定,監理工程師(建設單位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項目技術負責人驗收。

分項工程檢驗評定由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驗收由監理工程師(建設單位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

分部工程——施工單位自檢合格後,總監理工程師(施工單位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施工單位項目負責人(項目經理)、技術質量部負責人、勘察設計單位項目負責人參加驗收。勘察單位只參與基礎分部(子分部)工程,設計單位只參與基礎、主體結構和重要安裝分部(子分部)工程。當壹個分項工程中有多個子分項工程時,可以逐個進行質量驗收,然後檢查每個分項工程的質量控制資料;檢查地基與基礎、主體結構、設備安裝工程等分部工程中的分部工程安全和功能檢驗及抽樣檢測結果的資料;視覺質量的評價等。

單位工程——單位工程完工後,施工單位將組織有關人員進行檢查和評定,並向建設單位提交工程驗收報告。建設單位收到工程驗收報告後,建設單位(項目)負責人應組織施工(含分包單位)、設計、監理等單位(項目負責人)進行單位(子單位)工程驗收。

檢驗批、分項、分部、子單位和單位工程驗收評定程序見附圖1。

基本上歸結為檢驗批的資質判斷。合格的檢驗批應符合下列要求:主控項目和壹般項目抽樣合格;需要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據和質量檢驗記錄1.4.1,是保證工程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重要檢驗項目,是對安全、衛生、環保和公共利益起決定性作用的檢驗項目,決定了檢驗批的主要性能。比如混凝土和砂漿的強度等級是保證混凝土結構和砌體工程強度的重要性能,所以都必須滿足要求。主要控制項目包括:a .重要材料、零部件和附件、成品和半成品、設備性能、附件的材質和技術性能等。檢查出廠合格證和試驗數據是否符合相關技術標準。b、結構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檢驗數據,工程性能檢測。檢查試驗記錄,數據和項目應符合設計和本驗收規範的要求。c .壹些重要的允許偏差項目必須控制在允許偏差範圍內。對於壹些有年限的檢驗項目,當還沒到提供數據的年限時,可以先評估其他的評估項目,根據施工現場的質保和控制情況暫不驗收,待檢驗數據出來後再填寫數據。

1.4.2壹般項目是指除主要控制項目以外的檢查項目,其規定也應達到,但不影響工程安全和使用功能的規定可適當放寬。在這些項目的驗收中,大部分抽查的質量指標必須符合要求。壹般項目包括以下主要內容:a .允許有壹定偏差的項目,但壹般項目中,根據數據規定的標準,可能存在個別偏差範圍,不超過20%的最大檢查點數可以超過允許偏差值,但不能超過允許值的150%。b、確定偏差值和允許有的缺陷項目,是以缺陷的數量來區分的。如:磚砌體,預埋拉結筋,其留置間距偏差;混凝土鋼筋外露,露出壹定長度等。c、壹些無法量化但可以定性的項目,如:破碎的大理石地面顏色協調,沒有明顯的裂縫和坑洞;粉刷工程中,中間漆光亮光滑,衛生潔具給水配件安裝接口嚴密,啟閉部件靈活;管道接口工程,無外露油麻等。由監理工程師掌握。

2.解釋竣工資料的內容和相關政策要求。

根據《建設工程文件歸檔整理規範》GB/T50328-2001,對涉及工程建設的重要活動,記錄工程建設的主要過程和現狀,以及具體保存價值的各種文件,應收集齊全,整理歸檔。建設項目文件主要包括項目準備文件、監理文件、施工文件、竣工圖、竣工驗收文件和聲像。

建設項目文件的歸檔範圍和保管期限見附圖2。以上是《建設工程文件歸檔整理規範》GB/T50328-2001規定的收集範圍,會根據各地城建檔案館的要求有所變化。

GB/T50328-2001《建築工程文件歸檔整理規範》中有相應的要求:

2.1移交當地城建檔案館作為原件。

2.2建設單位必須在工程竣工驗收後3個月內向城建檔案館移交壹套符合要求的工程檔案。

2.3銼削不宜過厚,壹般不超過40毫米

2.4圖紙應按專業排列,同壹專業的圖紙應按圖號順序排列。

2.5現有文字資料應隨圖紙歸檔,文字資料在前,圖紙在後。

2.6不同格式的工程圖紙應按照《技術圖紙副本折疊方法》(GN10609.333-89)折疊成A4格式(297MM*210MM),並露出圖標欄。工程文件中文字材料的格式尺寸規格應為A4幅面(297MM*210MM)。

2.7卷內文字按有文字內容的頁碼編號。每卷單獨編號,頁碼以“1”開頭。

2.8頁碼書寫位置:單面書寫的文檔在右下角;雙面書寫的文件,正面在右下角,背面在左下角。折疊的圖都在右下角。

2.9成套圖紙或印刷的科技文獻資料,形成壹個卷的,原目錄可以代替卷內目錄,且無需重寫頁碼。

2.10建設工程實行總承包的,總承包單位負責收集、匯總各分包單位形成的工程檔案,並及時向建設單位移交;各分包單位應將本單位形成的工程文件整理歸檔後及時移交給總包單位。建設工程由幾個單位承包的,各承包單位應負責所承包工程的工程文件的收集、整理和歸檔,並及時向建設單位移交。

2.11工程文件應使用耐用材料書寫,如碳素墨水和藍黑色墨水,不得使用褪色材料書寫。

2.12竣工圖章的尺寸為:50MM*80MM。

2.13竣工圖章應使用不易褪色的紅色印泥,並覆蓋在圖標欄上方的空白處。

2.14用施工圖繪制竣工圖的,必須標註變更和修改的依據;施工圖在結構、工藝、布局等方面有重大變更,或變更部分超過圖紙的1/3時,應重繪竣工圖。註:結合上述要求,對我公司工程檔案的份數、原件及組卷方式的要求如下:a .向當地檔案館提交壹套(原件),按當地檔案館要求組卷;b、建設單位壹套(是否原件由建設單位確定),按當地檔案要求提供;c、壹套(原件)給建築公司,按建築公司的試卷要求;d、監理公司壹套(是否原件由監理公司決定),根據監理公司的要求。以上四套必須滿足。有些地區質檢站和相應的分支機構要自己留壹套,具體要求需要由相應的部門決定。

3.施工技術管理數據

3.1分鐘的圖紙會審

壹般由施工單位或設計院簽發,要註意參加交底單位的人員簽名是否齊全。

3.2設計變更通知

a、設計單位應及時發出設計變更通知單,內容詳細,必要時附圖紙,並對需要修改的圖紙逐壹註明圖號。

b、設計變更通知單應由設計專業負責人和建設(監理)及施工單位相關負責人簽字。

c、有關分包單位的設計變更和談判記錄應通過總承包商辦理。

3.3、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

要註意審批手續是否完備,引用的標準規範是否為現行規範,施工區段的劃分,施工方案是否有針對性。

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的內容主要包括:編制依據、工程概況及特點、施工部署、施工準備、主要施工方法、主要施工管理措施(質量、進度、安全、消防、保衛、環保、降低成本等。)、主要經濟技術指標、建築布局等。

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原則上由組織項目實施的單位負責。施工組織設計和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由項目經理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應提交上壹級總工程師或總工程師授權的專業技術負責人審批。原則上,項目部負責編制分部(項)工程施工方案,項目技術負責人負責審批。重點、難點分部(項)工程施工方案應經企業技術部門批準。專業公司承擔的項目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應經專業公司技術負責人批準。

基坑施工組織設計必須由具有壹定設計能力和施工經驗並具有中級以上職稱的工程技術人員承擔,並應經註冊土木工程師(巖土)審核。

施工方案主要包括:編制依據、分項(項)工程概況、施工安排、施工準備、施工方法、質量標準及驗收、施工安全防護(消防、電力監控、環保)及其他註意事項。

3.4工程技術交底

A.技術交底記錄包括施工組織設計交底、專項施工方案交底、分項工程施工交底、“四新”(新材料、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交底和設計變更交底。披露應以書面形式記錄,並由雙方簽字。

b、重點和大型項目施工組織設計交底應由施工企業技術負責人就主要設計要求、施工措施和重要事項向項目部主要管理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其他工程的施工組織設計交底由項目技術負責人進行。

c、專項施工方案技術交底由項目專業技術負責人負責,專業工長根據專項施工方案進行交底。

d、分項工程施工技術交底由專業工長向專業施工班組(或專業分包)交底。

E.“四創”技術交底由項目技術負責人編寫。

f、設計變更的技術交底應由項目技術部門根據變更要求,結合具體的施工步驟、措施和註意事項等進行。

3.5施工現場質量管理檢查記錄表

此表是整個現場質量管理體系的總結。檢查此表時,檢查項目部是否有相應的質量管理體系,檢查總監是否簽字(汽配城不能用印章代替簽字)。填寫表頭:填寫項目建設各方責任主體概況。由建設單位負責人填寫,並在項目名稱欄填寫項目名稱全稱,該名稱應與合同或招標文件中的項目名稱壹致。施工許可證應填寫當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批準頒發的施工許可證編號。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在合同文件中填寫的全稱應與合同簽章上的單位名稱壹致。在建設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的項目負責人壹欄中,應填寫合同中的簽字人或簽字人及書面形式委托的代表——該項目的項目負責人。施工單位的項目經理欄和技術負責人欄與合同中規定的項目經理和技術負責人壹致。工程竣工後,單位工程負責人在竣工驗收記錄表中應與此保持壹致。

3.6啟動申請報告

開工前填寫的表頭內容應按合同要求填寫,並註意開工報告是由施工單位現場代表簽字,而不是總監。

3.7工程定位測量記錄

工程定位測量主要包括建築位置線、場地標準水準點和坐標點(包括場地控制網或建築控制網、標準軸線樁等。).測繪部門根據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含附件、圖紙)批準的建設項目位置和標高依據,確定建築紅線樁。

關於測量的規定:a .建築位置線:施工測量單位(專業測量單位)根據測繪部門提供的放線成果、紅線樁和現場控制網(或建築控制網),確定建築位置、主要控制軸線和尺寸,制作平面控制網,繪制成圖。b、標準水準點:標準點由規劃部門提供,用於引入擬建建築物的標高,壹般為2 ~ 3點,使用前必須進行復核,確定建築物的絕對標高±0.00。

定位測量檢查的內容包括:a、檢查標準軸線樁點和平面控制網;b、檢查網站建設水平的介紹;c、檢查計算數據和結果,填寫定位測量記錄並報監理單位審核。

填寫要求:a .工程定位測量必須附標準軸線樁平面控制網的計算成果、參考數據和示意圖。請制作建築物定位線、重要控制軸線、尺寸及北向、場地標準水準點、坐標點、紅線樁、周邊原有建築物、道路等。在比例適當的“定位測量示意圖”壹欄中(可用電腦或手工繪制)。

b、工程定位測量記錄的填寫要求:

c .項目名稱與圖紙標註欄中的名稱壹致。

d、表中的計量單位指業主或總承包商。

e、圖紙編號填寫施工圖編號,如總平面圖、首層建築平面圖、基礎平面圖。

f、調查日期、復試日期按實際日期填寫。

g、平面坐標依據和高程依據均由測繪院或建設單位提供。填寫時請註明點數,與送樁數據中的點數壹致。

H.允許誤差:壹般情況下,I<應滿足三級精度I

壹、定位復制示意圖要標註清楚,具體要求:○ a .示意圖要標註指北針;b、用軸線信號標出建築輪廓,並標出尺寸;c、坐標、標高依據標出位置,並標出其與建築物的關系。坐標和高程超出表格範圍按比例繪制的,可用虛線連接控制點,只標註相對位置;d、特殊情況下,不按比例尺,但要標註主軸線尺寸,同時必須標明±0.000的絕對標高。

j、復測結果欄必須填寫具體數字,每個坐標點的具體數值。不能只寫“合格”或者“不合格”。由建設(勘察)單位編寫,根據監理方要求手寫或電腦打字。如:1/f: 1 ~ 12邊3mm;F-A邊+1MM,角度+0.5m = 53.00m,三者誤差在2MM以內。符合設計要求和《建築工程施工測量規範》(DBJ1-21-95)的規定。

K.簽名欄中的技術負責人為項目總工程師;計量負責人是計量單位的主管;測試者是指定的儀器操作者,復試者是指測試者的上壹級測量員。3.8工程垂直度測量記錄

根據《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GB50204-2002)和《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GB50203-2002)的要求,在結構工程完工和工程竣工時,對建築物的垂直度和全高進行測量。填寫要求:1,“觀測描述:使用的儀器類型、觀測點的布置、觀測時間的確定等。應予以解釋。比如總高和垂直度是用有距離的高精度激光垂直度儀測量的。總高度偏差是通過測量50M鋼尺加上三次變化得到的。2. "觀察位置”欄:根據建築物的位置確定。在“測量偏差”欄中填寫具體的方向偏差值。3.結論欄:符合《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GB50204-2002)垂直度允許偏差值和高差允許值。

3.9沈降觀測記錄

3.9.1根據設計要求和規範,施工單位應委托有資質的測量單位進行施工期間和竣工後的沈降觀測。

3.9.2測量單位應根據設計要求和規範,或經監理單位批準的觀測方案,定期設置沈降觀測點,繪制沈降觀測點布置圖,做好沈降觀測記錄,並附沈降觀測點的沈降時間、荷載關系曲線和沈降觀測技術報告。

3.9.3沈降觀測應在下列情況下進行:

壹、重要的工業和民用建築;

B.20層以上的高層建築;

c、14層高層建築復雜造型;

d、對地基變形有特殊要求的建築物;

e、采用鉆孔灌註樁基礎且設計和施工人員都沒有經驗的建築;

f、單樁承載荷載在4000KN以上的建築物;

G.因建設或者科學研究需要進行沈降觀測的建築物;3.9.4沈降觀測的次數和時間

3.9.4.1在荷載變化期間,沈降觀測周期應符合下列要求:

a、高層建築施工時每增加1 ~ 2層,電視塔、煙囪每10 ~ 15m應觀測1次;工業建築應在不同荷載階段進行觀測,整個施工期的觀測不應少於4次;

b、基礎混凝土澆築、回填土和結構安裝前後應觀察增大較大的荷載。

c、基礎周圍大量積水,開挖、降水和大雨時應進行觀測;

d、不均勻沈降,根據情況應增加觀測次數;

e .施工期間暫停施工超過三個月的,應在停工期間和復工前觀察。

從3.9.4.2結構封頂到工程竣工,沈降期應滿足以下要求:

a、每三個月均勻沈降兩次,平均沈降不超過65438±0mm,每三個月觀測壹次;

b、平均沈降小於2MM時,每三個月連續觀測兩次,每半年觀測壹次;

c、對外界的劇烈變化應及時觀察;

d、竣工前觀測壹次;

e、施工單位完工後每半年觀測壹次,直至基本穩定(1MM/100D)。

3.9.4.3建築物和構築物竣工後的觀測時間。

答,第壹年4次

第二年兩次

c、第三年以後每年壹次,直到沈降穩定(由沈降與時間的關系曲線決定)。如甲方未指定其他單位進行測量,項目部可申請基礎公司測量隊進行測量。

3.10竣工驗收證書

指我公司承建的工程竣工,由施工單位驗收移交時填寫。有的項目是全部工程驗收時填寫,有的項目是主體工程完工後交給其他裝修公司。

單位工程的開工時間是指樁基的開工時間。竣工時間是指施工單位向建設單位提交竣工報告的時間,主要關註簽字是否齊全。

3.11竣工驗收記錄表

根據《雲南省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備案管理暫行規定》(雲劍(2000)1184),2006年6月30日開工的項目實行備案制。根據規範,單位工程質量合格後,建設單位應當在規定時間內將工程驗收報告及相關文件報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3.11.1建設單位組織工程竣工驗收。

壹、建設、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單位分別報告工程建設各環節履行工程合同和執行工程建設法律、法規和強制性標準的情況;

b、審查建設、勘察、設計、施工和監理單位的工程檔案;

c、工程質量的現場檢查

d、對工程勘察、設計、施工、設備安裝質量和各管理環節進行綜合評價,並形成有經驗人員簽字的工程竣工驗收意見。

工程竣工驗收涉及的建設、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等各方不能達成壹致意見時,應協商提出解決方案,達成壹致意見後重新組織工程竣工驗收。

3.11.2工程竣工驗收後,建設單位應及時提交工程竣工驗收報告。工程竣工驗收報告主要包括工程概況、建設單位執行基本建設程序情況、工程勘察、設計、施工、監理評價、工程竣工驗收時間、程序、內容和組織形式、工程竣工驗收意見等。

3.11.3負責監督工程的工程質量監督機構應對工程竣工驗收的組織、驗收程序和驗收標準的執行情況進行現場監督,發現違反建設工程質量管理規定的,應當責令改正,並將工程竣工驗收的監督情況作為工程質量監督報告的重要內容。3.11.4項目備案需提供的材料:項目竣工報告;施工許可證;施工圖設計文件的審查意見;單位工程質量綜合驗收文件;市政基礎設施的相關質量檢測和功能測試資料;規劃、公安消防、環保等部門出具的批準或允許使用的文件;施工單位簽署的質量保證書;商品房的《住宅質量保證書》和《住宅使用說明書》;法律法規要求的其他文件。

註:根據建設部文件,2006年10月1後竣工的工程需提交室內環境檢測報告備案。

4.工程質量控制、安全和功能檢查及抽查記錄

包括:建築工程、建築給排水工程、建築電氣工程、空調工程、網架工程、幕墻工程質保、電梯工程等。

  • 上一篇:優化人力資源配置
  • 下一篇:靈寶黃金有限公司領導介紹。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