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是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的主要途徑,也是展示教師基本素質、工作能力和教學水平的主要平臺。
質量要求
1.形象素質:外貌端莊大方,行為規範文明,態度親切親切,著裝莊重整潔(不穿花裏胡哨的衣服,不戴首飾,不紮有色頭發,不化妝,不紋身,不穿拖鞋)。夏天,男士不穿背心短褲,女士不穿袒胸露背、緊身、通透、超短的內衣。
2.思想素質:①以人為本的意識,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2)有主體意識,教師處於指導和參與的地位;(3)具有創新意識,用新的教學理念指導教學;④有質量意識,教學過程圍繞質量展開。
3.功能素質:①標準普通話(不允許用方言與學生交流),語言準確、精煉、清晰、幽默、風趣、文明。(2)板書:布局合理(通常情況下,黑板縱向分為四塊,左邊壹塊用於復習舊課和介紹新課,另外兩塊用於講解課堂主要內容,右邊用於課堂總結和布置作業。善於提前使用小黑板)、書寫規範(字體大小合適、筆順正確、符合書寫規律、起筆工整、橫平豎直、行距相等)、解題規範(解題步驟和答案要按套路進行,不得隨意省略)、繪圖規範(必須使用相應的教具,使繪圖準確清晰)、善用粉筆(無論是寫字還是繪圖)。③簡筆畫快速生動。(4)能有效利用現有常規教具和掛圖,並能自制教具和掛圖。⑤能熟練使用電教設備制作和演示課件。⑥實驗操作要正確規範,註意安全。
4.心理素質:教學自然,不刻意做作,善於用眼神和表情說話,能夠合理運用手勢等肢體語言,能夠隨著學生的表現洞察學生的心理狀態。心態平和,適應能力強,善於解決突發問題,能夠妥善處理突發事件(與教學無關的問題應在課後處理)。
(2)容量要求
1.掌握教材的能力:執行課程標準,緊扣教材,抓住重點,解決難點。教學思路清晰,板書設計簡潔明了,全面而有條理。
2.知識技能能力:知識結構系統全面,能舉壹反三,新舊知識融合,思想教育有機進行,與其他學科相互滲透。擁有給定學科的全部技能,指導和培養學生的知識和技能,包括表達、分析、演示和操作的技能。
3.組織管理能力:紀律和引導能使學生嚴格遵守課堂紀律和常規。能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能根據學生差異提問提問,能運用教學策略(方法和措施)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活得不亂。它可以科學地安排教學過程,使教學步驟嚴謹有序。能合理控制教學時間。
(3)紀律要求
1.不要遲到,早退,中途下課拖班;2.酒後不吸煙、不上課;3.上課(包括看書和自習)不要坐在椅子和凳子上;4.不要說話和做與課堂教學內容無關的事情;5.不接人、不接電話、不玩手機;6.不要讓學生離開教室去做任何事情;7.不要敲黑板或講桌警告學生;8.不要用語言傷害(申斥、諷刺、挖苦)甚至侮辱學生;9.禁止體罰或變相體罰(包括長時間站在座位上、站在講臺上離開教室、站在教室外、站在辦公室內)。10.不與學生發生直接沖突或占用教學時間處理學生糾紛。
(四)教學效果要求
在課堂教學中,壹定要註重知識的系統化,即重點、要點的基礎知識,讓學生“學得好、記得好、用得活”,達到“舉壹反三”的水平。忽視系統知識和基礎知識重點的教學是失敗的教學,是不負責任的教學。例如:
語文科目:漢語拼音的規則,字的音、形、義;詞的結構、詞性、詞類(語法功能)和靈活運用、意義和語言環境、詞的情感色彩;句子結構、語法結構、修辭、文體和標點符號的使用。
數學物理:公式、定義、定理、原理、公式、測量、算法等。
英語科目:字母、音標、單詞、短語、句型、對話、語境理解、語法、閱讀理解。
政治歷史學科:朝代、時代、背景、事件、人物、民族、國家、社會、工業、農業、軍事、科技、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理想、信仰、道德、法律、路線、方針政策等。
地理:方位、分區、地形、地貌、地質、水系、氣候、產品、礦藏等。
生物學:類別、屬性、生態、系統、結構、特征、功能、概念、數據等。
以上(僅舉例,不全)基礎知識讓學生學好是前提,切記牢是基礎,應用是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