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小心棘手的沙盤!沙盤與現有建築不同。誰將負責?

小心棘手的沙盤!沙盤與現有建築不同。誰將負責?

新開樓盤壹般會在售樓處放沙盤模型,供買房人參考。但如果忽略了模型之外的壹些因素,可能會導致選房不準,入住後不方便。相關樓盤銷售人員建議,在看模型的時候,也要詳細了解模型中無法體現的小區周邊情況和配套設施。

房地產沙盤:

陷阱壹:沙盤更寬。

陷阱:很多購房者發現沙盤上的建築錯落有致,松散通透,置業顧問壹再承諾有25米寬的樓面空間。但實際建築距離不到15米。對策:與其看沙盤,不如多問實際數據。根據住宅面積、總建築面積、容積率等數據,結合沙盤比和實地考察,判斷更加準確。另外,除了看建築的布局是否過於緊湊,還要看小區的規劃是否考慮到生活的實際需求,比如小區的出入口設計是否合理。

陷阱二:約定的周邊設施怎麽辦?

陷阱:很多銷售顧問總是指著沙盤,承諾規劃的設施等等。但如果等了幾年所謂的配套都沒有落實,銷售人員就會說這是政府項目或者政府規劃,正在規劃。當所有的房子都賣完了,而計劃又沒有實施的時候,購房者只好接受了這個計劃。對策:切實了解匹配的真實性和可行性。購房者可以將沙盤上的設施與建築圖紙壹壹對應,確定小區周邊的湖泊、公園、綠化帶是否真的存在;周邊道路是否如沙盤顯示的那樣寬闊筆直;對於銷售人員承諾的學校和商業項目的入駐,政府官網是否有相關規劃和進展。這不僅關系到以後生活的舒適度,也關系到房產的保值率。

陷阱三:不利生活設施“隱形”

陷阱:壹些開發商為了讓沙盤整體看起來更完美,隱藏了壹些必要的生活設施,比如電房、水泵房、地下車庫的出入口,甚至垃圾站,導致很多購房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住進了垃圾站旁邊的房子。大部分業主只能無奈接受。對策:購房者在看沙盤時,要特別註意車庫出入口、垃圾站、電房的具體位置。另外,問問垃圾站是正規垃圾場還是臨時垃圾場,臨時垃圾場會不會變成永久垃圾場。購房者在看車型時,不僅要知道具體位置,還要實地去周邊進行仔細了解。對於銷售人員的承諾,購房者可以與其協商,並寫入商品房預售合同。

有的房子臨街,模型中采光好,但有可能小區外有繁忙的道路,房子正對面有高層。管家要考慮模型外的周邊環境,詢問周邊高樓、道路、商鋪的繁華程度。妳還要了解周邊的規劃,比如會不會建商場,垃圾中轉站,對影響妳生活的因素有個底。

先看沙盤上是否標有“模型”或“效果圖”字樣以及模型比例。

根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要求,開發商在使用模型時必須註明“模型”或“效果圖”等字樣。這條規定的潛臺詞是,沙盤模型僅供參考。看沙盤的比例尺大小,不僅可以確定沙盤是否按照實際規劃比例尺制作,還可以根據比例尺大小計算實際尺寸。購房者大概可以算算建築間距之類的。

第二,看社區的整體規劃

沙盤是社會的縮影。沙盤上壹目了然,小區的密度是否過大,建築與景觀的搭配是否協調,內部交通的分布是否合理,公共設施的分布是否人性化,小區與周邊環境的關系,這些對未來的居住品質影響很大,也是購房者在比較不同樓盤時要重點考慮的因素。

第三,看開間面積和建築朝向

大部分樓盤都是分階段開發的,所以在考慮到整體情況後,要把重點放在我們打算購買的樓盤及其周邊情況上。建築的朝向決定了采光、通風、窗外景觀等。,也是選房的尺度。

第四,看建築之間的距離

90%的沙盤放在樓與樓之間!據專家介紹,誇大建築間距是開發商的壹種促銷手段。通常低層住宅的間距應大於15米,而那些高層住宅的間距應大於24米。知道了沙盤模型的比例,購房者可以親自測量根據沙盤計算出的建築間距與實際建築間距是否存在偏差;或者測量前後建築的高度和間距,兩者之比控制在1: 1。

管家會註意房子的采光情況。看模型的時候要問模型上的建築間距比例是否與現實相符,以此來判斷房子的采光效果。如果看樣板房的時候覺得心儀的房子采光不好,要及時問銷售人員,實地看壹下樣板房。

五、看綠地

沙盤賞心悅目的原因之壹是有大面積的綠地點綴。開發商為了吸引眼球,會在沙盤上制造綠化率高的假象。購房者壹定要問沙盤上的綠化施工是否與實際相符。有必要把具體的綠化面積和分布壹定要寫進合同裏。

第六,看內部流量

小區的交通分為兩類:人車分流和人車混行。交通的合理性是居住安全和環境安靜的關鍵,這也是住宅中容易被忽視的問題。購房者要問清楚小區的交通措施,小區的車店和人流如何規劃。

七、看公共設施的具體位置。

為了美觀,沙盤中的變電站、垃圾箱、化糞池、水泵房、煤氣房、地下車庫出入口等往往被隱藏、模糊或偏移,比如用綠地來代替。看沙盤的時候,壹定要問清楚這些公共設施的具體位置,高度,離建築的距離。

八、看小區裏不清楚的建築。

沙盤裏經常可以看到有機玻璃做成的透明小方塊,可能是小區的公共設施,也可能是待規劃的建築。這些不知名的建築極有可能在未來的某壹天成真時,對居住生活造成負面影響。比如承諾規劃的綠地實際上會變成高樓。所以壹定要刨根問底,把這些“不確定因素”寫進合同,對開發商有約束力。

沙盤與現有建築不同。誰來負責?

“此模式僅供參考,重在實踐”。走訪了幾個樓盤售樓部,發現每個沙盤上都出現了這樣的提示語句。在該樓盤的平面圖和效果圖上,還印有“實際交付結果以雙方訂立的商品房買賣合同為準”的字樣。房地產顧問向記者解釋說,即使是同樣的戶型單位,其不同的建築、樓層和單元也會導致局部結構、面積和面積的偏差。這是不可避免的,應該提前向購房人說明,避免日後不必要的糾紛。但記者觀察到,這些置業顧問在向購房者介紹沙盤時,並沒有做相關提醒,也很少有購房者對此提出質疑。提示文字的字體很小,放在不顯眼的位置。

沙盤有法律效力嗎?律師認為,只要沙盤上出現“僅供參考”的字樣,開發商就可以免責。“也出現過拿沙盤照片當證據打贏官司的情況,但難度大,需要結合其他證據,比如賣房的書面廣告。”此外,律師表示,即使附近有變電站和高壓線,開發商也沒有義務在合同中記錄,除非購房者主動要求。

律師提醒購房者,要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在購房前要積極主動地了解相關情況,多做實地考察,盡量把預售合同寫得詳細壹些,特別是要把影響自己購買這套房子的因素寫進合同。此外,購房者還可以直接去規劃局查看規劃圖,沙盤設施與規劃圖壹壹對應,讓“隱藏”的公共設施壹目了然。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7-06-01。目前的購房政策請參考實際情況。)

更多房產資訊、政策解讀、專家解讀,點擊查看。

  • 上一篇:交通運輸調查報告
  • 下一篇:劇本殺和密室逃脫不允許在非節假日對未成年人開放。妳覺得這種娛樂方式還應該有哪些控制?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