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基本信息
20世紀60年代初,隨著婁邵鐵路的正式開通,我市建成了第壹條鐵路專用線邵陽石油站。經過50多年的開發建設,全市已建成鐵路專用線(含專用鐵路)20多條。20xx年後,由於企業改制,個別專線被合並或停止運營。現在我市有合法審批手續的鐵路專用線19條,其中雙清區16條,邵東縣2條,大祥區1條。目前,雙清區共有19家企業(單位)運營這16條鐵路專用線,總面積約2376畝。鐵路軌道31條,全長17.13km,有效長度8.27km,面積約300畝。現有大小貨場48個,倉庫面積27.27萬平方米,從業人員4202余人,裝卸人員約800人。離車站最遠的鐵路專用線是375專用線,距離7.97公路。最近的是633專線,距離605米。軌道最長的鐵路專用線為中央儲備糧邵陽直屬專用線(供* * *),雙線,有效長度1.13km,專用線終點距車站3.47km。
二、經營現狀
我市鐵路專用線承擔著運輸全市工農業生產基本物資的重任,對經濟發展和建設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鐵路專用線運輸的貨物種類繁多,包括非礦、礦建、金礦、糧食、化肥、鮮活食品、紡織品、紙漿、木材、工業機械、農副產品、文教設備、日用品等10余種產品;有成品油、潤滑油、瀝青、鋼鐵、礦山、水泥、木材、棉花、化工、機械、文教、非食用植物油、糧食、食品、皮棉、生鮮、飲料、紙及紙制品等20多個品種、數百種產品。據不完全統計,鐵路專用線承載著尿素、鉀肥、成品油、潤滑油等95%以上的基本生產資料,飼料、鋼材、棉花、紙漿等60%以上的原材料。我市大型企業湘窖酒業釀酒用酒精和糧食原料均由鐵路專用線運輸。據統計,20xx年,市區貨運總量預計約為15萬噸,鐵路專用線貨運總量近14萬噸,鐵路貨運比重僅約為654.38+00%。鐵路運輸總營業額7000多萬元,稅收近230萬元。鐵路運輸業在交通運輸行業乃至我市經濟建設中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第三,存在問題
隨著交通運輸的快速發展,公路的發展速度比鐵路快得多。受公路運輸影響,我市鐵路運輸發展的市場逐漸縮小,鐵路專用線在運營中面臨的各種矛盾日益突出。
(壹)缺乏企業凝聚力。鐵路專用線產權單位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少,配套設施差;獨家處理,手段落後;與外界相連的道路建設滯後,大多屬於農村道路,路面質量差,斷頭路多;衛生設施和消防設施不足;站場建設發展緩慢,聚集和輻射能力不強,吸納剩余勞動力和聚集運輸業務的能力較低,與其他運輸行業的不平衡還很嚴重;運輸業務手續復雜,中間環節多,中轉時間長;交通發展特色不明顯,凝聚力和號召力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2)行業缺乏拉動力。上世紀90年代,我市是全省重工業基地之壹,大量企業因工業的發展帶動了邵陽工業的發展,促進了鐵路專用線運輸的繁榮。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這些企業無法形成有特色的主導產業,產品賣不出去,原材料運不進來,由於產業結構調整不及時,企業創新能力低,產業鏈短,沒有國家或省名牌產品,結構性矛盾明顯,市場經濟發展空間受限,投資環境差等原因,我市工業經濟日益邊緣化。鐵路專用線運輸寄生於行業,企業難以停產,形成了鐵路專用線被冷落的尷尬局面,嚴重制約了鐵路專用線運輸的發展。
(三)缺乏規劃約束。鐵路專用線運輸在規劃管理方面投入的精力很少,具體的運輸業務規劃不夠細致科學,總體規劃沒有與地方規劃、行業規劃、運輸發展規劃有機結合。規劃建設只是對“自發無序”建設的改進,缺乏協調統壹的規劃指導和調控機制。交通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等交通行業不同程度地存在行業趨同、相互壓制、資源浪費等問題,嚴重影響了交通發展的整體效果。壹些鐵路專用線經營者規劃約束力弱,操作隨意性大。為了爭取貨源,他們不計成本的降價。鐵路部門俗稱“鐵老大”,運輸手續復雜,成本高,服務難以到位,貨物隨意停放;專線維護獨家運營,成本高,專線企業負擔重。
政策缺乏動力。
壹些制約鐵路專用線運輸發展的政策措施沒有及時調整,與發展要求不對應的政策法規沒有及時完善,壹些已經出臺的措施沒有得到認真落實。目前,有三大問題制約著鐵路專用線運輸的發展。第壹,專線的不同屬性制約了政策的統壹規劃。18運營鐵路專用線的企業屬性各異,有的是國有(或國有控股),有的是集體所有,有的是民營,無法出臺合理的政策,實施有效的引導和幫助。第二,體制問題束縛了企業的手腳。國有專用線企業吃大鍋飯、盤子思想嚴重,難以拿出有效資金進行技術改造,難以自主靈活應對市場,導致運輸業務日益蕭條。第三,落後的管理理念制約了鐵路物流的發展。鐵路專用線企業吃山空思想嚴重。壹些鐵路專用線企業從事單壹的運輸業務,無法積極開拓新的市場,無法實現運輸業務的多元化發展。
四、優劣勢分析
據統計數據顯示,我市市區鐵路專用線年運量壹般在200萬噸左右,近年來有下降趨勢,僅占市區物流運輸總量的10%以上。但是,鐵路專用線發揮的作用不容忽視,它影響著我市經濟建設的方方面面。現階段拆除市區鐵路專用線利遠大於弊。
(壹)拆遷補償成本高。城市鐵路專用線線路總長17。13公裏,如果僅補償金額為每公裏3000萬元,輕軌專線的補償費用將超過5億元,總補償金額將達到654380+02億元左右,這對我市的財力是壹個極大的考驗。此外,與企業談判也將是壹個艱難的過程,會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
(2)對工農業生產影響較大。我市鐵路專用線承擔著寶興科飛、海納化工、東信棉花、華力棉紡、立德皮革等壹大批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原料和產品運輸。如寶興科飛每年通過鐵路專用線向外地發送約3萬噸的氨酸、碳酸銨等產品,占全廠總產量的30%。到20xx年,寶興科飛二期投產後,年產量將達到30萬噸,鐵路發貨將達到20萬噸以上,占其總產量的70%。同時,鐵路專用線還承擔著我市運輸農資、化肥、成品油的重任。每年通過鐵路運輸尿素、鉀肥等各種農資化肥約1.6萬噸,占我市農資化肥總量的85%。中石化和中石油每年通過鐵路進口成品油近60萬噸,關系到全市九縣三區所有機動車和內燃機的正常運行。
(三)不利於我市“兩型社會”的建設。我們的城市是典型的內陸城市,就是沒有便捷順暢的水上交通和快捷高效的航空。如果不發展鐵路運輸,剩下的只有高價高汙染的公路運輸,這與建設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兩型社會”的要求不符。因此,保留鐵路專用線,重新整合鐵路專用線企業的業務資源,是推進物流多元化,服務我市社會經濟建設,加快“四化兩型”建設的重要內容。
(D)新的城市發展規劃目標無法在短期內實現。我市鐵路專用線集中在城市東北部,也是我市老齡工作區,不同程度地制約著城市沿江向東北發展。如果要在這個區域進行商住開發,必須對整個老化工區進行搬遷,這也是短期內難以實現的。因此,僅僅拆除鐵路專用線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沿江城市向東北發展的目標。為實現城市新的發展規劃目標,鐵路專用線的拆遷必須與我市老齡工作區的搬遷同步進行。
動詞 (verb的縮寫)對策和建議
交通調研報告2根據市局《關於轉發開展法治交通政府部門建設調研的通知》精神,我局高度重視,立即組織相關人員進行了認真調研。現調查報告如下:
壹、行政執法體制機制
縣交通局下設辦公室、行政服務股、財務股、綜合股四個內設機構,縣公路運輸管理處(副科級)、縣港航管理處(副科級)、縣鄉公路管理站(正科級)三個下屬機構。縣交通局行政編制10。多年來,我局行政執法隊伍基本由縣人社部門指派,通過崗前培訓考核進入執法崗位。法律知識不夠豐富,執法業務不夠熟悉。
在交通執法隊伍能力建設方面,組織集中培訓和參加省市培訓,在全院執法人員中開展法律法規專題培訓活動。加強對行政處罰的監督,嚴格要求督察人員在行政處罰中堅持合法性、合理性,處罰與教育相結合,貫徹“陽光執法、文明行政”的工作理念。
在交通執法硬件建設方面,我局在經費相對困難的情況下,大力改善執法條件,先後配備了4輛執法專用車,配備了對講機、錄音機、攝像機、照相機等執法攝像、錄音、通訊設備。
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
縣交通局認真對照行政許可的要求和規定,對現有行政審批事項逐壹進行清理,堅決取消所有要求取消的事項,保留縣鄉公路建設項目施工許可、港口工程竣工驗收、道路客運、機動車維修、駕駛員培訓、農村客運班線、客運站、貨運站、貨物運輸等22項行政許可事項和5項投資項目審批事項。依托行政監察網和政府信息公開平臺,公布了保留的行政許可事項和投資項目審批程序。
三。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
去年以來,從信訪、機關效能投訴、三條熱線收集的信息來看,群眾反映的內容大多涉及高速公路建設和管理、公交運營、出租車運營等問題。對群眾反映的問題盡力整改,對壹時無力整改的積極溝通解釋。為了全縣交通運輸事業的發展,我們按照規劃搞好建設,全力優化交通環境,努力提高交通運輸保障水平。全縣交通環境和運輸服務水平有了質的提升,保持了全縣交通運輸行業的安全穩定。
四、縣域交通法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1.人員文化素質低,從業人員年齡老化。由於現有公路運輸管理機構和縣鄉公路管理機構的人員來源大部分是從其他單位調入的,年齡相應較大,文化程度普遍較低(全日制大專以上學歷3人占總人數的21%,40歲以上7人占總人數的50%),不適應當前道路運輸業快速發展的要求。
2.自收自支人員工資與交通行政執法崗位不相適應。20xx年石油稅費改革前,上述兩個機構的主要職責是征收養路費和運輸管理費,工資性質為自收自支。成品油稅費改革後,工作職責轉為行政管理,開展交通執法。因此,自收自支的編制不適合承擔行政執法任務,建議將運管所和縣鄉公路管理站的編制性質改為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
3.縣級交通運輸部門未設立專門的內設法制機構,現場執法與辦案難以分離,給執法管理帶來矛盾和困難。
4.部分行政許可事項不能由縣級交通運輸部門審批,建議不下放至縣級交通運輸部門。如縣鄉公路建設項目施工許可、縣鄉公路建設項目和公路修復工程竣工驗收、農村渡口渡橋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和橋梁長度超過100m的項目施工圖設計審批和竣工驗收。
動詞 (verb的縮寫)關於加強交通局建設的建議
1.我局屬於三個事業單位,其中港航所是財政撥款事業單位,運管所和路站是自收自支事業單位。鑒於運管所、路站依法承擔的運輸行業管理職能和中央轉移支付的穩定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性,為充分調動職工積極性,解決職工後顧之憂,建議上級部門將我局運管所、路站由自收自支改為財政撥款。
2.盡快頒布《道路運輸法》,提高道路運輸管理的法制化水平,擴大社會影響,提高運管機構的社會地位,加快《道路運輸法》的立法步伐,增強運管執法的權威性和獨立性,杜絕違法小車司機不配合執法、拒絕檢查逃逸、暴力抗法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