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囑是單方面的民事法律行為,是立遺囑人對自己財產的自由處分。只要遺囑人的意思表示真實,符合法定的形式要件,遺囑的內容就是有效的。遺囑繼承優先於法定繼承,符合下列條件:
1,由遺囑人書寫並簽名,註明年、月、日。
2.立遺囑人必須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3.必須是立遺囑人的真實意思。老人完全是自願的,沒有被脅迫。才是真諦。
4、遺囑的內容不得違反法律,不得損害國家和集體的利益。
5.遺囑應當為缺乏勞動能力又無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
遺囑人的自書遺囑、代理遺囑、錄音遺囑、口頭遺囑,只要遺囑內容合法,形式要件完備,都可以作出。
兩個。?老人的私人遺囑,如果符合遺囑要求,得到法律的認可和保護,就是有效的。具有法律效力。很多老人會在去世前立下遺囑,對之後的財產分配做出安排。自己寫遺囑是立遺囑的壹種重要形式。老年人只要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出於個人意願而訂立的遺囑和個人財產分配都是有效的。
法律依據:
《繼承法》第16條規定:
"公民可以依照本法規定立遺囑處分個人財產。"這是法律賦予公民通過立遺囑處分個人財產的權利。遺囑處分個人財產有兩種方式:遺囑繼承和遺贈。遺囑人可以指定壹個或者幾個法定繼承人繼承遺產。遺贈是遺囑人將個人財產贈與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
第壹,老人可以通過立遺囑來維護自己的財產處置權。
法律賦予公民通過立遺囑處分財產的權利,既體現了中國公民的廣泛自由和民主權利,也旨在更好地保護老年人。這就使得老年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根據子女贍養義務的大小和子女的具體情況,合法合理地處置身後的財產。
老人可以盡量贍養義務多的子女,在遺囑中多留遺產,對義務少或無義務的子女少給或不給遺產。這些規定使得繼承人的繼承權被撤銷。遺囑是壹種單方面的法律行為。遺囑人立遺囑時,不需要遺囑人的繼承人或者其他法定繼承人同意。只要有立遺囑人的真實意願,遺囑就發生法律效力。
二、老年人立遺囑的有效條件
1,立遺囑人在立遺囑時必須具有行為能力。《繼承法》第二十二條規定:“無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為能力人所立的遺囑無效。”即使我以後有行為能力,也還是無效遺囑。如果立遺囑人在立遺囑時是有行為能力的,後來喪失了行為能力,不影響他當時所立遺囑的效力。
2.遺囑必須表達立遺囑人的真實意思,以脅迫或者欺騙手段所立的遺囑無效。《繼承法》第二十二條規定:“偽造的他人遺囑無效,篡改的遺囑和篡改的內容無效。”有的被繼承人沒立遺囑,繼承人無中生有立了假遺囑,有的被繼承人立了遺囑,繼承人認為對自己不利,又立了對自己有利的遺囑,以假亂真。這些是無效遺囑。
3.遺囑人以不同的形式立了幾份內容相沖突的遺囑。根據《繼承法》第二十條規定,“數份遺囑內容有沖突的,以最後壹份遺囑為準。”有公證遺囑的,公證遺囑為有效遺囑。
綜上所述,老年人可以通過立遺囑來維護自己對財產的處分權,也就是說老年人有權按照自己的意願立遺囑,其他任何人不得幹涉。但是,只有老人依法立遺囑才有效。
補充材料:
民法典第143條(2021.1生效)?
遺囑的構成要件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所立的遺囑無效。
遺囑必須表達立遺囑人的真實意思,以欺詐、脅迫手段訂立的遺囑無效。
偽造的遺囑無效。
遺囑被篡改的,篡改的內容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