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法律法規和綜合知識的數量

法律法規和綜合知識的數量

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農業的意見

關於進壹步增強農村發展活力的若幹意見

(2012 12 31二月)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奮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固本強基,始終把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把城鄉發展壹體化作為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必須統籌協調,推動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著力強化現代農業基礎支撐,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們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推進“三農”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全面確立了優先發展、統籌城鄉、“四化同步”等戰略思想,全面制定了多予少取、工業反哺農業、農村支持城市等壹系列重大政策, 全面構建了農業生產經營、農業支持保護、農村社會保障和城鄉協調發展的制度框架。 農業生產得到很大發展,農村面貌大為改善,農民受益匪淺。農業農村發展實現歷史性跨越,迎來又壹個黃金期,初步探索出壹條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糧食產量實現“九連增”,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邁上新臺階。農民增收實現“九連快”,農村貧困人口生存和溫飽問題基本解決。農村民生改善加快,許多大事好事深得人心。農村綜合改革和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取得重大進展,城鄉分割的體制機制障礙加快消除。農村地區黨群關系明顯改善,農村社會保持和諧穩定。農業農村的良好局面,在風雲變幻的國際形勢中極大提高了我國的綜合國力,在現代化建設面臨的無數風險挑戰中奮勇前進,在各種艱難考驗中繁榮了黨和國家事業,為我們註入了強大動力、增強了應對信心、贏得了戰略主動。實踐證明,中央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大政方針是完全正確的,強農惠農富農政策是行之有效的。

隨著工業化、城鎮化深入推進,我國農業農村發展正進入新階段,呈現出農業綜合生產成本上升、農產品供需結構性矛盾突出、農村社會結構加速轉型、城鄉發展加速融合等趨勢。人口、土地、水資源短缺的矛盾加劇,農產品需求總量剛性增長,消費結構快速升級,農業對外依存度顯著提高。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的任務艱巨;農村勞動力大量流動,農民從事兼職,村莊空心化,人口老齡化,農民利益多元化。加強和創新農村社會管理勢在必行。國民經濟與農村發展的相關性顯著增強,農業資源流失加快。建立城鄉要素平等交換機制更加迫切,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任重道遠。我們必須適應階段變化,遵循發展規律,增強憂患意識,在全黨全國的支持下,再接再厲,實現強農惠農富農。

2013農業農村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落實“四化同步”戰略部署,按照保供給增民生、改革創新增活力的工作目標,加大農村改革力度、政策支持力度、科技驅動力度,圍繞現代農業建設發揮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優勢。著力構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進壹步解放和發展農村社會生產力,鞏固和發展農業農村大好形勢。

壹是建立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機制,著力夯實現代農業物質基礎。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確保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始終是發展現代農業的首要任務。要毫不放松抓好糧食生產,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著力強化農業物質技術支撐。

1.農業生產穩步發展。糧食生產要堅持穩定面積、優化結構、註重單產的總要求,確保糧食高產。持續開展糧食穩定增產行動,重點加強800個產糧大縣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東北四省區節水增糧行動和高產科技工程。支持優勢產區建設棉花、油料、糖料生產基地。擴大糧棉油糖高產生產規模,重點產區整建制推進,區域化、標準化高產高效模式集成推廣。深入實施測土配方施肥,加強重大病蟲害監測預警和聯防聯控能力建設。加大新壹輪“菜籃子”工程實施力度,擴大園藝作物標準園和畜禽水產標準化養殖示範場創建規模。以獎代補支持現代農業示範區試點建設。推進良種工程,加快農作物種子生產基地和新品種引進示範場建設。加強漁船更新換代、漁政執法艇建設和避風港建設,支持遠洋漁業發展。

2.加強農業物質技術和裝備。落實和完善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加大力度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快大中型灌區改造、排灌站改造、中小河流整治,擴大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覆蓋面,大力發展高效節水灌溉,加大雨水收集利用、堰塘整治等工程建設力度,提高防洪抗旱減災能力。加大對小型水庫建設和除險加固的資金支持力度。及時足額提取和管理從土地出讓收入中提取的農田水利建設資金。加快落實農業排灌工程運行管理費用由財政適當補助的政策。加強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建設和知識產權保護,繼續實施種業發展等重點科技工程,加快糧棉油糖等農業機械裝備和高效安全化肥農藥獸藥研發。推進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和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建設。

3.提高農產品流通效率。統籌規劃農產品市場配送網絡,重點支持重要農產品集散地和優勢農產品產地建設,加強農產品期貨市場建設,適時新增農產品期貨品種,培育具有國內國際影響力的農產品價格形成和交易中心。加快建設以城市標準化菜市場、生鮮超市和城鄉集市為主體的農產品零售市場。加強糧油倉儲物流設施建設,發展農產品凍藏、分級包裝和電子結算。完善覆蓋農產品采集、加工、運輸、銷售各環節的冷鏈物流體系。大力培育現代流通方式和流通新業態,發展農產品網上交易、連鎖配送和農民網店。繼續實施“北糧南運”“南菜北運”“西果東運”、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新農村現代流通網絡工程,啟動農產品現代流通綜合示範區創建工作。支持供銷社、大型商業集團和郵政系統開展農產品流通。深入實施商標富農工程,加強農產品地理標誌和商標保護。

4.完善農產品市場監管。發揮價格對農業生產和農民增收的激勵作用,按照生產成本加合理利潤的原則繼續提高小麥、稻谷最低收購價,適時啟動玉米、大豆、油菜籽、棉花、食糖等農產品臨時收儲。優化糧食等大宗農產品品種結構和區域布局,完善糧棉油糖進口收儲體系。健全重要農產品市場監測預警機制,認真落實生豬市場價格調控預案,完善鮮活農產品調控措施。完善農產品進出口稅收調控政策,加強進口關稅配額管理,完善大宗品種進口報告制度,加強敏感品種進口監測。促進進口來源多元化,規範進出口秩序,嚴厲打擊走私。加強和完善農產品信息統計發布制度,建立市場調控效果評估制度。擴大農產品儲備品種。

5.提高食品安全。改革完善食品安全監管體制,加強綜合協調聯動,落實從田間地頭到餐桌的全程監管責任,加快形成科學完善、符合國情的食品安全體系。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和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加強農業生產過程環境監測,嚴格管理農業投入品的生產、經營和使用,積極開展農業面源汙染和畜禽養殖汙染防治。支持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食品安全檢測室(站),補貼檢驗檢測費用。完善基層食品安全工作體系,加大監管機構建設投入,全面提升監管能力和水平。

二、完善農業支持保護體系,不斷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

適應農業進入高投入、高成本、高風險時期的客觀要求,必須更加自覺、更加堅定地加強對農業的支持和保護。要在穩定、完善、強化有效政策的基礎上,著力構建“三農”投資穩定增長的長效機制,確保總量持續增加、比重穩步提高。

1.增加農業補貼。按照增加總量、優化存量、用好增量、加強監管的要求,不斷強化農業補貼政策,完善主產區利益補償、耕地保護補償、生態補償辦法,加快農業合理讓利,逐步使主產區財力達到全國或全省平均水平。持續增加農業補貼資金規模,新增補貼向主產區、優勢產區集中,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生產經營主體傾斜。落實種糧農民直接補貼和良種補貼政策,擴大農機具購置補貼規模,推進農機以舊換新試點。完善農業綜合補貼動態調整機制,逐步擴大種糧大戶補貼試點範圍。繼續實施農業防災減災穩產增產重點技術補貼和土壤有機質改良補貼,支持開展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啟動低毒低殘留農藥和高效緩釋肥使用補貼試點。完善畜牧業生產扶持政策,支持肉牛肉羊發展,落實遠洋捕撈補貼和稅費減免政策。加大糧(油)產縣獎勵資金力度,落實生豬調出大縣獎勵政策,研究制定糧食作物制種大縣獎勵政策。加大農業綜合開發財政投入。現代農業生產發展資金主要支持糧食和地方優勢產業加快發展。

2.完善農村金融服務。加強國家對農村金融改革發展的支持和引導,切實加大商業性金融支農力度,充分發揮政策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作用,確保農業信貸持續增量。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優先滿足農戶信貸需求,加大對新型生產經營主體的信貸支持力度。加強財稅杠桿與金融政策的有效配合,落實好縣域金融機構涉農貸款增量獎勵、農村金融機構定向成本補貼、農戶貸款稅收優惠、小額擔保貸款貼息等政策。穩定縣(市)農村信用社法人地位,繼續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探索農業銀行服務“三農”新模式,強化農發行政策性職能定位,鼓勵國家開發銀行推動現代農業和新農村建設。支持社會資本參與設立新型農村金融機構。改善農村支付服務條件,暢通支付結算渠道。加強農貸保合作,創新符合農村特點的抵(質)押擔保方式和融資工具,建立多層次、多形式的農業信貸擔保體系。擴大林權抵押貸款規模完善林業貸款貼息政策。健全政策性農業保險制度,完善農業保險保費補貼政策,加大對中西部地區和生產大縣的農業保險保費補貼力度,適當提高部分險種保費補貼比例。在重點國有林區開展農作物制種、漁業、農機、農房保險、森林保險保費補貼試點。推動建立財政支持的農業保險巨災風險分散機制。支持符合條件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各類涉農企業通過多層次資本市場籌集發展資金。

3.鼓勵社會資本投入新農村建設。各行各業在制定發展規劃、安排項目、加大投入時,都要主動向農村傾斜。引導國有企業參與和支持農業農村發展。鼓勵企業和社會組織通過投融資、捐贈、人才和技術支持等方式在農村興辦醫療衛生、教育培訓、社會福利、社會服務、文化、旅遊、體育等事業,並按規定享受稅收優惠和管理維護費補貼等政策。落實對農村公益項目的公益性捐贈所得稅前扣除政策。鼓勵企業以多種投資方式建設農村生產生活基礎設施。

三是創新農業生產經營體制,穩步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

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創新是推進現代農業建設的核心和基礎。要尊重和保護農民生產經營主體地位,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充分激發農村生產要素潛力。

1.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系。抓緊研究現有土地承包關系保持穩定並長期不變的具體實現形式,完善相關法律制度。堅持依法自願有償原則,引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序流轉,鼓勵和支持承包土地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流轉,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結合農田基本建設,鼓勵農民采取互利互換的方式解決承包地碎片化問題。土地流轉不得搞強制命令,確保農民權益不受損害、土地用途不改變、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不破壞。探索建立工商企業租賃農民承包耕地(林地、草地)的嚴格準入和監管制度。規範土地流轉程序,逐步完善縣鄉村三級服務網絡,加強信息溝通、政策咨詢、合同簽訂、價格評估等流轉服務。加強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制度建設。深化國有農場管理體制改革,擴大國有農場辦社會職能改革試點。穩步推進農村綜合改革示範試點。

2.著力提升農戶集約化經營水平。按照規模化、專業化、標準化的發展要求,引導農民采用先進適用技術和現代生產要素,加快轉變農業生產經營方式。營造良好的政策和法律環境,采取獎勵和補貼等多種措施支持家庭聯合經營、專業大戶和家庭農場。大力培養新型農民和農村實用人才,並重點加強農業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充分利用各類培訓資源,加大對專業大戶和家庭農場經營者的培訓力度,提高他們的生產技能和管理水平。制定專項計劃,對符合條件的中等及以上學校畢業生、退役軍人和返鄉農民工農業創業提供補貼和貸款支持。

3.大力支持發展多種形式的新型農民合作組織。農民合作社是帶動農民進入市場的基礎主體,是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的新型主體,是創新農村社會管理的有效載體。按照積極發展、逐步規範、加強扶持、提高質量的要求,加大力度加快農民合作社發展,切實提高引領帶動能力和市場競爭力。鼓勵農民成立專業合作、股份合作等多元化、多類型合作社。落實部門對示範機構聯合評價機制,建立不同層級示範機構名錄,將示範機構作為政策支持重點。安排部分財政投資項目直接投資符合條件的合作社,引導國家補助項目形成的資產交由合作社管護,引導合作社建立健全項目資產管護機制。增加農民合作社發展資金,支持合作社改善生產經營條件,增強發展能力。逐步擴大合作社承擔的農村土地整理、農業綜合開發、農田水利建設、農業技術推廣等農業項目規模。將為示範機構提供補貼,以建設鮮活農產品的倉儲和物流設施,並建立農產品加工業。在信用評估的基礎上,對示範合作社進行聯合授信,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給予貸款貼息,以規範合作社信貸合作。完善合作社稅收優惠政策,將合作社作為單獨納稅人納入國民經濟統計和稅務登記,做好合作社發票收取工作。創新適合合作社生產經營特點的保險產品和服務。建立合作社帶頭人人才庫和培訓基地,廣泛開展合作社帶頭人、管理者和輔導員培訓,引導高校畢業生到合作社工作。落實設施農用地政策,將合作生產設施用地和附屬設施用地按農用地管理。引導農民合作社以產品和產業為紐帶開展合作和聯合,積極探索合作社聯合社登記管理辦法。抓緊研究修改農民專業合作社法。

4.培育壯大龍頭企業。支持龍頭企業通過兼並重組、收購控股等方式組建大型企業集團。建立農業產業化示範基地,推動龍頭企業集群發展。推動龍頭企業與農戶建立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采取保底收購、股份分紅、利潤返還等方式,讓農戶分享更多加工銷售收入。鼓勵和引導城市工商資本在農村發展適合企業化經營的種養業。加大支持農業產業化資金力度,支持龍頭企業建設原料基地、節能減排、培育品牌。逐步擴大農產品加工增值稅進項稅額核定扣除試點行業範圍。適當擴大農產品初加工補貼試點範圍。

四是構建農業社會化服務新機制,大力培育和發展多元化服務主體。

建設中國特色現代農業,必須建立完善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要堅持主體多元化、服務專業化、運營市場化方向,充分發揮公共服務組織作用,加快構建公益性服務與經營性服務相結合、專項服務與綜合服務相協調的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

1.強化農業公益服務體系。不斷提升鄉鎮或區域農業技術推廣、動植物疫病防控、農產品質量監管等公共服務機構的服務能力。繼續實施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建設工程,建立補貼資金與服務績效掛鉤的激勵機制。繼續實施有條件的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建設工程,不斷改善推廣條件。支持高等院校、職業院校和科研院所通過建設新型農村發展研究院和農業綜合服務示範基地,面向農村開展農業技術推廣。加強鄉鎮或小流域水利、基層林業公共服務機構和抗旱服務組織、防汛機動救援隊伍建設。充分發揮供銷合作社在農業社會化服務中的重要作用。加快農村氣象信息服務和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體系和能力建設,提高農業氣象服務和農村氣象災害防禦水平。

2.培育農業經營服務組織。支持農民合作社、專業服務公司、專業技術協會、農民用水合作組織、農民經紀人和涉農企業為農業生產經營提供低成本、便捷化、全方位服務,發揮經營性服務組織生力軍作用。采取政府訂單、定向委托、獎勵補貼、招投標等方式引導經營性服務組織參與公益性服務,大力開展病蟲害統壹防治、動物疫病防治、農田排灌、地膜覆蓋回收等生產性服務。推進科技特派員鄉村科技創業行動。培育會計審計、資產評估、政策法律咨詢等農業中介服務組織。對符合條件的農業經營服務免征營業稅。

3.創新服務方式和手段。鼓勵建設區域性農業社會化服務綜合平臺。發展專家大院、庭院和縣* * *樓、農村科技服務超市、農作物醫院、專業服務公司加合作社加農戶、涉農企業加專家加農戶等服務模式,積極推進技物結合、技術承包、全程托管服務,推動農業先進技術應用到戶。創建農業社會化服務示範縣。整合資源建設農村綜合服務機構和服務中心。加快運用信息技術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啟動金農二期工程,推進國家農村信息化試點省建設。發展農業信息服務,重點發展信息采集、精準作業、農村遠程數字化和可視化、氣象預報、災害預警等技術。

五、改革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有效保護農民財產權利。

建立權屬清晰、權能完整、流轉順暢、保護嚴格的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是激發農業農村發展活力的內在要求。完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資金、資產和資源管理制度,依法保護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和集體收益分配權。

1.全面開展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完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制度,加強農村耕地、林地等各類土地承包經營權產權保護。用五年時間基本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妥善解決農戶承包土地面積不準確、不清晰等問題。加快推進包括農村宅基地在內的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和建設用地使用權地籍調查,盡快完成確權登記頒證工作。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經費納入地方財政預算,中央財政給予補助。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視,相關部門要密切配合,確保如期完成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提高林權證發放率和到戶率。推進國有林場改革試點,探索國有林區改革。加快推進牧區草原承包工作,啟動牧區草原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試點。

2.加快征地制度改革。依法征收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應當提高農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確保被征地農民生活水平提高和長遠生計得到保障。加快土地管理法修訂,盡快出臺農民集體所有土地征收與補償條例。完善征地補償辦法,合理確定補償標準,嚴格執行征地程序,約束征地行為。補償資金未落實的,不得批準和實施征地。改革和完善農村宅基地制度,加強管理,依法保護農民的宅基地使用權。依法推進農村土地綜合整治,嚴格規範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和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流轉試點。農村集體非經營性建設用地不得入市。

3.加強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因地制宜探索集體經濟多種有效實現形式,不斷壯大集體經濟實力。以清產核資、資產量化、股權管理為主要內容,加快推進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制度化、規範化、信息化。完善農村集體財務預決算、收入管理、支出審批、資產臺賬、資源登記等制度,嚴格農村集體資產承包、租賃、處置和資源開發利用等民主程序,支持農村集體“三資”信息監管平臺建設。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推進農村集體產權股份合作制改革。探索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界定的具體方法。

  • 上一篇:5次課間安全演講

    課間安全演講1

    親愛的老師和同學們:

    大家好!

    關於交通安全的知識每個人都應該知道和了解,但是在我們的生活中,仍然有壹些人不遵守交通規則,因為不註意交通規則而發生交通事故,給所有幸福的家庭帶來痛苦和悲傷,所以我們必須遵守交通規則!

    資料顯示,自上世紀80年代末以來,我國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已連續十余年位居世界第壹。據世界各地交通和警

  • 下一篇:買過期飲料的商家不賠償,銷毀證據。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