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羅斯福新政是如何關註民生的

羅斯福新政是如何關註民生的

政府投資辦公項目,為失業者提供救濟。

1933年5月,國會通過了《聯邦緊急救濟法》,成立了聯邦緊急救濟署,並迅速向各州撥付各類救濟資金和物資。次年,簡單救濟改為“以工代賑”,為失業者提供了從事公共事業的機會,維護了他們的自立和自尊。羅斯福執政初期,中國有超過17萬失業人口及其親屬依靠州政府、市政府和私人慈善機構的幫助和施舍維持生計。但是,相對於如此龐大的失業大軍,這部分財力無異於杯水車薪。只有聯邦政府才能解決這個復雜的社會問題。羅斯福新政的第壹項措施是敦促國會通過私人資源保護小組的計劃。該計劃專門招募18歲至25歲身體強壯、失業率高的青年,從事植樹護林、防汛、水土保持、道路建設、開通森林防火線路、設立森林瞭望塔等工作。第壹批招募25萬人在全州1500營地工作。在去美國參戰之前,有200多萬年輕人在這個機構工作,他們開辟了740多萬英畝的國有林區和大量的國有公園。平均每人工作9個月,每月工資的大部分作為家庭供養,從而擴大了全社會的救濟面積和相應的購買力。對於千千那些絕對依靠州市養活的人,羅斯福還敦促國會通過聯邦緊急救濟法,成立聯邦救濟機構,合理劃分聯邦政府與各州的使用比例,制定優惠政策,鼓勵地方政府直接幫助窮人和失業者。新政時期,美國有各種救濟機構,可分為公共工程部(政府撥款40多億美元)和土木工程部(投資近654.38+0億美元),後者在全國範圍內修建了654.38+0.8萬個小型工程項目,包括校舍、橋梁、堤壩和堤防。後來,幾個新的救濟組織成立了。其中最著名的是國會撥款50億美元設立的項目設立機構和專門針對年輕人的國家青年管理局。他們總共雇傭了2300萬人,占全國勞動力的壹半以上。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聯邦政府已花費6543.8+08億美元用於各種項目和少量直接救濟費用,美國政府建造了近6543.8+0000個機場、6543.8+02000多個運動場和800多個學校建築和醫院,不僅為工匠、非技術工人和建築行業創造了就業機會,還為數以千計的失業藝術家提供了各種工作。這筆錢經過勞動者的口袋,經過不同的渠道和消費,又回到資本家手中,成為以政府投資拉動私人消費和個人投資的“引爆水”。

建立社會保障體系。

第二次“新政”從1935開始,在第壹階段的基礎上,重點通過社會保險法案、國家勞動關系法案、公用事業法案等法律法規,以立法的形式鞏固新政成果。羅斯福認為,如果壹個政府“不能照顧老人和病人,不能為強者提供工作,不能將年輕人註入工業體系,讓不安全的陰影籠罩每個家庭,那就不是壹個可以存在或應該存在的政府”,社會保險應該對從搖籃到墳墓的整個生命負責。為此,頒布了《社會保險法》。根據法律,所有65歲退休的工資勞動者,根據不同的工資水平,每月可以獲得10到85美元的養老金。關於失業保險,羅斯福解釋說:“它不僅可以幫助個人在未來被解雇時避免依賴救濟,還可以通過維持購買力來緩解經濟困難帶來的影響。”保險費的來源是,保險費的壹半由在職工人和雇主繳納,相當於工人工資的1%,另壹半由聯邦政府撥款。這部社會保險法反映了廣大勞動人民的強烈願望,受到絕大多數美國人的歡迎和好評。5月24日,1937,羅斯福向國會提交了壹份廣受關註的關於最低工資和最高工作時間立法的演講。講話承認“中國三分之壹的人口,其中大多數從事農業或工業,吃不好,穿不好,住不好”。“我們必須牢記,我們的目標是改善而不是降低那些現在營養不良、衣著寒酸、生活條件惡劣的人的生活水平。我們知道,當我們很大壹部分工人沒有就業時,加班和低水平的工資無法提高國民收入。”國會沒有對該法案采取行動,10月1937 12,羅斯福再次提出,直到6月1938 14。這就是“公平勞動標準法”(又稱“工資和工作時間法”)。其主要規定包括每周工作40小時,最低工資每小時40美分;禁止使用16歲以下的童工,禁止在危險行業使用18歲以下的工人。隨著經濟的發展,最低工資的規定在今後有所調整。這些社會立法雖然屬於社會改良的範疇,但對廣大人民群眾,尤其是工薪階層非常有利。為了解決社會保險系統的聯邦資金問題,羅斯福首次實施了基於收入和資產的累進稅。凈收入5萬美元和遺產4萬美元征收365,438+0%,遺產500萬美元以上征收75%;以前公司稅壹直是13.75%。根據稅法1935,收入低於5萬美元的公司稅率降至12.5%,收入高於5萬美元的公司稅率增至15%。

  • 上一篇:流通領域的產品質量違法行為由哪個部門管理?
  • 下一篇:綠色環保主題班會教案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