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美國和歐洲的程序員不是經常加班嗎?為什麽?

美國和歐洲的程序員不是經常加班嗎?為什麽?

目前國內程序員幾乎成了加班的代名詞,而歐美程序員瘋狂加班,卻有這種感覺。之前在外企工作過壹段時間,對此也有類似的感受。我曾經和美國總部的程序員壹起做壹個項目。由於項目周期緊,周末去加班,需要配合的美國程序員加班申請沒批下來。我不得不在我的院子裏建壹個圍欄,種植蔬菜,這在中國幾乎是不可能的。項目趕時間加班是常有的事,默認沒有加班費,遇到緊急情況會默認自動加班。

因為當時入行不到兩年,不是很懂,就去找項目負責人談了談。最後這件事不了了之。事實上,這也反映了中美之間的差異。在中國,程序員的工資比普通工作高很多,但在美國,這種差別並不是很大,主要是因為各個行業整體都比較成熟。連環衛工作都是正式工作,正常給各種保險。總的來說,不同職業的收入差距沒有國內那麽大。在歐美,正式工作需要加班費,壹般不建議通過加班來完成任務。

從本質上來說,中國的軟件產業和歐美還是有很大差距的。趕進度階段加班很正常。另外,國內互聯網如火如荼,這也是互聯網領域趕超歐美的難得機會,也帶動了程序員加班加點的氛圍。

為什麽歐美程序員比國內程序員加班少?

1.相比較而言,歐美的行業更加成熟,加班基本都是伴隨著加班費的,這在國內幾乎是不可想象的,而且技術工種和其他工種的工資差距也沒有那麽大,所以在歐美找壹份正式工作比在國內要難得多。所以從公司的角度來說,工作時間主要是提高效率,加班基本就是加班費,需要領導批準,不建議。

2.國外程序員的比例沒有國內那麽不平衡,需求沒有那麽迫切,供求關系沒有那麽緊張,大部分公司不提倡加班,加班費用比正常工作的工資要高。即使在加班氛圍非常濃厚的日本,人們也開始對加班說不。國內軟件行業與發達國家相比,積累差距較大,正是需要追趕的時期,加班也是正常現象。

行業成熟,供求關系平衡,加班自然會有基礎的減少。

去年上半年有個同事去了德國,還是做程序員,然後給我們講了他的親身經歷,讓我們很羨慕。

他們壹家三口路過,孩子已經上小學三四年級了,去了德國壹個不太有名的城市。據說中國人很少。工資5000歐(大概只是過去),但是要交各種保險,稅後不太記得了。

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走後沒多久他老婆就懷上了二胎,於是震驚的消息來了。現在他壹周只能上兩天班,工資不變,剩下的時間可以照顧老婆,直到孩子出生或者到了壹定年齡(有點像我們的陪產假,但是別人的陪產假很長)。大兒子上學只需要交壹點錢。據他說,第二個孩子出生後,不僅沒有費用,每個月還有幾百歐元的補貼。

所以歐美程序員真的不用加班?聽聽我下面的分析:

最近新東方年會上的壹個節目壹炮而紅,歌詞用在程序員身上恰到好處。

“努力了有結果又怎樣?最後,妳寫不出PPT。”

“只會唱給老板朋友圈聽,領導隨便說壹句,請馬上跟著做,項目馬上開工,不計後果。”

太好了,我忍不住站起來鼓掌。

我會繼續分享我對Java開發、架構設計、程序員職業發展等方面的看法,希望得到大家的關註。

相比國內代碼996,227的超密集工作,歐美程序員沒那麽誇張。但不代表歐美程序員不加班。

我就職於壹家世界500強外企,剛剛帶領團隊完成了壹個大型IT系統上線項目。涉及近百人的項目組,大部分是外國人,幾個對外相關的系統都是從美國購買的,所有程序員都是美國人。

我在中國,所以和美國東部有12個小時的時差。這個時候中美雙方的項目組都要加班,否則我們不能及時聚在壹起。

要麽美國人早上5-6點來公司上班,要麽中國人晚上6-7點繼續加班,要麽相反。當然,美國人不怕早起。為了早點下班,很多人寧願早上5-6點去公司上班,這樣下午4點以後下班回家接孩子或者開開心心的。與中國相反,中國人很少願意在早上5-6點來上班。

即便如此,在項目非常緊張的時候,我們還是給美國供應商下了死命令,就是在中國的系統切換期間(壹周),美國程序員必須按照中國同步工作時間,也就是晚上9點到早上9點必須隨時待命,這對他們來說是不折不扣的加班。

美國人什麽也沒說。錢到位了,但他們還是加班加點。

歐美的程序員能吃苦,但也有很多懶鬼,壹個電話就能分辨出來。對於開始推三阻四,走各種彎路的程序員,我通常的做法是容忍壹次,警告兩次,請妳離開三次。

畢竟我沒有時間和義務教妳如何在壹個幾百人的大項目中做好自己的工作。

當然,畢竟歐美還是需要放松的。很多人加班壹周就完成任務,這意味著要休假。只是如果妳還是要在他休假的時候騷擾他,他會馬上拒絕甚至投訴。

只能說歐美人比較守規矩,比較看重私人時間,但不代表他們完全拒絕加班,或者不願意加班。

希望我們國內的公司也能多壹些這樣的契約精神,不要天天搞什麽“狼性文化”,把員工都榨幹,到頭來也只是個幹魚!

國內it最大的問題是很多公司的It從業人員素質不高:領導自己對問題也不完全清楚。提需求的人沒有成本,沒完沒了地提不靠譜的需求。碼農自己開發產品的時候,畫圖很快,代碼極其粗糙。甚至他們認為自己在寫石,這也增加了系統的風險(很多跨專業報名培訓學校,直接培訓幾個月,不要指望他們了解更多)。總之領導忙,產品忙,碼農忙,測試忙。這是壹個惡性循環。

我在美國做程序員已經第二年了。剛畢業的時候,我會說,扯淡!誰說美國程序員不加班?有截止日期或者有bug的時候都加班。

然而...我意識到我錯了。我了解了996之後,嗯,我覺得在美國不叫加班。

推薦妳看《浪潮之巔》這本書,講的是美國it業在世界上的發展。

怎麽說呢?歐美的程序員肯定會加班,但沒有國內的企業那麽嚴重和普遍。

首先,很明顯,歐美的IT公司不需要加班,因為他們不加班。歐美的IT企業對加班的要求也很高。

但是為什麽程序員還是加班少?

第壹個原因是工會。

其實中國和美國的法律是壹樣的,都規定8小時工作日。加班需要付工資。

但是,美國企業之所以不敢越界,是因為有逆天的工會。美國工會勢力強大,沒人敢罷工。在美國,曾經發生過警察工會發動警察罷工的事件。警察的雇主是政府,工會政府敢頂撞。妳害怕做壹個小IT企業嗎?

所以,如果員工不滿意加班,工會真的可以讓妳吃不了兜著走。妳再也不招人了不是問題。

第二是美國程序員的高薪。

如果企業真的很忙,要求員工加班,必須支付高額的加班費。這真的很痛苦。壹般來說,企業承受不了。

企業能不給嗎?恐怕法庭會讓妳記很久。加州某公司因加班被法院判賠償654.38+0.7億美元。這樣,誰敢不給加班費?

有人問,妳之前不是說美國IT公司的加班需求也很大嗎?我們做什麽呢

是的,任何IT企業對加班的需求都很大,但是歐美企業又不能強迫員工加班,所以想出了幾個辦法。

第壹,引誘員工自願加班

別笑,是真的。如果妳現在去美國矽谷,肯定會看到很多程序員在加班,但基本都是自願的。

我不是在胡說八道。歐美IT公司誘惑程序員加班的法令很多。

機動工時

早上不要求妳準時到,妳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工作時間,不知不覺妳就加班了幾個小時。這是壹個非常有效的引誘程序員加班的方法。

用辦公環境誘惑

讓我們來看看:

Microsoft office環境

谷歌的辦公環境

休息艙

妳覺得公司為什麽會給程序員提供這麽好的辦公環境?谷歌甚至提供免費理發!這不是因為公司燒錢多,而只是為了壹個目的,勾引妳加班。

我覺得在這種環境下,員工不知不覺就自願加了很多班。

二次外包

妳勾引我,程序員不會來加班嗎?還是小企業,沒有谷歌和微軟那麽好的環境。我們做什麽呢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的IT公司會把做不完的工作外包給程序員工資相對較低的地區,也就是中國和印度。

中國和印度對加班的法律不嚴,程序員工資低,所以美國很多公司喜歡把工作給中國和印度。

我們在中國的企業苦不堪言,不能再外包了。非洲和中東的IT人才不多。我必須自己做。反正我只需要象征性的付加班費,成本不高。

美國和歐洲的程序員不是經常加班嗎?為什麽?我個人認為這是環境決定的。現在中國各行各業都這樣加班。看看有多少私企有周六,每天能準時下班。良心好壹點的企業會給妳加班。有的企業明確說壹周只有壹天假,想放就放,不會再見面。

國內程序員加班更多。大部分軟件和互聯網公司基本都是私企,要趕工期,要節約成本,所以不得不強迫程序員加班。雖然看起來叫高薪,但其實單位時間的工資並不壹定比企業朝九晚五的工資高多少。每天超過10小時,周六周日有時還加班,這並不稀奇。甚至有些公司明確表示,我們的工資比較高,沒有加班費,甚至連換班休息都沒有。

而這壹切也源於我們的工作生活環境,以及相關法律規定是否落實到位,是否有人監管,是否有申訴的地方。另外,在整體收入較低的情況下,大多數程序員都默認為那個收入,那個崗位而被壓榨。妳可以制造噪音,然後找另壹份工作。尤其是現在程序員供大於求,很多企業都是毫無顧忌的去做。為了追求利潤的最大化,加班是企業很常見的手段,而且不花什麽錢。

在歐美,市場和管理都比較成熟,程序員和其他行業壹樣是壹個普通的崗位。大環境下,不提倡加班。有人監督有投訴的地方。如果他們不想加班,也不能強迫他們加班。否則可能會被投訴起訴,企業也會受害。所以在制定項目計劃的時候,會按照正常工作時間來詳細規劃工作量。如果真的沒有完成,有可能協商重新預算工作量。不像我們很多企業,有時候甚至周六周日可能會給妳壹個計劃的工作量,妳能完成嗎?要麽因為能力原因不能離開,要麽就得靠自己加班完成工作量。美其名曰,為了滿足客戶期望,必須保證交貨期。

公司說不願意加班?然後去歐美。

更多分享互動請點擊右上角關註東風高陽。

這個問題是多方面的,如果了解壹下國內壹線外企的工作情況,可能就好理解了。

壹方面,外企的工作是以效率為導向的,很少有形式化的東西和硬性規定。從教育上來說,歐美國家提倡創造性和自主性,更提倡獨立思考和創造性思維。所以在矽谷的壹些大企業,壹個普通員工也可以提出壹個想法,壹旦被采納,項目就可以實施。妳會發現他們的溝通效率高,工作效率高,信息流通好,環境很自由,可以在最舒適的狀態下工作。這其實是出於做事的目的,以效率為導向。

而中國本土企業習慣了所謂的“管理”,從教育上培養出來的是應試教育。從小就要聽大人老師領導的話。但是很少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和疑問,限制了他們的創造性思維。進入企業後,官僚主義嚴重,形式主義嚴重。基層員工根本沒有話語權,工作負擔重,還得壹言不發的加班。

然後,就是找壹批留學過有想法的人,帶壹批本地畢業沒想法的人去做事。其實大家都很難受。

另壹方面,即使有時候真的完成不了工作,在外企也不壹定能加班。妳需要申請加班,因為工作時間以外公司需要嚴格按照加班標準支付工資,但是壹般在國外,加班費是很高的。

所以,除非緊急,大部分外企是不可能讓員工加班的。用各種法律條文保護勞動者,這可不是鬧著玩的。不遵守分鐘,就要哭。

第三,有很多西方人即使妳給他很高的加班費也不願意加班。很多人說中國是最勤勞的民族,這不是笑話。我們被教育要通過努力致富,我們也確實在做通過努力致富的事情。國內互聯網行業所謂的高工資,都是以瘋狂加班為代價的。西方人估計很難理解有多少人削尖了腦袋想進入這個行業。

大部分外國人並沒有那麽努力,享受時光,這和發達國家本身的富裕是分不開的。他們的生存壓力沒那麽大,不用擔心沒飯吃,所以很多窮人都不願意為錢努力,更別說有知識有文化的高級人才了。

去海島度假幾個星期的國人怎麽能理解我放不下年假的痛苦?

在美國和歐洲,不僅程序員不經常加班,從管理層到基層的員工也不經常加班,因為,第壹,人工貴;第二,勞動法嚴格。如果加班,就得支付昂貴的加班工資。不交報告,公司會被重罰,所以公司各方面辦事都很有效率。壹個產品從設計方案開始就註重每壹個環節的完善,真正生產出來的時候各個部門要高度同步協調。所有的工作計劃都是提前壹年預定的(這也是把制作環節發到海外的傳統),也很少像我們這裏8月份開的發布會那樣7月份就開始各種定制和協調,而且系統也不完善,高管會上話筒都壞了。領導不會今天臨時給產品加壹個功能,明天取消另壹個功能,然後讓員工沒日沒夜的趕。西方的工作節奏看似緩慢,實際效率卻很高;我們的生活和工作看似快節奏,從領導到員工都很勤奮,但實際效率很低,壹個環節可能重復五六遍。其實西方各大公司的運作都是“計劃經濟”,而我們是“野蠻橫沖直撞經濟”。這與全民族的文化氛圍和勞動培養的方式即教育有關。東西部教育的差距不僅僅是科技成果的差距,還有教育的另壹個成果,勞動力素質的差距。

  • 上一篇:隴南市禮縣代課教師可以享受低保嗎?
  • 下一篇:男女辦理結婚證公證要多少錢?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