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澳門科技大學教授。
性別:男性
出生日期:1957年6月
學歷:法學博士。
專業方向:民法、比較法、羅馬法。1977年考入甘肅省蘭州大學歷史系,1981獲得歷史學學士學位,1984獲得法學碩士學位。同年65438+2月在中國政法大學任教。講師從1987,晉升副教授從1992,晉升正教授從1995。
1988.1-1989.5獲國家教委獎學金赴聯邦德國漢堡馬克斯·普朗克外國法和國際私法研究所學習,並在德國多所大學講學。1990.4-6應邀作為客座教授訪問意大利羅馬大學。1991年獲國家教委優秀青年教師研究基金獎,完成歐洲單壹市場法律制度研究項目。
1991.10-1995.4受澳門政府邀請,受司法部和國家教委派遣,作為中國法律專家參與澳門法律本地化工作。在澳門期間,他主持編纂了澳門第壹部中文法學著作《澳門法學》。1995在學校支持下成立中國政法大學澳門研究中心,任主任。1997-1998獲得德國洪堡研究獎學金,赴德國波恩大學法學院擔任客座研究員,進行專題研究。65438-0998年回國後,創辦中國政法大學德國法研究中心並任主任。2001《比較法研究》主編。2006 54 38+0-2002年9月參加中組部支援西部大開發“醫生服務團”,任青海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2002年,在學校的支持下,他創辦了中國政法大學中德法學院,並擔任院長。2003年創辦《中國法律文獻》雜誌,任主編。與德國學術交流中心合作,主持大型法律翻譯項目《當代德國法律名著》。萬裏自信人生——訪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米健
謝青和陳紅衛上傳時間:2004-12-2。
下鄉,從蘭州大學到廈門大學再到中國政法大學,出國深造,到澳門工作,到青海掛職,到萬裏求學,喜歡自然遠行的米健壹路上盡收眼底,碩果累累,讓他平凡的生活變得多姿多彩。也許,50年代出生的人,註定要被壹段艱辛的時光打磨,但他們對理想的追求,壹直是單純而執著的。
1975年4月,18歲的米健本著理想主義來到甘肅省無為縣定居。他曾用水磨過肩膀,赤腳涉過冰川,因缺糧而挨餓,喝過人畜喝的池水。但他知道什麽是困難,知道如何坦然面對生活的艱辛。
在那壹代,米健是幸運的。1977 65438+2月,米健參加了文革後的第壹次高考,次年春天如願進入蘭州大學學習歷史。當時喜歡古典文學的米健想當作家。“我覺得歷史可以為寫作提供更廣更深的知識和思想背景。”在學習的過程中,米建對希臘羅馬歷史文化產生了興趣,進而發現了羅馬法這個新的知識世界。米建開始自學法律。“我幾乎純粹的夢想就是將來當壹名律師,壹名拔刀相助、替天行道的法律騎士。”當時的羅馬法就像壹個引子,把米建帶進了法律的殿堂。1981,米建被廈門大學法律系羅馬法專業研究生錄取。
那是壹段自由學習和享受生活的美好時光。廈門大學美麗的校園,銀色的沙灘,湛藍的海水,海浪,米健記憶猶新。“在那裏,我有幸遇到了我的恩師李景熙和胡大展先生,他們像對待父母壹樣對待我,讓我不僅學會了如何學習,更學會了如何做人。”65438年至0983年,通過胡大展的安排,米儉和另外兩名學生來京,分別在張、張錫伯、曾老師家裏學習中國法制史,在林榮年老師家裏學習外國法制史。這種類似於私塾學習的學習方式,讓米健受益終生。
1984年,廈門大學的學習生活結束,米建去了中國政法大學,和著名法學家江平壹起給本科生講授羅馬法,延續他的羅馬法情結。很快,從65438年到0987年,米健和江平教授合著的《羅馬法基礎》壹書以其獨特的研究方法和豐富的內容在法學界產生了影響。米健開始在年輕學者中嶄露頭角。其實羅馬法只是米建擴展到更廣闊的法律領域的壹個橋梁,這麽小的世界並不能滿足他。在現代中國文壇上,米健最崇拜魯迅和林語堂。“我欽佩魯迅的深刻敏銳和民族責任感,欽佩林語堂的超脫和人格獨立。在治學上,魯迅的‘拿來主義’和林語堂的‘兩腳通中西,壹心通宇宙’,壹直被我視為治學的最高境界。”
在米健看來,壹個好的學者不僅要有人文關懷,更要有人際交往的境界。所謂人文關懷,就是對社會、民生的責任感,所謂人際境界,就是要有超越民族國家、放眼人類社會的胸懷。20多年的法律征程,米建壹直追求壹種大氣、平易的學術胸懷。無論是在國內教學科研,還是出國深造,還是在國外工作,他都有意識地在東西方文化的廣闊視野下,追求縱橫東西,達到古今學術的境界。
65438年至0988年,米建赴德國深造,開始了與西方先進法律文化的第壹次親密接觸。199110年6月,米健前往澳門,以中國法律專家的身份直接參與澳門法律本地化工作。十余年來,他多次赴德國、瑞士、意大利、日本等國以及港澳地區進行學術訪問和講學,吸收古今思想,博采眾長,壹步步向自己的目標靠近。因此,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麽米建的學術研究涉及羅馬法、比較法、德國法、澳門法、民商法、司法制度等諸多領域。他提出的侵權責任二元制原則、“民事法律行為”命題的謬誤和對法律行為理論的誤解,都在學術界產生了影響。如今,米健早已是比較法研究領域的著名學者,他從比較法到* * *同壹律的論證的必然性也逐漸被更多的人所認識。
不可否認,德國法對當代中國法律的表達方式和發展趨勢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兩次赴德學習法律的米健更增添了壹份使命感,讓中國法學界更多地了解德國和西方的法律制度。於是,在德國學術交流中心的支持下,由米健牽頭的系統翻譯德國法律典籍的龐大工程開始了。從1998開始,這套“當代德國法學名著”系列已翻譯出版15冊,包括《德國民法總論》、《歐洲合同法總論》、《行政法總論》。這些法律專著堪稱當代德國乃至歐洲法學界公認的法學經典,被學術界譽為近年來翻譯質量最高、規模最大、主題最深刻的翻譯叢書。謝等人對《德國民法通則》的翻譯更是令人矚目。
在澳門,米健的具體工作是協助其民法典的中文翻譯。米堅不僅參與了《葡萄牙民法典》等多部法律的漢譯工作,還負責組織策劃了澳門歷史上第壹部中文法律著作《澳門法》的編纂。同時,米健和他的同事* * *翻譯出版了德國著名的比較法著作《比較法通論》和英文的《比較法律傳統》。離開澳門後,米建還出版了澳門民商法律制度專著《澳門民商法》,以及更為廣泛的論文集《澳門法制與大陸法系》,至今仍在中國大陸和澳門。
澳門法律制度的代表作。“我在澳門的三年,做了壹些值得自己回味的事,對我個人生活和澳門社會都是有價值有意義的。”那段時間,米健迎來了又壹個學術高峰。
“我花了大量的精力研究外國的法律,但我壹直試圖將它們與中國的實際相結合,並將其應用於中國的法律和實踐。”也正是基於這樣的思考,2001年9月,米健參加了支援西部“醫生服務團”,赴青海擔任青海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米健在壹年的法官生涯中印象最深的是,理論不應該僅僅是理想的草圖,而應該是壹種可以用於實踐,改變現實,讓現實逐漸接近理想的思維方式。這種全新的體驗,讓米健的學術研究有了更明確的方向。“幾十年來,我不斷面臨選擇,做出選擇,影響了我的人生發展。每壹次選擇都意味著新的人生奮鬥。”
1990年,米健收到了澳門政府的邀請,但他並沒有陷入想象,而是陷入了沈思。在澳門回歸中國前夕,參與澳門法律本地化無疑是壹項歷史性的任務。但當時他已經申請了江平先生的第壹批博士生,要協助江平先生進行“外國法圖書館”的翻譯項目。去澳門意味著他再也沒有醫生了。當他征求姜先生的意見時,姜先生非常支持他接受邀請。蔣先生說去澳門的機會只有壹次。江老師寬容大度的胸懷,讓米健感激至今。“我在學術發展上最大的遺憾是,考完試就要放棄讀博士的機會。”
1995年,米健不得不面對澳門的去留問題。選擇留下來,就是選擇了非常舒適的生活,但當時被葡萄牙人統治的澳門,是無法和北京的學術環境相比的。選擇離開意味著放棄豐厚的薪水和澳門貴族住宅區的住所。同時也要做好接受政法大學的公寓樓和低很多的工資的心理準備。毋庸置疑,米建必須在學術和金錢之間做出選擇。猶豫了幾個月後,他最終選擇了離開,在學術和金錢之間選擇了學術。金錢的誘惑已經無法打動他。“這也是我能在現在物欲橫流的社會氛圍下,心平氣和的學習和研究的原因。”
到青海高院工作,也是米健人生中的壹個重要選擇。2001的夏天,他面臨著兩個選擇:被邀請到澳門某大學做副校長,或者被委派到西北的青海工作。選擇前者,可以回澳門做點事,收入很高;選擇後者,去偏遠貧困地區,收入會減少。“但我還是選擇了去青海。雖然家人或其他人有不同意見,但我認為這是壹個符合我人生信念的選擇。”
的確如米健所說,“每壹次選擇都意味著人生新的奮鬥”。1996年,米健從澳門回到中國政法大學,在學校的支持下成立了澳門研究中心。澳門回歸前,該中心做了壹系列非常有意義的工作。65438年至0997年,米健再次赴德國進行專題研究,《當代德國法學名著》系列由此醞釀誕生。65438-0999,中國政法大學成立德國法學研究中心。2002年,在此基礎上,中德法學院成立。米健挑起了院長的責任,全心投入。
2004年6月5日至10月,由中德法學院主辦的“法律全球化與同壹法律的發現”大型國際研討會在北京舉行,匯集了中國、德國、日本、臺灣省、澳門等國家和地區的眾多壹流法學專家。這場中西法律文化碰撞與交流的盛會,是對米建多年來所追求的學術境界的最好註解,也是他在更廣闊的法學世界裏馳騁的努力。
本文原載於《法制日報》記者謝青和陳紅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