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未來教師職業會被人工智能取代,未來學習方式也會發生顛覆性的變化。
1.教師職業還會存在嗎?
我的回答是:教師這個職業還是會存在,只是老師的工作會和現在的老師不壹樣。
兩者矛盾嗎?
不矛盾,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老師的大部分機械工作都可以被人工智能取代。更換後,學生的學習效果會更好,效率會更高。
新型教師將由更高級的人才來完成。也就是說,老師的數量會大大減少,最後剩下的都是精英。
這就好比人工智能可以很好地完成法律條文和病理照片的翻譯、記憶、識別和服務,但同聲傳譯、交流、高端律師、名醫、高端酒店的高級服務員在正式場合還是會存在。
第二,取代困境
雖然教師是壹個很大的群體,但是教師的資源還是很匱乏的。
(ps:不同地區的師資分布很不均衡,所以不要爭論北上廣好學校不缺老師。大多數普通學校都非常缺老師。)
雖然規定每班不得超過50人,但很多學校因為師資不足,不得不將班級規模擴大到60人、70人甚至更多。
師資缺乏的後果是降低了教師招聘的要求。
國內六大師範院校學生招不到,就招非師範院校本科生。壹個招不到,就招兩個。在確實缺老師的學校,找有教師資格證的畢業生或者實習生工作壹個學期,但只是臨時工,等招到老師後就退休了。
這是教師行業的普遍現象。
(ps:現在經常在新聞上看到,教師職業競爭如此激烈,連碩士生、博士生都爭先恐後地去教小學生。但這真的只是新聞的誇張。下圖顯示,碩士博士僅占教師職業的1.22%。所以教師這個職業真的沒有大家想的那麽吃香。薄弱學校往往招不到老師。
如何解決教師作為人的局限性?
人工智能可以做到。人的工作是不可控的。有時他們表現得更好,有時他們表現得更差。但是人工智能可以絕對穩定準確。
如何解決師資不足的問題?
人工智能可以做到。放在互聯網上的知識,可以無限復制,發給每壹個學生,不增加邊際成本。
但有人說,知識的傳遞不僅需要準確,更需要興趣。機器能保證這點嗎?
有壹個實驗:壹個班由老師親自授課,另壹個班播放老師講課的視頻,然後測試兩個班學生的學習情況。結果顯示,只看視頻的班級上課熱情不高,成績不如真人授課的班級。這說明學生必須依靠老師自己學習,不能把教學資源放到網上讓學生自己學習。
我只想說:為什麽要放老師上課的視頻?多無聊啊。現在的技術手段還不足以讓人做出更多樣更有趣的學習資源嗎?
為什麽比起歷史課本,人們更喜歡看《半小時漫畫史》?妳為什麽最終擺脫學習,熱衷於在TED學習新知識?為什麽在教室裏放壹個科普短視頻,馬上就能吸引所有學生的註意力?
第三,如何解決教師作為人的局限性
人工智能可以做到。人的工作是不可控的,有時候表現的更好,有時候表現的更差。但是人工智能可以絕對穩定準確。
如何解決師資不足的問題?
人工智能可以做到。放在互聯網上的知識,可以無限復制,發給每壹個學生,不增加邊際成本。
但有人說,知識的傳遞不僅需要準確,更需要興趣。機器能保證這點嗎?
有壹個實驗:壹個班由老師親自授課,另壹個班播放老師講課的視頻,然後測試兩個班學生的學習情況。結果顯示,只看視頻的班級上課熱情不高,成績不如真人授課的班級。這說明學生必須依靠老師自己學習,不能把教學資源放到網上讓學生自己學習。
我只想說:為什麽要放老師上課的視頻?多無聊啊。現在的技術手段還不足以讓人做出更多樣更有趣的學習資源嗎?
為什麽比起歷史課本,人們更喜歡看《半小時漫畫史》?妳為什麽最終擺脫學習,熱衷於在TED學習新知識?為什麽在教室裏放壹個科普短視頻,馬上就能吸引所有學生的註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