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歐盟憲法的性質

歐盟憲法的性質

《歐盟憲法條約》是歐盟的第壹部憲法,其宗旨是保證歐盟的有效運轉和歐洲壹體化進程的順利進行。2001 12年2月5日,在比利時萊肯舉行的歐盟峰會《萊肯宣言》決定開始制定憲法,並成立憲法籌備委員會。憲法工作於2002年2月開始。在征求意見、討論並提出憲法建議後,6月3日,105名歐盟憲法籌備委員會成員就歐盟憲法條約草案達成壹致。2004年6月18日,歐盟25個成員國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舉行首腦會議,壹致通過了歐盟憲法條約草案的最終文本。同年,10年10月29日,歐盟25個成員國的領導人在羅馬簽署了《歐盟憲法條約》。該條約只有在所有歐盟成員國根據其國內法通過全民公決或議會投票批準後才能生效。如果得到所有成員國和歐洲議會的批準,該條約將於2006年6月165438+10月1日生效。

《歐盟憲法條約》是世界憲法史上第壹部成文憲法,它跨越了多個既未宣布建立聯邦也未宣布建立邦聯的主權國家。它超越了建立聯邦國家和聯邦國家的步驟,希望以憲法條約的形式,促使歐洲人民超越傳統分歧,緊密團結,與未來共創未來,將歐盟建設成為人類希望的特殊區域。這部歐洲憲法是第壹部,也是第壹部。

它的主要特點是既是憲法又是國際條約。誠然,它屬於名副其實的。這種既是憲法又是條約的特點,使得它從形式到內容,從格式到寫法都與其他國家的憲法有很大的不同。

縱觀整個歐盟憲法條約,可以看出其內容是全面的,涉及歐盟的價值觀、宗旨、地位、聯盟與成員國之間的相互權利和義務、聯盟機構的構成以及聯盟法的法律地位,其憲法性非常明顯。首先,憲法條約規定,參與聯盟的成員要有相同的價值觀和目標。這可以理解為加入歐盟的指導思想。這也是歐盟的精神凝聚力。其次,明確規定成員國向聯盟轉讓部分權力,聯盟以* * *方式行使成員國轉讓的部分權力。權力的來源、權力的劃分和行使方式,似乎比壹般的單壹主權國家更加透明。第三,在內外政策領域有相當程度的壹致性。第四,明確歐盟具有法律人格,聯盟法、聯盟框架法,特別是表決過程中的歐盟憲法條約,地位高於成員國法律。第五,在聯盟與成員國的關系中,明確了基本原則是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可以概括為法律、平等、尊重、支持。第六,關於聯盟機構結構的憲法條約!生產原則和職能分配的規定保證了聯盟具有某種超國家的權力。從另壹個角度來看,也可以認為聯盟機構的權力反映了聯盟具有某些國家職能的本質特征。聯盟不僅僅是壹個國際組織或區域組織。應該說,以上六條規定表明,它已經完成了壹部憲法的使命。雖然憲法條約沒有對歐盟給出明確的國家定義,也沒有指出會是邦聯、聯邦還是合眾國,避免了數百年來歐洲政治思想史上關於聯邦制和聯邦主義的爭論,但這並不能否定其憲法性質。這種模糊的定義是由歐洲的歷史傳統和現實政治關系決定的。它很容易被許多成員國接受,也為歐盟的發展留下了廣闊的空間。也許,憲法和條約不應該分開來讀,而應該作為壹個詞組來用,並且理解為這部憲法的全文就是憲法條約,都是由憲法條約組成的。之所以把憲法和條約分開看,是因為我發現憲法是第三!四章在寫法和內容上與第壹、二章有很大不同。第三章和第四章的內容側重於聯盟的壹些部門和機構的政策、運行機制和具體操作程序,以及在運行和運作過程中如何協調聯盟與其成員國以及成員國之間的關系。條約的特點比第壹章和第二章突出得多,有些條款本來就是對歐洲條約的繼承,有些甚至原封不動地繼承下來。換句話說,憲法條約的條約性質也非常明顯。作為兼具憲法和條約性質的歐盟憲法條約,它特別強調法治和權力制衡、民主、平等、公正的原則。強調法治和權力制衡原則是這壹歐盟憲法條約的重要特征之壹。法治是憲法條約所倡導的價值觀的重要基石,它所規範的歐盟價值觀是建立在維護人的尊嚴、自由、民主、平等、法治和尊重人權,包括少數民族的權利的基礎上的。在寫作方面,維護人的尊嚴、自由、民主、平等和法治在這裏並列。但是,我們從世界近現代政治史上的經驗教訓中知道,沒有真正的法治,沒有系統的配套法律制度,沒有壹切依法辦事的政治秩序和社會環境,人民的自由、民主、平等就得不到保障,人權和人的尊嚴也難以維護。法治是歐盟價值觀的重要基石。細讀這份歐盟憲法條約可以發現,所有歐盟機構和歐盟公民都受到憲法的約束,並執行制衡原則。可以說,任何歐盟機構在行使職權時都不能超越法律體系,不受制衡。歐盟的主要機構歐洲議會、歐洲理事會、部長理事會、歐洲委員會和歐洲法院必須按照《憲法》賦予的職權範圍和《憲法》確定的程序和條件行事。憲法明確規定了這些機構的組成、職能、權限、運作方式和行為規則。“此外,憲法條約還明確規定,聯盟各主要機構在立法決策過程中應相互合作、協調和平衡。總之,在我看來,權力制衡的原則壹直貫徹在這部憲法中,這是它的精髓。強調民主、平等和公正的原則是這壹歐盟憲法條約的另壹個重要特征。無論是憲法條約規定的歐洲議會選舉原則,還是議會立法所需的特定多數票數,還是部長會議!歐盟委員會和歐洲法院的組成充分體現了民主、平等和公正的原則。可以說,民主是這個歐盟憲法條約所倡導的價值觀的另壹個基石。和法治壹樣,只有民主才能保障平等和正義,而民主是平等和正義的前提。

人們普遍認為,歐洲憲法是邦聯和聯邦制度的混合體。[20]壹般來說,聯邦制的特點是:壹個獨立的歐洲委員會擁有提出立法的專屬權利;部長會議可以頒布法令,法令直接針對成員國公民,不同於邦聯模式下的國家間關系;歐洲議會越來越大的立法權;歐洲法院的判決具有約束力,確立了同壹主體的法律具有直接效力和至高無上的地位,成員國公民如果對歐盟委員會的權力支配地位有所抱怨,可以直接上訴到歐洲法院;部長會議在壹些問題上采用多數或有效多數表決制。邦聯或政府間合作的特點:歐盟不是根據聯盟公民特別是歐洲議會議員的決定來獲得事務的權力,而是根據成員國所謂的個別授權。每壹次歐盟新政權的建立,都需要成員國壹致同意對條約進行修改和批準,這往往是邦聯模式中的典型程序;歐洲委員會和歐洲部長理事會是政府間組織,但它們掌握著歐盟的決策權。這壹程序顯示了邦聯體系國家間合作的典型特征。許多實施取決於成員國的機構。

聯邦制這個詞實際上表達的是壹種內涵非常不同的東西,在分析歐盟的政治結構時需要特別註意。

  • 上一篇:防衛過當的規律是什麽?
  • 下一篇:7個社區工作人員防疫先進個人故事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