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七年級,政治知識點第二冊,人教版

七年級,政治知識點第二冊,人教版

第壹課珍惜無價的自尊

自尊是每個人都需要的。

1.自尊的表現:註重外表的修飾,舉止的優雅,行為的後果。

2.自尊的含義:自尊就是自重,即既不向別人低頭,也不允許別人歧視或侮辱。

壹般來說,壹個沒有自尊的人很難得到別人的尊重。

4.在先天不如人的地方(比如不漂亮)如何尊重自己?(P6)

4.真正有自尊的人,壹定知道羞恥。

5.羞恥感和自尊有什麽關系?(P6)

知恥是自尊的重要表現。只有知道羞恥,才會有自尊。如果壹個人不為自己的不恰當、不恰當的行為感到羞恥,那他就是無恥。這樣的人永遠不會有自尊。

6.在培養自尊的過程中,應該如何看待自己的缺點和不足?(P7)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壹個人有缺點並不可怕。關鍵是要正確對待自己的缺點,把缺點變成優點。

7.虛榮心的含義:虛榮心是壹種追求表面榮耀和光彩的心理。(知道謙虛在生活中的具體表現)(P8)

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

1.尊重他人是自尊和自我完善的需要。(P9)

壹個自尊的人懂得尊重別人,因為他知道要贏得別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別人。(P10)

3.我們為什麽要尊重別人

○1尊重他人是我們的需要(P10)。○2讓我們更了解自己(P11,第壹段)。我們需要別人善意的提醒。(P11的第2段)

尊重對方才能贏得尊重。

1.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

2.生活中有損人格的壞習慣:說謊、推卸責任、為公謀私、為公不從公等。

要尊重對方,就要寬容大度:不必太在意別人的評論和態度,但要有適度的自尊。(P13)

4.如何看待別人的評論和批評?(P14)

5.自尊的程度是什麽?(P14最後壹段)

6.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現就是對他人有禮貌,尊重他們的勞動,尊重他們的人格。

7.如何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壹種方式)

要真正尊重別人,就要善於站在對方的角度,換位思考,推己及人。首先,要善於欣賞和接納他人。其次,不要做傷害他人人格的事情。(P15)8。為什麽要贏得別人的尊重?(意思)(P16)尊重可以使人理性,使人懺悔,喚醒人的良知,產生不可估量的積極作用。

第二課揚起自信的風帆

1.自信的含義:自信是對自己力量的確信,是對自己能夠完成某件事,達到所追求的目標的確信。

2.自卑和自負都是對自信的誤解。(1)自卑的人看不起自己,往往看不到自己的能力,即使能做好,也不敢嘗試;2自負的人自以為了不起,往往高估自己,看不起別人,自以為是;(3)自負和自卑是雙胞胎。兩個人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我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心態會讓他遠離成功。(4)只有自信的人才能現實地看待自己,既能看到自己的優點,也能看到自己的缺點。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1.為什麽自負和自卑會讓人遠離成功?P24

自負的人註定會失敗,因為他追求的目標從壹開始就是錯誤的。自負可以帶來壹時的高昂情緒,但沖動帶來的挫敗感會立刻讓他情緒低落,導致自卑。自卑的人會討厭自己,討厭自己的不完美,討厭自己的無能為力,這會進壹步強化自己的自卑感。所以,無論他們是自負還是自卑,壹種以自我為中心的心態都會讓他們遠離成功。

2.自信的人有哪些心理素質有助於成功?(第25頁)

⑵樂觀、⑵好奇、⑵專註。

唱壹首自信之歌(P27)

1.有自信才有成就,有成就才會更自信。

2.總是經歷壹點點的進步和成就,就是不斷的為自己加油,為自己喝彩,迎接壹個成功的未來。

3.信心之歌怎麽唱?

1看到進步和實力。找到自己的長處是自信的基礎。

2增強信心和力量。實力是支撐信心最重要的杠桿。

做壹個自信的中國人。只有把個人命運和祖國發展結合起來,我們的自信才有堅如磐石的基礎。壹個人如果沒有民族自信,他的自信就沒有意義和價值(把個人自信上升為民族自信)

偏激

第三課走向自力更生的生活

1.自力更生就是做好自己的事。可以說,人的成長過程就是壹個不斷提高自立能力的過程。

2.自力更生:(第35頁)

3.做家務對未來的成功有什麽意義?(自力更生的重要性)

讓孩子從小做壹些家務,可以培養他們吃苦耐勞、珍惜勞動成果、註重親情、尊重他人的品質。還能提高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自信心,培養責任感。

4.人生為什麽需要自立?(自力更生的必要性)

1畢竟我們會離開家人和學校的照顧,走入社會,透過風雨看世界。

自立,作為壹個成長的過程,是對我們生活能力的鍛煉,也是養成良好道德品質的過程。

不自力更生是很難立足於社會的

告別依賴,走向自立

1.自力更生不是拒絕幫助,依賴不是依賴。

2.依賴的危害?

(1)它不僅會使人失去獨立生活的能力和精神,還會使人缺乏對生活的責任感,從而產生人格缺陷。⑵如果只是想不勞而獲,樂此不疲,就無法適應社會生活,甚至危害社會和他人。是犯罪的方式。

3.告別依賴,壹個重要的表現就是獨立生活。

對自己的事負責的前提是獨立。(自主就是有自己的主見,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5.自立與自主的關系:自立的前提是自主,自主的表現是自立。

6.如何培養自己的自立能力?

(1)要有獨立生活的能力,告別對他人的依賴。

(2)出了事,有獨立能力,對自己的事負責。③學習生活中多實踐多鍛煉。最基本的就是根據自己目前生活學習中的問題,從小事做起。只有在社會生活中反復鍛煉和實踐,才能逐步提高自立能力。

第四課生活中要自力更生

1.什麽是自我提升?P47

自強是指對未來充滿希望,努力進取,積極進取。自強是壹種精神,是壹種美好的道德品質,對壹個人的成長有很大的作用。

2.自強不息的精神表現在各個方面:面對困難不低頭,不氣餒;自尊自愛,不卑不亢;勇於開拓進取;誌存高遠,執著追求;等壹下。

3.自強不息的精神意義?(為什麽要自強不息?)

個人認為:自我提升是壹個人活得有尊嚴、有個性、實現人生價值的必備素質;是我們以後健康成長,努力學習,成就事業的強大動力。

民族方面:自強不息是我們民族幾千年鍛造的民族精神。正是這種精神,使中華民族歷經滄桑,歷經磨難而更加堅強,勇敢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4.自暴自棄和自強不息是對立的。(P50)

5.自強進取的動力,自強通往成功的階梯

6.自強不息,首先要樹立堅定的理想。

7所有自強不息的人都有壹個共同的特點:對人生理想的執著追求。

8.人類的敵人:他自己。能戰勝自己的人,壹定會自強。

9.自立的人會面臨壹個障礙,就是放任自己。

10.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我們應該揚長避短。如果我們根據自己的愛好和興趣來確定努力的方向,我們的主動性就會得到充分發揮。

11.青少年如何提升自己?

(1)理想、自強的燈塔(P51)

②自強不息的關鍵(P53)

(3) (3)揚長避短、自強不息的捷徑(P55)

12.為什麽很多人不成功?(第54頁)

提索

第5課讓挫折豐富我們的生活

人生註定會有挫折。

1.挫折的意義

挫折是人們遇到的失敗、失敗和障礙。

2.挫折伴隨壹生;挫折無處不在,不可避免。

造成挫折的因素有很多:①無法預測和及時預防的自然災害(自然因素);②各種人為因素;以及③個人的道德品質、智力、體力、外貌和壹些身體上的缺陷。

4.面對挫折和困難,不同的態度導致不同的結果。(第63頁)

面對挫折要冷靜

1.挫折具有兩面性(挫折的作用):(P65)

2.挫折後獲得的最珍貴的禮物:智慧。

3.克服挫折的有效方法?(第67 - 69頁)

(1)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⑵正確認識挫折,采取適當的解決方法。⑶激發探索創新的熱情。(4)自我指導。自我引導的方法:①合理宣泄,②共情,③目標升華。

第六課為堅強而歡呼

讓我們選擇堅強

1.意誌堅強的人有哪些表現?(第73頁)

自覺性(明確的目的和勇氣)果斷性(準確的判斷和決心)自制力(調節情緒,勝不驕,敗不餒)韌性(百折不撓的精神和堅定的毅力)。

2.實現人生目標的保障是什麽?(堅強意誌的作用)(P75 - 77)

(1)堅持正確的人生方向需要堅強的意誌。

走出失敗的陰影需要堅強的意誌。

(3)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需要堅強的意誌。

要有所成就需要堅強的意誌。

3.是否有堅強的意誌品質是轉敗為勝的關鍵。

人能否在事業上取得成功,並不完全取決於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客觀環境,而往往取決於自己是否有堅強的意誌。

鋼是這樣煉成的。

1.如何磨礪自己的意誌?(第80 - 83頁)

(1)為了磨礪堅強的意誌,我們必須設定明確的目標。⑵磨礪堅強的意誌,要從細節做起,從小事做起。⑶磨礪自己堅強的意誌,善於管理自己。(4)磨礪自己堅強的意誌,在艱難的環境中主動鍛煉自己。

第四條

第7課法律的初步研究

1,法律的意義

法律是掌握國家權力的統治階級意誌的體現。法律由國家制定或承認,法律的實施得到國家強制力的保障。對全國所有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的特殊行為準則。

2、法律的特點

(1)法律是掌握國家權力的統治階級意誌的體現。(法律的本質)

(2)法律是國家制定或承認的。(生產或形成方式)

(3)主要特征: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執行的,具有強制性。(警察、法院、監獄等。)來保證執行。(靠實力還是靠實現方法)

(4)法律對所有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適用對象和範圍)

3.法律、道德規範、紀律法規和宗教戒律之間的區別和聯系:

4、法律的作用

(1)法律具有協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解決人與人之間的糾紛或矛盾的功能。

(2)法律具有懲罰違法犯罪行為的功能,通過懲罰違法犯罪行為來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保障社會生活的秩序與和諧。

5.生活中壹些矛盾糾紛的解決方法。

通過雙方協商;他人或組織的調解;合法途徑(最終途徑)

6.青少年如何維護法律在我們學習生活中的作用?

①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都受到法律的保護和約束;

(2)我們不僅享有法律賦予的民事權利,還必須履行法律規定的民事義務。

因此,我們應該學習、理解、遵守和運用法律。我們不僅要遵守法律、履行義務,還要依法行使和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第八課心中的規則

1,他律的意義和表達

個人行為受他人要求或外部規則支配,是被動的或被迫接受的。在這裏,規則要求“妳必須做什麽”,“妳應該做什麽”,“妳不應該做什麽”或“妳不允許做什麽”,違反規則的人將受到相應的懲罰。他律是必要的,但作用是有限的。

2、自律的含義和表現。

個人行為受自身要求或內在規則支配,主動自覺約束自己。

自律表現為“我該做什麽”“我不該做什麽”“我願意做什麽”“我不願意做什麽”。

3.自律和他律的區別是什麽?兩者之間有什麽聯系?

4.從他律到自律的變化,說明我們在逐漸走向成熟。

從被動的、被迫的遵守規則和法律,逐漸發展為主動的、自覺的遵守規則和法律,說明我們正在壹步步走向成熟。

5.規則和自由的關系是什麽?

(1)紀律、法律等規則制約著人的行為,也保障著人的權利和自由。(2)只有遵守規則和法律,才能擁有真正的自由。(3)無視規則,違反規則,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4)只有我們願意接受規則的約束,將規則內化為自律的要求,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

6.學習“謹慎獨立”的含義

在日常生活中,當我們獨處或者沒有外界約束和監督的時候,要註意自我修養,自覺遵守規則,心中有規則、有紀律、有法律。這是謹慎的獨立。

7、網絡傳播的特點

在網絡虛擬世界中,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是匿名的,以符號的形式進行。人們可以戴上任何面具,以任何身份與他人交流。在網絡世界裏,人們可以享受許多現實生活中無法實現的“自由”。

8.網絡傳播的危害及原因

在網絡世界裏,他律規則很難起作用,社會已經無法對網絡虛擬世界裏每個人的言行進行有效的監督和管理。這樣,網絡世界就成了壹個不受外部規則約束的“真空”。在這個誰也看不見的“真空”裏,有些人往往會放松自律。網絡中的違法和不道德行為有了可乘之機。

9.如何維護網絡世界的道德和秩序?

(1)國家、政府及相關部門制定了壹系列網絡管理的規定。

(2)要把這些外在的規則變成我們內在的要求,並據此規範自己的行為,自覺遵守匿名世界的“遊戲規則”。這樣,我們將獲得真正的自由。

10,遵守匿名世界的規則:善於上網學習,不瀏覽不良信息;誠實友善,不侮辱和欺騙他人;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不要隨意和網友約會;既要維護網絡安全,又不能擾亂網絡秩序;擁有健康的身心,不要沈迷於虛擬的時空。

  • 上一篇:2022年無煙學校實施計劃
  • 下一篇:淺談如何加強打擊網絡犯罪能力建設及打擊違法犯罪活動的意義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