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家庭在利益面前會怎麽樣?

家庭在利益面前會怎麽樣?

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利益和情感的較量隨處可見。沒人敢給它壹個準確的定位。但是,壹些事情經常發生在人們身邊,似乎在提醒人們,證明利益永遠是這場較量中最後的贏家。

世界上最偽裝的就是親情。涉及切身利益的親情往往比敵營更可怕,損失最慘重的往往是親情的殘酷。在市場經濟中,親情和市場規則並不是壹對矛盾,但當面臨利益選擇時,親情就會貶值。

生活中,總有壹個天平,壹端是金錢,另壹端是親情、友情、愛情。有多少人能讓天平的兩端壹直保持平衡?

據上海市閘北區人民法院統計,他們壹年受理的5700多件民事案件中,40%-45%與婚姻家庭有關,90%-95%與財產有關。他們有的離婚了,兄弟反目,父母子女因為經濟問題鬧矛盾,有的在處理離婚,贍養,撫養。在現代社會,利益已經成為第壹因素和關系的紐帶。在利益面前,親情往往變得如此脆弱。有句話叫麻籽不過線。據說有些人為了自己的利益,連芝麻大的事情都不讓步。有兩個真實的故事:

宜章縣梨園鎮王繼祥和王普仁兩兄弟,只因王普仁家的牛吃了王繼祥地裏的玉米苗,大打出手,將王普仁打成重傷,導致王普仁服毒自殺。為了壹點點小利益,造成這麽嚴重的後果,實在是不對!

5438年6月+2003年2月,重慶開縣高橋鎮天然氣井突然井噴,附近村民生命財產遭受巨大損失。然而隨之而來的5000萬元巨額賠償,卻讓當地民眾在利益面前表現出親情的蒼白和人性的醜惡。在孤寡老人面前,出現了眾多女子爭婚的場景;孤兒成了親戚們爭相撫養的對象;失去親人的寡婦被其族人剝奪了獲得賠償的權利...在聽到和目睹這些事件的同時,我們可以深刻感受到現代經濟社會中的道德危機和家庭關系的變異。

孔子曾說:“親親為大家,親親為大。”這意味著這個世界應該相親相愛,互相幫助。包容、謙和、和諧壹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壹。但是,僅僅為了幾棵青苗就可以和兄弟們打起來,導致人間悲劇,實在讓人無法理解!

當然,在現實生活中,每天都有很多美好的事情發生,比如為素不相識的災民捐款捐物,甚至捐獻骨髓或腎臟器官,這些都是人世間真善美的具體體現。可見每個人都有好的壹面,“虎毒不食子”也是這個道理。但是,為什麽當事情發生在妳身上,關系到妳自身利益的時候,妳會不近人情,不顧親情,爭每壹寸錢,甚至打起來,導致血案?

這看起來是壹個很深奧的問題,但其實很簡單的壹句話就可以回答:都是為了錢!其實錢本身沒有錯,人爭取和維護自己的利益也沒有錯。關鍵是人要采取正當合法的手段。當我們通過法律手段尋求或維護自己的利益時,我們不能失去謙遜和慷慨的美德。但可惜的是,在當代經濟社會,人變得越來越物質化,正是這種物質化讓人們的價值觀失去了平衡的原則,讓人們柔軟的心逐漸堅硬狹隘,有的再也容不下壹顆芝麻,壹顆青苗,甚至壹句玩笑話!

世界超級富豪比爾·蓋茨曾經說過,他的億萬富翁只是壹個數字。正是這樣,比爾·蓋茨才能始終保持進取和創造的心,為世界和人類創造財富。

有壹個故事,講的是壹個孤獨的百萬富翁,看到他家附近的壹個貧困家庭和睦幸福,就想用自己的財富和窮人交換。結果窮人變成了富人,但壹家人卻因為財富反目成仇。這說明金錢是強大的。

生活中,人們常用“血濃於水”來形容親情,含義不言而喻。但是,利益的力量是相當大的。在利益面前,親屬也會選擇法律手段解決自己的問題。或許,沒有人願意和親人打官司,但這是無奈的選擇。現實就是這麽無情。當親情與利益發生沖突時,親情往往會被無情地撕裂。

家庭是親情的天堂,但當親情與利益發生沖突時,親情總會在利益面前貶值。

2004年,壹個城市的車禍發人深省。壹位老人被車撞死後,警察迅速把老人的壹雙兒女叫到現場。誰知,在現場呆了壹會兒,老人的子女覺得沒什麽事,頭也不回地走了。他們的臉上沒有悲傷,也沒有對親人的懷念。後來老人的子女去領事故賠償款的時候,做的第壹件事就是當著眾人的面數錢,點著了就開心地笑。

親戚的命沒有錢重要。“人死不能復生”,是因為超脫、豁達嗎?當然不是。就是冷血。令人不寒而栗。雖然這種極端的例子不多,但是很多人越來越看重金錢,忽視親情,這是事實。

為了重建祖屋,兒子死於車禍。“白發人送黑發人”已經讓年過七旬的老人心痛不已,但樓房建成後,兒媳婦居然霸占物業,要求老人結清樓房費用後才能入住。日前,江蘇省贛榆縣人民法院執行庭迅速對這起特殊的房屋使用權糾紛作出判決,被執行人李小梅長期居住的房屋被強制返還。至此,歷時六年的公婆媳婦房產糾紛終於圓滿解決。

本應和睦相處的壹家人,卻頻繁為房屋使用權發生爭執,甚至多次糾集親朋好友打架打官司,不僅傷害了彼此的感情,也浪費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金錢。何必呢?

在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下,在社會轉型思潮的變遷中,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在利益面前真的是那麽不堪壹擊。兒子不在了,老人要更加疼愛兒媳婦和孫子孫女;沒有老公,媳婦就應該尊敬老人,孝順老人。但老人的固執讓媳婦傷了心,媳婦的行為讓老人心寒,在孩子心裏留下了沈重的陰影。不僅如此,欺騙親人的人也很多。

現在,人們經常可以在電視、報紙等媒體上看到,很多親戚在爭奪財產分配,有的甚至老死不相往來。在這些家庭糾紛中,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之間的親情沒有了,自己的眼裏只有自己的利益,這是當今社會家庭關系中的壹種悲哀。也有很多人為了利益不要父母。

有壹個人來自壹個非常偏遠的農村地區。他學習非常努力,終於被大學錄取了。為了他的學費和生活費,外地的父母日出而作,日落而歸。因為老父親沒有錢治療他的白內障,他幾乎看不清楚。當然,他也非常努力地學習。本科畢業後,他考上了研究生,最後拿到了博士學位。真是前途壹片光明。

當然也會有女生爭搶好男人,高校副校長的女兒愛上他,她的魅力讓他覺得生活很滿足。然而,當她知道他的家在壹個貧窮的農村時,她開始變得固執起來,詛咒他“他血管裏的血”。副校長動用人脈幫他找了壹份年薪30多萬的好工作,還娶了女兒。他老婆跟他約法三章:不能說他是農村的,只說他爸媽是高校老師;不再與家人聯系;老家人不允許來城裏老家。看著眼前的壹切,他終於答應了。

在他們結婚的那天,女方所有的朋友和親戚都來了又走。他也有想哭的沖動,但是控制不住。他承受不了眼前的壹切。從那以後,他只敢偷偷往家裏寄錢,但從不超過200元。他怕家人以為他在城裏過得好,來城裏投靠他。兩年後,他告訴父母,他在城裏結婚了。幸福的失眠媽媽在昏黃的燈光下壹針壹針地縫著小孫子的小衣服小褲子。我收到壹個農村寄來的包裹,大概20多斤。他很難想象瘦弱的母親是如何帶著他們來到幾十裏外的縣城。老婆用兩個手指捏著小衣服,喊他扔出去,說有跳蚤。他想打她打了很久,但最後,那包衣服還是被扔進了垃圾桶。

兒子壹周歲那天,家裏來了很多人。200平米的家,住滿了人。他正忙著和別人打招呼,突然有壹刻他想到了他的父親。小區的保安在對講機裏說有人找他。他以為是客人,興奮地跟他打招呼。他離開農村的家多年後,現在才見到他的父母。外面下著大雨,兩位老人頭發上滴著水。他楞住了,不知所措地呆在門口。他老婆見他好久沒進來,就出來看他。

他領著兩位老人進了門,泥濘的解放鞋壹踩上去就咯吱咯吱響。父親的腳踩在光潔的木地板上,不知道怎麽走,只好帶著腳去廚房。然後,我告訴迷惑不解的客人,這是錯誤的老人。他老婆讓他趕緊把人帶走,他卻無能為力。他無法向壹屋子的老板和老教授,簡而言之,壹些傑出人士解釋他們是他的父母。

然後,他帶父親去大醫院看眼睛。大醫院的醫生說他爸爸眼睛全瞎了,但是時間太長了。如果早幾年,他就不會瞎了。看著那兩只完全渾濁的眼睛,他覺得自己不是人。他沒有帶父母住在家裏。他們在旅館裏呆了兩個星期,最後他們明白,他們的兒子不可能歡迎他們進入他們認為應該進入的房子。至於他老婆,從那天起就沒露過臉。他總是說他要帶他們去看大城市。母親看著父親的眼睛說:“我們住不慣這裏,回家吧。”

兩個月後,他以出差的名義回到老家。鄰居和村民都來看這個可憐的山溝裏飛出的大人物。從村裏人的交談中,他了解到父母進城時,把豬賣了,把田給了別人種,完全是想去他那裏安度晚年。父母回到農村,告訴他們兒子對他們很好,不想讓他們走,但是他們不習慣在那裏生活,想念家鄉的人,所以就回來了。回來的時候也給大家帶了很多“雜七雜八的包”。老父親在家摸索著做飯,手上經常帶著未愈合的傷口。他70多歲的母親還在地裏爭口糧,過了壹會兒站起來捶腰。

臨走時留給父親2萬元,說是各2000元,10元。他讓父親小心收好,以後遇到困難再拿出來。他也知道自己不配做他們的兒子。

人就是這樣。雖然在興趣和親情之間選擇特別困難,但人們最後往往會選擇前者。

  • 上一篇:2022山東省煙臺市龍口市35名優秀畢業生公告
  • 下一篇:報關需要準備哪些材料?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