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長的康復之路,終將成就壹個回家的夢。7月24日,天龍山石窟佛頭回歸儀式在山西太原舉行。流失海外近百年的天龍山石窟第八窟北壁佛頭終將回歸故土。
天龍山的佛頭,國人並不陌生。今年除夕,隨著2020年第100件流失文物回歸祖國,佛頭出現在央視春晚,讓全國人民記住了這個屬於盛世的“最美的微笑”。現在,佛陀終於回家了,他的微笑在他的故鄉天龍山再次綻放。再看,只見他發髻低平,臉圓,雙目微閉,嘴唇微撅,笑容含蓄地穿越了近百年的喜怒哀樂。他仍然擁有超過1400年的平靜和安寧。
所有的回報都是召喚;所有的追求,都會有回音。經過曲折的追尋過程,成為近百年來第壹件從日本回到天龍山石窟的珍貴流失文物。正如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李群所說,“佛頭回歸,昭示了中華民族復興之路,闡發了文物中國化的主張,展現了中華兒女的團結力量,助力文物保護利用新征程。文脈與國運相連,千年天龍山、百年失落歷史、重歸繁榮之路,凝聚了海內外中華兒女珍視文化基因的愛國之心,是中華民族復興之路的生動註腳。
01
漂泊百年,歸途曲折而精彩。
漂泊,歸鄉,回家,看似和其他普通的“遊子”壹樣,卻在微笑歸來的背後,充滿了艱辛,回家的路曲折而精彩。
山西太原天龍山石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們是在東魏、北齊和隋唐時期挖掘的,形成了25個洞穴和500多個雕像。它們以精美的石雕藝術和鮮明的地域風格聞名於世,在世界雕塑藝術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反映了我國南北朝至隋唐時期石窟藝術的輝煌成就。特別是唐代的造像,清麗柔美,渾厚婉約,典雅多姿,被譽為“天龍山風格”,是同時期石窟雕塑藝術的傑出代表。
上世紀20年代,在日本古董商“山中商會”的推動下,天龍山石窟被大規模盜掘。240多尊雕像被盜,幾乎所有的雕像都是從海外偷來的。現收藏於日本、歐美博物館和私人手中,損壞程度為中國石窟寺之最。
中國石窟寺文物流失是由於戰爭掠奪、文化掠奪、非法貿易等原因被迫離開原屬地流落異國的典型縮影,也是近代以來中國文物流失的重災區。國家文物局文物歸還辦公室主任鄧超參與了佛像歸還的全過程,深知不易。“每壹件國寶的回歸都不容易。國家文物局壹直堅持追逃歷史上被盜和非法出口的文物。佛頭的回歸得益於前期大量的調查研究,為佛頭的回歸奠定了基礎。
仔細翻看這份國寶的“檔案”,記者了解到壹份詳細的追索時間表,更讓人記憶深刻:
2020年9月14日
據國家文物局監測,日本東洋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擬拍賣壹件“唐天龍山石刻佛頭,疑似山西省太原市天龍山石窟歷史流失文物;
9月15日至6月10日
國家文物局根據拍賣發布的信息,組織太原市天龍山石窟博物館及相關專家對拍品進行鑒定,判斷被盜佛首屬於天龍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佛像,在1924左右被盜並非法運出境外;
隨後,國家文物局啟動追索機制,確定了“停止拍賣,爭取返還”的工作目標。
65438+10月15
向拍賣行發函,要求終止與佛頭相關的拍賣和宣傳活動,撤回拍賣;
65438+10月16
拍賣行積極配合,作出了撤回拍賣的決定,並終止了相關宣傳。國家文物局聯系拍賣行董事長張榮,鼓勵文物回歸;
65438+10月31
張榮與日本文物持有者談判,完成購買。在與國家文物局充分溝通後,他決定將佛頭捐贈給中國政府。
165438+10月17
我國駐日本大使館舉行了文物移交儀式,張榮將天龍山石窟的佛頭捐贈給中國國家文物局保管。
之後,國家文物局組織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北京魯迅博物館等相關單位,在我駐日使館和北京海關的全力支持下,獲得了日本文化部門的文物出境許可。
65438+2月12日12時
佛頭安全運抵北京,當天送到倉庫,佛頭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65438+2月14
國家文物局組織有關部門專家對文物進行實物鑒定和健康狀況評估,確認佛首屬於隋代,暫定為國家壹級文物;
2021二月之夜11
農歷大年三十,隨著2020年第100件流失文物回歸祖國,天龍山佛頭亮相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春節聯歡晚會,與全國人民共迎新春,共慶團圓,催人奮進。
2002年2月65438日至2008年4月65438日
佛頭在北京魯迅博物館“鹹通四福——天龍山石窟國寶回歸及數字修復”特展上與觀眾見面;
7月24日
佛頭被國家文物局分配到太原天龍山石窟博物館收藏,成為第壹件回歸天龍山原境內的流失海外文物。
至此,“流浪者”的回家之路正式圓滿落幕。
▲天龍山石窟佛頭國家文物局供圖
02
“妳放心了嗎?——“我放心了。
“讓佛祖回歸故土,是對我最好的贊美。交接儀式上,佛頭捐贈者、旅日華僑張榮被太原市授予“榮譽市民”稱號。”我準備把剛剛收到的30萬元獎勵全部捐出,用於支持文物的追回和返還。這是張榮領證時的第壹反應。
今年年初,央視春晚發布天龍山石窟佛頭回歸的消息時,引起了海內外同胞的極大關註。張榮的手機上收到了成千上萬條祝福的短信。他說,“我相信那壹瞬間也激勵了所有中國人,增強了民族凝聚力,讓大家意識到我們的祖國是如此強大。
出生於浙江杭州的張榮,從小就接觸中國的傳統藝術品,後來棄醫從文成為古董收藏家。在日本,他創辦了幾家拍賣行,成為日本古董的資深專家。20年來,張榮多次推動中國流失文物回歸祖國。他說,“希望佛頭的回歸能夠起到承前啟後的作用,讓更多的人參與到文物‘回歸家園’的工作中來。
不得不說,有時候推動文物回歸也要看機遇,而機遇往往稍縱即逝。回望佛歸之路,張榮剛毅果斷,壹系列操作幾乎是壹氣呵成。
“文物返還是壹項‘即時’的工作。那壹刻,如果妳不把它取下來,它就不再是妳的了。如果妳路過,妳可能再也找不回來了。張榮嘆了口氣。除了在關鍵節點起關鍵作用的具體人,他還認為,文物回歸應該是壹項大眾共同努力的事業,每個人都可以為這項偉大的事業盡壹份力。”現在國家富民強國,國人有信心讓更多的海外文物回歸!希望更多的人把文物回歸當成壹種傳承,形成壹種習慣。張榮說。
佛祖歸家當天,“復興路上的國寶歸來”特展同時在天龍山博物館舉行。在展廳中央,張盯著展櫃裏的“老朋友”——天龍山石窟第八窟北壁的佛頭。靜靜地盯了壹會兒,在他準備轉身離開的時候,有媒體記者趕緊問:“妳放心了吧?”張榮平靜地回答,“那我就放心了。
▲“復興路國寶回歸特展現場薛帥攝
03
復興的路上,更多的國寶在回家的路上。
在此次特展中,由於佛頭原來所在的第八窟北壁靠近崖體,崖體裂縫嚴重,佛頭放回原位時難以避免壹定程度的風化。因此,天龍山石窟博物館特意通過3D打印技術修復了第二展廳的第八窟,它將在這裏得到保存和永久展出。參觀者來到展廳就能看到微笑的佛頭之美。
漫步展廳,在《逝水年華》兩個單元裏,妳可以在有限的空間裏了解天龍山石窟佛頭流失海外,回歸祖國的過程。在特展的布局設計中,將佛頭所在的第八窟獨特的人文和建築元素運用到展廳的空間色彩設計、材料設計、環境設計中,運用現代設計理念向觀眾展示新時代、歷史、未來融合的多重體驗,讓觀眾通過獨特的設計感受天龍山石窟文化的精髓。
“我深深敬佩佛陀第壹位施主張榮的仁慈。在仔細參觀展覽後,山西出版傳媒集團的嶽欣激動地說,“天龍山石窟佛頭的回歸,將激勵更多人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推動更多流失文物回歸,進壹步激勵人們堅定文化自信。
除了真正的國寶,第壹展廳的墻上還有壹個長方形的觸摸屏。屏幕上顯示有壹個三維佛像,只需用指尖點擊滑動,就可以旋轉放大。從發髻的樣式,到服裝的質感,再到背後的文字,都經過了細致完整的還原。天龍山石窟第6窟東墻南側的菩薩,現藏於美國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由於數字修復,大洋彼岸的人們可以壹睹它的風采。
“看到流失近百年的佛頭重回故土,我激動不已,也深感文物事業任重道遠。新疆吉庫查研究所研究員趙麗從事海外文物流失調查工作。從佛頭回來後,她真切地感受到了國家近百年來的巨大變化,覺得國寶在復興的道路上越來越有底氣了。”這是壹個成功的例子。隨著“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經驗”的日益成熟,我們必將推動更多的國寶安全回家!趙麗說。
▲“復興路上的國寶回歸特展”薛帥攝
04
流失文物的追回,國際新秩序的回歸,呼之欲出。
當然,見證佛祖歸家的人中,也不乏文物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借此機會,思想和觀點之間的對抗是必不可少的。
佛祖歸來的當天下午,隨即召開了新時期石窟寺保護研究與實踐學術研討會。專家學者感受到中國政府追求流失文物追回和返還、促進文明交流互鑒的堅定信念和堅決行動。通過討論交流,他們達成共識,壹致決定發布《關於收回和返還石窟寺文物的天龍山倡議》。
《天龍山倡議》闡述了中國石窟寺保護和研究領域專家的基本立場和觀點,強調了中國石窟寺及其所體現的精神的重要價值,譴責了歷史上戰爭劫掠、盜竊和走私對中國石窟寺造成的嚴重破壞,認為中國石窟寺流失文物的追回和返還事關中國人民的文化權利和民族感情,是保護全人類文化遺產不可或缺的工作。
為推動更多石窟寺流失文物回歸中國,《天龍山倡議》進壹步提出:支持中國政府關於中國流失海外文物所有權的原則立場,支持原主國追回流失文物的正義事業;發揮石窟寺保護管理機構、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的作用;鼓勵文物商店、文物拍賣公司、收藏者等市場主體提高法律意識和風險防範能力;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支持流失文物的追回和返還;呼籲各國建立發展歷史流失文物追回和返還國際規則體系,完善石窟寺文物追回和返還國際合作機制。
國家文物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天龍山倡議》是流失文物追回和返還領域首個聚焦石窟寺文物的學術會議文件,反映了我國文物領域專家學者對石窟寺文物追回和返還的態度和意見,對凝聚各國、相關國際組織、國內文物機構、文物市場參與者和社會各界的知識和力量具有積極意義。
從佛頭回歸到天龍山倡議,特展序廳裏的壹段話越來越清晰地浮現在記者腦海裏:“此山百年前被人覬覦,經歷了中國石窟寺史上最慘烈的劫掠。山河破碎,佛頭散落,寶藏塵封,是民族之痛,文明之殤。今天,佛頭們帶著微笑回來了。透過郁郁蔥蔥的天龍山,我們看到的是中國* * *產黨團結帶領人民攻堅克難、實現偉大跨越的生動剪影,也是壹個古老民族歷經風風雨雨、百折不撓、勇往直前走向復興的蓬勃雄姿。
的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今天,佛祖永恒的微笑撫慰著天龍山百年滄桑的傷痛,國寶回歸的傳說激勵著國人的精神力量。
“對於天龍山來說,沒有壹個世紀是如此難忘的;對於中華民族來說,沒有壹個世紀如此悲苦而輝煌。天龍山石窟博物館館長余浩感慨道,“中國* * *制作方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決心,百年來堅如磐石。今天,當我們站在壹個全新的歷史起點上,眺望遠方,失落的文物已經準備好回歸新的國際秩序。散落在異鄉的千千寶藏正在回家的路上,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的古老文明中,以前所未有的自信崛起!
2021中國文化報7月29日
第八版刊登了壹篇專題報道。
百年後,“最美的微笑在天龍山再次綻放”
↓↓↓↓↓↓↓↓↓
記者:薛帥
編輯:茍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