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香糖對環境汙染的調查
調查的目的
如今,嚼口香糖被壹些人認為是壹種時尚,無論是在街上。
在公園、劇院和學校裏,經常可以看到女士、先生、學生和兒童“瀟灑地”、“愜意地”咀嚼。享受完了就隨便吐槽,問題來了。這些殘渣在嘴裏是黏黏的,吐在地上,墻壁也同樣黏黏的。所以,它們緊緊地貼在地上,然後人們踩在上面,造成壹片片的汙染。這種汙染既不是大氣,也不是墻。噪音引起人的厭惡,引起人的註意,並不像廢紙、泥土等垃圾那樣明顯。它不起眼,但它有時會冒個頭,讓妳惡心(我有壹次不小心坐在公共椅子上,身上粘了三塊口香糖渣),這確實是壹種汙染。為此,我們可能會為每個人吃這種食物。幾乎不關註其去向的口香糖被調查。我們想了解目前公共場所口香糖對環境汙染的程度,口香糖的性質是什麽,探討解決口香糖對環境汙染的方法,並提出壹些切實可行的建議。
二、調查方法
1.調查時間:1996年5月-10月。
2.考試地點:北京市西城區青少年科技館。
3.測試方法:
(1)酸對口香糖的影響
將口香糖放入試管中,滴入3毫升20%硫酸,加熱。
將口香糖放入試管中,滴入3毫升98%的硫酸,加熱。
(2)堿對口香糖的影響
將口香糖放入試管中,滴入3毫升氫氧化鈉並加熱。
將口香糖放入試管中,滴入3毫升氫氧化鈉+氨水,加熱。
(3)四氯化碳對口香糖的影響
將口香糖放入試管中,滴入20毫升四氯化碳。
(4)丙酮對口香糖的影響
將口香糖放入試管中,滴入3毫升丙酮。
(5)溫度對口香糖的影響
拿壹小塊口香糖,用火燒。
4.問卷調查
(1)問卷設計
(2)調查對象:初中生。
(3)調查人數:100。
5.拍攝:拍攝公共場所嚼口香糖造成的汙染。
拍攝儀器:富士STX-2相機
拍攝影片:富士膠片
照片:附後
調查
(1)位置:
A.學校類別:西城區青少年科技館、鐵二中、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
B.商場:長安商場、信義商場、會城門商場、復興商場、城鄉貿易中心。
C.車站類型:北京西站
D.公園類別:玉淵潭公園、月壇公園。
E.學生家庭
(2)徒步2公裏,騎行約16公裏。
(3)測量被調查部位的面積,統計牙齦色斑的數量。
7.信息:北京晚報,北京青年報,少男少女雜誌,電視節目:正大綜藝。
三。調查的結果
(壹)口香糖的性質
嚼過的口香糖不能咽下去,因為口香糖的原料是不能吃的東西。120年前,發明家亞當斯在墨西哥用糖膠制成了“壹號口香糖”,但口香糖的來源始終有限。後來人們用合成樹脂代替口香糖,再加入壹些精制白膠、溶劑白蠟等添加劑,制成口香糖的“膠基”。在制作口香糖的時候,加入香料和糖粉,經過加工、切片、精致包裝,口香糖就出來了。口香糖裏的糖漿、香料、糖粉可以和人的唾液壹起咽下去,剩下的就是壹種不耐嚼不可食用的膠基。膠基有很強的粘性。當人們隨意吐痰時,膠基會牢牢地粘在地面或其他附著物上,用掃帚掃不走,用拖把拖不掉,也不溶於水。
1,膠體堿和稀釋液(20%H2SO4)之間的相互作用
1)在室溫下基本不反應,比如長時間靜置(比如,
壹天壹夜)表面微黃。
2)加熱稀酸,放入膠基,可以看到變軟,但看不到。
到劇烈反應時,只有溶液由無色變為黃色變為棕紅色再變為黑色。膠基表面略黃。當溶液沸騰時,膠基仍然是粘性的,仍然可以拉伸。
2.膠基與濃硫酸(98%H2SO4)反應
看不出劇烈反應,但可以看到膠基外層變紅,酸溶液可以溶解膠基,但本身是有毒物質,也會汙染自然環境。但不耐溫,可高溫燒制。
阿什。
(二)初中生關於口香糖的問卷調查。
標題:
1.妳認為嚼口香糖汙染環境嗎?
(1)是(2)否(3)不清楚。
2.妳對口香糖的生產和銷售持什麽態度?
(1)不支持(2)支持(3)無所謂。
妳經常買口香糖嗎?
(1)經常(2)有時(3)不買。
4.妳怎麽看待隨手扔掉口香糖?
(1)可以輸(2)不應該輸。
5.妳壹次買幾塊口香糖?
6.妳認為是什麽讓口香糖不汙染環境?
(3)公共場所地面口香糖汙漬統計。
100個學生家庭:無汙染。
四。分析和討論
1.很久以前,人們就有在嘴裏咀嚼非營養物質的習慣。考古學家在瑞典發現了壹個9000年前的人類頭骨。在這個頭骨的牙齒之間有壹塊口香糖化石。可見口香糖歷史悠久。北美印第安人的口香糖是壹種雲杉樹脂;100多年前,墨西哥口香糖是糖膠和樹膠的混合物;現代口香糖的主要成分是壹種代替口香糖的合成樹脂,由精制白橡膠、溶劑白蠟和其他添加劑制成。口香糖是合成物質和乳膠制品的混合物。在制作過程中,先將這種混合物融化過濾,再加入壹些香料制成口香糖。
口香糖的膠基耐酸耐堿,在自然環境(如土壤)中很難去除。雖然可以焚燒,但如果散落、粘在公共場所,其實很難銷毀,所以形成了壹種特殊的汙染,很難清除。用四氯化碳浸泡可以溶解,但四氯化碳是有毒物質,也會對環境造成汙染。同樣的,因為口香糖散落粘在公共場所,很難清除。因此,這種方法也不可取。另外,口香糖含有兩種塑化劑,DPOD和BPDG,這兩種都是有毒物質。如果每天嚼7-8片口香糖,就會達到人體中毒的劑量,影響食欲,危害健康。
2。根據對100名學生的調查
(1)77%的人認為口香糖殘渣汙染環境,都不吐在家裏。99%的人認為他們不應該隨地吐痰。100%的受試者家中無口香糖殘渣汙染。但是只有10%的受試者基本上吐不出來,看來理解和實踐是有差距的。
(2)口香糖的消耗量比較大。
從口香糖的購買情況來看,23%的人經常購買口香糖;64%的人有時會買口香糖;只有13%的人不買口香糖。從購買量來看,12%壹次買了壹盒以上;78%的人購買壹到五件商品。另外,壹個小關節攤壹天能賣30多塊口香糖,壹個月大概900塊。然後,壹年賣差不多10800塊,像北京這樣的地攤有壹千多萬。如果把北京所有的地攤加起來是10000個,那麽壹天就有30多萬塊口香糖殘渣被吐在北京的地上或者其他地方。這是什麽概念?北京市區面積8765438+萬平方米,每年每平方米土地上就有壹塊口香糖渣。據《北京晚報》1996年2月23日報道,全世界的人每天要嚼大約10萬噸口香糖。如果把粘在人行道上的口香糖渣收集起來,可以做成壹艘大船。可見汙染有多嚴重。
(3)4%的人認為不應該買口香糖。
2.口香糖最初引起了人們的註意。
1996年7月22日,《北京晚報》報道,廈門有關部門呼籲市民愛護環境,不要購買和食用口香糖。其報告如下:
“廈門市人大常委會最近呼籲市民不要購買或食用口香糖,以保護廈門的美麗環境。由於壹些市民吃口香糖,到處亂扔殘渣,廈門的環境受到了很大影響。比如廈門中山路新鋪的彩磚沾上了口香糖渣,高旗國際機場的候機廳被抹上了汙垢。”
在新加坡,由於口香糖的膠基經常堵塞地鐵門,嚴重汙染環境,新加坡政府已經下定決心,嚴格禁止口香糖的銷售和咀嚼,如果違反規定,將被重罰。
4.通過實地調查觀察,火車站、商場等公共場所汙漬最明顯,因為這些地方比較繁華,流動人口多,人員素質參差不齊。汙染較少的是文化管理部門和學校。原因是學校學生大部分時間都在上課,課後學校也要求不能吃口香糖。
5.替代口香糖的有效方法
替代口香糖的有效可行的方法是敲牙和推廣霧化口香糖。可以通過敲牙鍛煉面部肌肉,強健牙齒;霧化口香糖可以去除口腔異味。
五點建議和想法
由於中國有960萬平方公裏的領土,面積大,人口多,禁止嚼口香糖有壹定的難度,但吃口香糖造成的危害可以通過各種方法逐步消除。
1通過教育部門對中小學生進行宣傳教育,讓中小學生了解和認識到口香糖殘渣對環境的汙染。
通過眾多媒體(如廣播、電視、報紙等。),口香糖殘渣的汙染在國內廣為宣傳,讓人們意識到其危害性。
逐步停止口香糖的生產和交易。例如,新加坡已經做出決定,禁止在新加坡生產和交易口香糖。如果在新加坡被發現,罰款壹美元。這是我們可以借鑒的。
4大力推廣霧化口香糖,霧化口香糖改變了以往的用途。
膠基、香水、糖結合在壹起,卻完全霧化進入口腔,既消除了口腔異味,又無汙染。
如果壹定要吃口香糖,不要把嚼過的殘渣吐出來。最好用紙包好,放回垃圾桶。
六個結核
我們選擇了壹個看似很小的事情,就是口香糖是否汙染環境。事實上,經過分析和討論,我們認為它並不小,因為它不僅造成了壹定的環境汙染,而且反映了人們精神文明建設中的壹件大事。通過以上的討論和分析,我們希望提醒人們少吃,不要吃口香糖或使用霧化口香糖。不要讓口香糖成為破壞和汙染環境的罪魁禍首。保護環境是每個公民的義務。讓我們攜起手來,為建設壹個文明廉潔的國家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