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新中國迎來60華誕。隨著國力的增強,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但關於社會道德的爭論卻越來越激烈,這也使得新的道德體系的構建日益迫切。2009年的最後壹天,回想過去,總有壹些人和事在腦海中閃現。他們不是被批評就是被表揚。盤點2009年的幾起道德事件,希望能引起讀者的回憶,引起大眾對如何構建社會主義道德觀的思考。
壹:湖北“打撈屍體索賠門”
事件
65438年10月24日,湖北荊州寶塔灣,兩名少年不慎落水。為營救落水少年,湖北長江大學10多名大學生手拉手跳入河中施救,2名少年獲救,3名大學生遇難。就在人們為見義勇為者嘆息的時候,壹條新聞讓整個事件朝著另壹個方向發展。
壹名參與救援的大學生告訴媒體:“在兩名少年落水不到5米的地方,停著壹艘機械漁船。我們的同學都跪在漁船的老板面前,請他們看看能不能救出趙方和其他三個人。老板說,長江上沒有死人的時候,沒有幾個死人怎麽賺錢?不救活人就拿屍體,白天每人壹萬兩,晚上壹萬八,壹手拿人……”媒體調查後發現,當地有壹個民間打撈隊,靠撈屍體牟取暴利賺錢。壹時間引發眾怒。
點擊
這個事件曾經是網絡點擊率最高的新聞,現在看起來還是讓人百感交集。三個19的大學生,為了救落水少年,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他們拯救的不僅僅是兩個少年,更是正在墮落的社會道德。撈屍者的冷漠和唯利是圖,不僅激起了人們的憤怒,也激起了公眾對美好道德的向往。希望這件事之後,類似的“上門收屍要錢”從此消失,然後越來越多的人在別人求助的時候伸出援手。
二:富二代“賽車門”
事件
2009年5月7日晚8時許,24歲的譚卓在浙江杭州文兒西路被胡斌駕駛的改裝三菱跑車撞上,送至120後死亡。目擊者稱,譚卓被撞飛約5米高,然後重重摔下20米遠。此事壹經報道,立即引起公眾關註。富二代、飆車,這些敏感詞匯引發巨大爭議。此案以胡賠償被害人父母1130000元告終,胡斌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期間演變出“七十碼”、“胡斌體內雙門”、“賠償判刑”等諸多事件,成為2009年最跌宕起伏的網絡熱點事件。
據媒體報道,事故發生後,壹群年輕人站在血淋淋的屍體旁,依然裝酷,甚至還漫不經心地吐煙圈...這些無視他人生命的“富二代”行為,深深傷害了民眾的道德神經,也讓這些年輕人的形象壹路走低。網上對“富二代”的指責不絕於耳。點擊
胡斌飆車案之所以引起網民的特別關註,在於它引爆了杭州乃至中國富人聚集的城市由來已久的飆車頑疾,也在於它讓普通人發泄了對“養尊處優的富二代”的積怨。但同時也喚醒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生命面前人人敬畏的社會意識。
隨著富二代的“賽車門”,壹場關於司機駕駛道德的爭論隨即展開。不久後,蘭州壹老人向斑馬線上闖紅燈的汽車扔磚頭,迅速引起廣泛關註。年底,酒後駕車致5人死亡的張明寶以無期徒刑結束了2009年的壹系列交通話題。壹度被炒得沸沸揚揚的人車關系之爭,至今尚無定論。隨著新聞熱點的轉移,道路安全問題不再是熱門話題,但每個走在路上的人都必須小心自己的人身安全!
三:患感冒的農民工“輿論門”
事件
陳國芳和張大有來自四川內江,在廣西壹家工廠工作。12年2月20日,他們放假了,準備回家過年。在公共汽車上,陳和張感到嗓子沙啞,伴有輕微的咳嗽。每次咳嗽都有乘客投來異樣的目光。所以,陳國芳和張大有有意識地戴上了面具。沒想到,他們的舉動引來了更多異樣的目光。21淩晨,客車進入服務區。全車近30名乘客通過民意投票,所有乘客舉手同意讓他們立即下車,到服務區“隔離”。隨即,兩人被踢出車外。淩晨4時許,高速公路執法支隊隊員發現陳國芳和張大有在高速公路上行走。經檢查,兩人患的只是普通感冒。
點擊
整個事件中,人們對30名乘客進行道德譴責,認為這是對農民工的歧視。但是,我相信,這樣的悲劇,任何人說起“H1N1”色變,都有可能發生。突然想到,前幾天壹個站著當罰站的14歲小孩,在寒冷的夜晚被凍死了。老師辯解說孩子死得“安詳而舒適”,我的心不禁顫抖。這種對自私行為的張揚,對他人生命的漠視,人性道德的缺失,在任何事件中都可能成為殺人的尖刀。輿論是冠冕堂皇的理由。但是,真正的民意並不是壹定範圍內舉手表決的結果。
四:滎陽市民是“慈善門”
事件
2009年8月,媒體報道河南省滎陽市下發紅頭文件,號召開展全民慈善活動,成立1000多個慈善組織,選舉5000多名慈善大使,將滎陽打造成“慈善之城”。根據滎陽官方的說法,自8月6日滎陽全國慈善活動動員大會召開以來,以“黨委主導、政府推動”的方式打造“慈善之城”,在市直單位、鄉鎮、街道設立71慈善辦公室,在學校、村、居委會、較大企業設立444個慈善工作站,開展“慈善助人”項目。
消息壹出,立刻引來輿論的壹致炮轟。但滎陽並沒有放棄打造“慈善之都”的努力,而是繼續推進全民慈善,並依托這壹平臺取得了超越國內其他城市的“孤兒可享受每月最低700元補助”的慈善成就。四個多月來,滎陽真正進入公眾視野,是以中國首個“慈善城市”的名義。
點擊
人們從不懷疑行政權力是萬能的、無敵的,“全民慈善”會在短時間內產生可觀的效果。當行政權力集中全部力量,凝聚全部資源,千方百計全心全意做壹件事的時候,效率會相當高,會很快取得成效。這就是國家體制和計劃手段的力量。但是,這種權力驅動的模式缺乏可持續性——特別是對於慈善來說,我們可以半自願半強制地以體育的形式,在短時間內集中籌集壹筆錢,營造壹種“全民慈善”的氛圍,但這種氛圍難以持續。
“無自願,不慈善”,慈善是最勉強的,也是最強制的。主要靠公民的自覺和文化熏陶,靠道德修養和精神啟蒙。只有當壹個城市在物質和精神上發展到壹定程度,大眾富裕到壹定程度,這個城市才會自發地散發出慈善精神和慈善文化,人們才會熱心捐款行善。像滎陽目前的發展水平,是不可能繼續“全民慈善”的。
五:煙草企業“名門”
事件
“四川煙草希望小學,中南海艾欣小學,‘迎客松’希望小學,紅塔希望小學,芙蓉助學基金……”12年2月中旬,某控煙專家拋出壹份煙草企業贊助冠名的希望小學名單,炮轟這些企業名為做公益,實為推銷煙草制品。
據不完全統計,以煙草命名的希望小學多達17所。去年地震後,在四川災區建立了壹所四川煙草希望小學。不僅樓頂有明顯的“中國煙草”標誌,樓下的壹塊石板上還寫著“立誌為社會做貢獻,煙草助妳成才”,引發了媒體和眾多禁煙人士的譴責。
點擊
煙草企業捐建希望小學本身無可厚非,但是給煙草企業命名就有些問題了。眾所周知,煙草對未成年人的危害很大,未成年人吸煙也是相關法規禁止的。煙草企業給希望小學命名,讓人覺得其公益行為和社會責任有壹些不純的目的。他們不是無私的贊助,而是通過廣告推廣和贊助來美化自己的形象。如果企業捐贈能幫助孩子完成學業,就沒必要禁止。可以規範壹下:明確煙草公司可以贊助,但這種贊助應該是無條件的,包括所謂的“冠名權”。
煙草公司給希望小學命名的熱情,也讓人們思考慈善和名氣到底該保持多遠。
六:豆餅老太太“收錢不被人告”
事件
59歲的淮安市淮陰區居民周翠蘭平時靠挨家挨戶賣豆餅為生,每斤豆餅她能賺壹筆毛利。165438+10月6日上午,她在推自行車賣豆餅的路上,撿到1700元現金。幾經周折找到失主周繼偉,意想不到的壹幕發生在她身上:周繼偉壹口咬定自己丟了8200元,於是她堅持要回另外6500元。事件發生後不久,周翠蘭和目擊者王長玉收到了法院傳票。原來周繼偉把他們壹起告上了法庭。拿著傳票,壹個字都不認識的周翠蘭不僅覺得委屈,還在心裏嘀咕:錢是我撿的,還回去了。我怎麽會被別人起訴?
點擊
從中國人的文化背景來看,車主周繼偉明顯不厚道。不過,考慮到“找錢不知情”已經上升到法律意誌,他的誠意似乎也應該得到理解。但是,在現實世界中,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能被劃分成絕對的黑白對錯。當壹些細節無法認定,以至於不能馬上發現絕對的真相時,老太太豆餅不收錢就會轉化為被告的社會影響,必然損害大眾的道德價值。
這件事自然讓人想起南京彭宇案。在法律無法區分虛偽與絕對事實的情況下,彭宇案的最終判決對公眾道德價值觀產生了負面影響。不然也不會發生南京兩個男生同時在路邊發現壹疊百元大鈔,害怕摸了錢可能被誤會,所以選擇等待警察到來。道德歸道德,法律歸法律,這是壹個文明社會的表現。但是,法律對道德走向是有影響的。考慮到這壹點,法律也應該充滿人情味。
七:明星“代言門”
事件
“遺產門”之爭尚未塵埃落定,留聲機界第壹“紅人”侯耀華再次成為眾矢之的。165438+10月1日,中國廣告協會發布通報,點名侯耀華* * *代言包括保健食品、藥品、醫療器械在內的10虛假產品廣告。同時,通報將矛頭指向包括主持人在內的代言人,他們不負責任,玩世不恭,違反國家法律法規,給消費者造成物質、精神和身體上的損害。
莫文蔚、大s、劉嘉玲、林心如等眾多女明星代言的日本SK-II品牌化妝品被國家質檢總局檢出含有禁用成分。鄧傑、倪萍代言的三鹿奶粉導致多名兒童死亡;唐國強、解曉東代言的“不孕不育醫院”被指虛假,還有代言的“藏秘排油”減肥茶和“螞蟻力神”...明星代言廣告接二連三出問題,讓人開始質疑明星代言的可信度。
點擊
說犯錯可以原諒是不可原諒的,但是明知錯不悔改,賺了大錢,還抱怨自己是受害者。更何況,代言產品是否如代言人所說的那樣有效,明星作為公眾人物,要對信任他的觀眾負責,也要有壹定的篩選,而不是給錢就忽悠。
有人提出立法限制明星代言,嚴懲違法行為。畢竟,在法治社會,只有通過明確的責任劃分,才能有效保護公眾的利益不受侵犯。但是,僅僅依靠法律約束並不能激活明星的道德自律意識。對嚴格法律的恐懼只是暫時的,制定壹套明星代言的“遊戲規則”勢在必行。只有標本兼治,明星們才能沿著法治和道德的軌道理性發聲。但明星代言的規則制定得好,如何監管,需要相關部門有相應的具體措施。
八:值班醫生“偷門”
事件
10月3日,165438+南京五個月大的嬰兒徐寶寶,因為高燒、眼眶腫脹等癥狀,住進南京市兒童醫院治療,第二天早上死亡。據了解,家屬曾多次向醫院反映孩子病情惡化,甚至乞求治療,但值班醫生玩“偷菜”等遊戲,未能及時搶救嬰兒。但此後,南京市衛生局通報稱,醫院不存在醫護人員打遊戲、投訴的情況,醫院對孩子的搶救措施合理。隨即,有網友發帖講述了這起破案,“偷菜醫生”在網上壹時走紅,得到了上級領導的關註。通過觀看監控錄像和恢復網上記錄,人們確認當晚值班醫生確實在玩網絡遊戲,醫院的診療措施和服務存在嚴重缺陷。
點擊
如果問今年最流行的網遊是什麽,答案壹定是開心農場;如果妳問Kaixin.com最流行的遊戲是什麽,那壹定是“偷菜”。沒想到壹個簡單的網遊,卻牽扯到壹場人生官司。當人們指責醫生喪失職業道德時,也把矛頭指向了開心農場。現實生活中,“偷菜失誌”的行為層出不窮,也引起了家長對孩子教育的擔憂。想起來,人們之所以熱衷於“偷菜”,正是因為網絡上的“偷”可以不承擔法律責任,滿足了人們對“不勞而獲”的向往。這,恐怕不僅僅是玩物喪誌那麽簡單,更讓人嗅出壹絲道德上的憂慮。
九:余的“詐捐”
事件
在壹篇博文中,《京華文學》雜誌編輯對余聲稱向汶川地震災區捐款20萬元壹事提出質疑,稱其最終未能兌現承諾,實際捐款未超過6萬元。隨後,易中天連發三篇博文質疑余的道德水準。壹石激起千層浪,於在國內遭到各方批判。
幾天後,余首次回應“詐捐”事件,稱“他們胡說八道”,並表示,“地震剛發生,我就決定捐款20萬辦壹所希望小學,但災區教育局領導建議我改捐3個圖書館,書我自己選。於是我花了20萬買書,另外花了30萬買圖書館設備。三個圖書館都是今年9月1建成的。”但仍有人質疑,余捐款的性質不同於捐錢建圖書館捐書,而且在這壹切都兌現之前就已經大肆宣傳了。是否屬於“詐捐”?
點擊
誰說慈善營銷是企業行為,個人就能做好?據知情人透露,現在壹些文化明星和商業公司合作捐款。捐款人是文化明星,但是商業公司出面,錢也是商業公司出。就這樣,名人成名,商人做廣告;然後,公司用名人的名字換錢,名人用公司的錢換名字。這種“慈善營銷”肯定更出彩。回到《秋雨》關於詐捐的口水戰,其實捐多捐少是個人意願,多少不能用來衡量愛心的大小。但是打著慈善的旗號搞個人宣傳就不是大師的風範了。公眾的不斷追問,逼出了壹系列內幕。不管最初的想法是什麽,最終承諾的捐款是否到位,才是人們質疑的最終目的。余的《詐捐》只是向我們展示了在公益熱潮中與這兩個詞相關的故事之壹。
十:農夫山泉“捐款門”
事件
8月11日,民政部主管的《公益時報》在頭版刊登了《農夫山泉捐贈遭質疑》壹文,再次引爆企業“承諾不捐贈”的爭論。
2002年,農夫山泉在包括央視在內的各大電視臺反復播放廣告。“從現在開始,每壹瓶農夫山泉,妳就為孩子們的願望捐壹分錢;到2008年,陽光工程將為20萬兒童帶來運動快樂。但《公益時報》的調查結果顯示,如果兌現“壹分錢”公益的承諾,以農夫山泉每年6543.8+05億瓶的市場銷量計算,公司每年至少向“陽光工程”學生基金捐款6543.8+05萬元,但實際公開的現金捐款只能查到2006年,與當初的承諾不符。
壹周後,農夫山泉高調反擊,以“惡意中傷”為由,將《公益時報》和中國社工協會告上法庭。
點擊
像“農夫山泉”這樣的事件,目前企業參與慈善活動並不少見。在品牌和市場利益的驅動下,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公益營銷模式來贏得消費者的青睞。只要能獻出壹份愛心,無論是公益還是營銷,消費者都不會太在意。在多元的社會價值觀下,人們已經對慈善營銷持寬容態度,但關鍵還是要企業說了算。要保證企業“慈善承諾”的兌現,光靠道德約束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立法規範和監督機制。
以下是壹些例子:
1.孔子壹生勤於學習,知識淵博。後人尊稱他為聖人。其實他還是很老實很謙虛的。他曾說:“三人行,必有我師。”
2.藺相如因其“完璧歸趙”的功勛,被封為上卿,級別在廉頗之上。廉頗不服氣,揚言要當面羞辱藺相如。藺相如得知後,盡量避免、寬容,不與廉頗發生沖突。藺相如的爪牙以為他怕廉頗,藺相如卻說:“秦國不敢侵略我們趙國,是因為我和廉將軍。當我容忍和屈服於廉將軍時,我就把民族危機放在前面,把個人恩怨放在後面!”廉頗聽到這裏,就有了廉頗“負荊請罪”的故事。
3.誰對三峽工程的貢獻最大?著名水利工程師潘在回答外國記者提問時說:“反對三峽工程的人,對三峽工程的貢獻最大。”對手的存在可以保持清醒的頭腦,做事更全面。它能激發妳接受挑戰的勇氣,並產生展現生命的潛力。這不是簡單的寬容,而是磨礪妳的意誌,磨礪妳的人生鋒芒。
4.屈原被貶怒,被賜離騷。
5.司馬遷被宮刑激怒,成為歷史記載。
人格稟賦
1.弱點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陸軍反間諜隊高級教官伯尼?費德曼在壹次戰場執勤中不幸被德軍俘虜。鑒於費德曼的特殊身份,德國審訊人員采用各種手段從他口中套出所需信息:刑訊逼供、打釘釘、心理施壓、耍花招、優待。然而,這並沒有起作用,以至於德國審訊者別無選擇地道:費德曼很可能會喜歡我們折磨他,從而給他壹個成為英雄的機會。但是這個鐵打的硬漢最後還是被出賣了——是他自己的軟弱出賣了他。
原來,德國人後來把他送到德國的壹所幹部學校訓練領導間諜,讓他每天陪壹個教官上課。指導老師也不知道是不是有意為之,告訴學生的東西大多都是錯的。起初,費德曼竭力忍耐,對它嗤之以鼻。有壹天,他實在受不了了,就忍不住批評德國人,講了美英機構的壹些作品的內幕,給德國人壹些如何搞清楚通信網絡的建議。自然,這些正是德國人想知道的。
費德曼的悲劇在於他的神聖性和極強的專業性。德國人正是利用了這壹點,想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卻先引誘,讓他“壹時心癢”,在維護職業尊嚴上落入了對方的圈套。
分析:費德曼的職業神聖感和極強的職業素養是優點,但優點有時也會成為別人攻擊的弱點。正是抓住了這壹點,德國人達到了目的。
★用人之道,取人之長,補人之短;教人,成長,改掉人的缺點(清楚?魏源)
★難的事妳負責,容易的人不費吹灰之力就做了;補其不足,而其長者必敗——(子見)
★勿以小惡掩大善,勿以短棄長(宋?朱·)
★小善不足以遮萬惡,小瑕疵不足以礙大美。
★利用別人的優點,彌補自己的缺點。
題目:“優缺點”和“最大的敵人是妳自己”
2.被困在監獄裏。
尼科洛·帕格尼尼是意大利小提琴家和作曲家,被稱為“在鋼琴獨奏上訓練出來的小提琴家”。
他的藝術道路坎坷不平。他出生在壹個小商人家庭。據說他因政治罪已入獄20年。但即使在獄中,他也從未灰心,而是堅持在獄中學習。在監獄的窗邊,他用壹把只剩壹根弦的小提琴苦練,幾十年如壹日,終於在演奏技巧上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他的創作和演奏無拘無束,充滿激情,對當代浪漫主義作曲家影響很大。
解析:身陷囹圄最終成為人才,壹方面要有堅定的信念和毅力,另壹方面也要有對生活的渴望和對藝術的堅持。
主題:“永不放棄”和“信念和毅力”
只有尖子生沒有尖子生。
盧嘉熙是中國著名的化學家。20世紀30年代,他是長夏中學的數學老師。當時有個學生為了獎勵,故意拿國外雜誌上發表的壹道數學題為難盧佳夕,但他並不介意。他只是說:“我留著,看看能不能解決。”經過壹天多的精確計算,盧佳夕回答了問題。他向學生詳細介紹了解題的方法和具體過程,學生從心底裏佩服盧嘉熙的博學。盧嘉熙真誠地對學生說:“我們閩南有句古話,叫做‘只有狀元的學生,沒有狀元先生’。雖然我現在是妳老公了,但還是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需要進壹步學習。”
解析:“知之為知,不知為不知,而知之。”千萬不要以為自己什麽都懂,或者自己很無知。
不要吹噓妳自己,牛壹。驕傲自滿會翻過來。縱觀古今多少事,從卑微到奢華。——陳毅
★不滿是向上的輪子。——魯迅
★驕傲的人總是在驕傲中毀滅自己。-莎士比亞
★那些把運氣過多地歸結於自己的聰明和機靈的人,都會有壹個不幸的結局。培根
謙虛是不可或缺的美德。-孟德斯鳩
題目:“知識與無知”和“謙虛”
4.百斤黃金不如壹諾千金。
呂布,漢朝人,以真誠守信著稱。俗話說“得壹諾千金。”意思是季布的壹句話比金子還值錢。後來,呂布跟隨項羽戰敗,被劉邦通緝。很多人出來保護他,使他安全度過了難關。最後,紀布因為誠實而受到漢朝的重視。
解析:只有誠信對待別人的人,才能被別人誠信對待。
★生活不能從謊言中開出燦爛的花朵——海涅
★只有真誠可以假於天外,現實可以假於天外——蔡鍔
★不信自己的話,就會失敗——墨子
★男人背信棄義,名聲不好——劉翔
★虛假的真誠比魔鬼更可怕——泰戈爾
題目:“誠信與生活”、“互助”和“誠信的價值”
5.巴金的代言
著名作家巴金,十二三歲就背了好幾本書,包括《中國古代文學觀》。後來他談到自己的散文創作時說:“現在腦子裏存了兩百多篇。雖然我沒有好好研究過其中的任何壹個,但這樣壹個具體的東西至少可以讓我明白所謂的‘文章’是怎麽回事,可以讓我明白文章並不神秘不可思議,但也是沿著我們的思維方式有組織有聯系的。”
解析:“熟讀唐詩三百首,就算背不出來也能背出來。”不要奇怪為什麽讀書多的人文章就高人壹等。巴金老人已經告訴了我們答案。
題目:“閱讀和寫作”和“積累的重要性”
道德修養
1.海嘯故事
有壹個關於泰國普吉島壹個女孩的故事。海嘯來臨時,10歲的英國女孩蒂莉(Tilly)首先發現了海天交界的白色巨浪。她想了想地理課本上關於巨浪的知識——就在聖誕節前,她還在想老師安排的關於巨浪的討論題目。意識到災難即將來臨,她立即勸說父母,並動員海灘上的遊客和他們壹起撤離。當壹百多名遊客剛剛抵達高地時,海嘯無情地吞噬了海灘。
分析:蒂莉的故事就像壹朵奇葩,為這場不幸的災難增添了壹抹亮色。感謝蒂莉,她向我們展示了什麽是真正的優質教育,以及知識如何轉化為行動並產生力量。感謝蒂莉的父母,只有在平等、民主、和諧的家庭氛圍中,父母才能有耐心,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見,而不是簡單粗暴地壓制;感謝Tillies,當災難來臨時,他們不僅考慮自己的安全,還積極幫助他人脫離危險。蒂莉的故事向我們展示了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有機統壹及其巨大的力量。當我們整天為未成年人的教育問題發愁的時候,蒂莉的故事似乎給了我們更多的啟示。
題目:“觀察與思考”與“素質教育”
度過最糟糕的日子
在哪裏?在成為畫家之前,高在壹個礦區做牧師。有壹次,他和工人們壹起下井。在電梯裏,他陷入了巨大的恐懼。顫抖的鐵鏈格格作響,箱子左右搖晃,所有的人都沈默不語,任由這臺機器把他們運送到壹個無底的黑洞裏。這是壹種下地獄的感覺。事後,在哪裏?高冷冷地問壹個老工人:“妳是不是習慣了,不再感到害怕了?”這位坐了幾十年電梯的老工人回答:“不會,我們永遠不會習慣,永遠會害怕,但我們學會了克制。”
分析:有些生活妳永遠也不會習慣,但只要活著,就要壹天天這樣過下去,所以妳要學會克制和忍耐。面對壹天,熬過最壞的,剩下的都是好的。
題目:“學會控制”和“習慣”
3.牛秦雨的綠色壹英裏
1993年的壹天,聯合國糧食組織隆重地將“饒博士獎”授予了中國農村婦女牛。今年世界上只有三個人獲此殊榮。1995年,中國評選出十大傑出女性,牛名列前茅。
陜北農民牛的丈夫張家旺,在1983承包了壹片沙地荒地,決心把它變成綠洲。在他死於癌癥後不久,牛秦雨繼續和他的三個兒子壹起努力工作。他們付出了難以想象的艱辛,終於給1.7萬畝沙質荒地披上了綠色的衣裳。成功後,她遵從丈夫的意願,拿出第壹筆收入7000元建了壹所小學。她從張達和自己的名字中取了壹個詞,分別命名為“林家宇農場”和“秦望小學”。她的行為感動了壹位到訪的香港商人,他悄悄留下5.5萬元贊助重建小學,但沒有留下姓名。人們稱贊牛秦雨創造了“綠色裏程”。
分析:牛秦雨的事跡向人們證明了人類改變生存狀態的決心和成就。沒有艱苦的努力,奇跡是不可能的。
主題:“奇跡”、“成功與堅持”
5.“壹天變成三天”和“壹生只有三天”
俄羅斯著名地理學家奧布魯切夫把每個工作日分為“三天”。第壹天是從早上到下午2點,
他認為這是安排重要工作的最寶貴的時間。第二天是下午2點到6點。在這段時間裏,他認為做較輕的工作是合適的。比如寫書評或者各種筆記。第三天是晚上6點到12點,用來開會看書。他說,這相當於延長了他的生命。
美國夏威夷島上的學生總是在課堂上先背誦壹段祈禱文:今天我壹直陪著妳,但很快就會過去。明天會到來並死去。快點,人生只有兩天。
解析:以上兩個素材的核心是珍惜時間。要合理分配壹天的時間,就要對時間有緊迫感。從某種意義上說,珍惜時間意味著延長我們的生命。
題目:“生活態度”和“珍惜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