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河南省* *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鄭州市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的指導下,河南省* *市城區計劃生育工作進壹步深化了城區計劃生育管理體制改革,鞏固了城區計劃生育工作基礎, 全面推行“流入管理、單位負責、居民自治、社區服務”的城區計劃生育管理和服務新機制,做到了“兩個明確、三個強化、四個體系”。 他們的主要做法是:
壹是改革城鎮體系,實行流入地管理
管理機制是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基礎和核心。
在1999之前,* *市區的計劃生育管理遵循的是“單位負責壹切管理”的管理體制。市直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和駐鞏單位的計劃生育工作由市計生委城區科直接管理,由新華街道辦事處1999接管。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城市規模的擴大,城市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主要表現為:大量下崗失業人員、失業人員和無固定職業人員出現;農村剩余勞動力湧入城市;流動人口數量大幅增加;戶籍制度改革導致農村居民人戶分離現象日益增多。這些現象和問題的出現,使得城市原有的以“條例”和戶籍為基礎的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管理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新時代的發展。
根據國家計生委、民政部、中國計劃生育協會關於加快推進城市社區人口計生改革的意見,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人口計生流入地管理體制改革領導小組,由市委副書記任組長,分管計劃生育的副市長任副組長,相關八個委、五個街道辦事處為成員。以市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名義,先後出臺了《關於完善城市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管理體制的意見》、《關於加強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意見》、《關於明確計劃生育工作職責的通知》等壹系列文件,圍繞流入地屬地化管理原則,實現“兩個明確”。
(壹)、明確流入管理對象。
2003年9月,* *城區由原來的1街道辦事處擴大到5個街道辦事處。市政府及時召開城市人口和計劃生育管理體制改革會議,按照新的管轄範圍重新劃分了原新華街道辦事處管理的191事業單位和24個社區居委會。在劃分和交接過程中,我們明確規定,所有的事業單位,無論級別和單位屬性,都有新的街道辦事處來管理其計劃生育工作。同時,社區居委會要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協助街道辦事處做好單位和居民的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
(2)、明確崗位職責。
街道辦事處統壹管理本轄區所有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以及在本轄區工作生活的常住人口和流動人口的計劃生育工作,承擔宣傳動員、監督檢查、組織協調、日常管理和綜合服務等職能。所轄單位嚴格執行法定代表人責任制,自覺執行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律法規和政策,服從街道辦事處和社區居委會的管理、指導和協調。負責本單位的出生統計、生殖保健、避孕節育等日常業務,落實計劃生育獎勵優惠等相關政策和保障措施。
各公* * *單位的計劃生育工作不僅要對當地街道辦事處負責,還要對本系統的主管委負責。市委、市政府還規定,對有政策外生育的單位實行“壹票否決”,壹級機構對其下屬二級機構的政策外生育承擔連帶責任。近年來,對8個存在政策外生育的二級機構實行了“壹票否決”,對其分管的6個委辦局實行了通報批評和黃牌警告,並分別追究了單位正副主任和計生專幹的責任。
第二,加強社區建設,夯實基層基礎。
社區居委會是城市的基層組織,也是做好城市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立足點。
新的管理體制建立後,他們根據《河南省城市社區人口與計劃生育管理服務條例》的要求,制定了《* *創建規範化社區居委會計劃生育工作實施方案》。壹是他們啟動了新華路街道潼僑路計生規範化試點社區創建工作,並於今年3月啟動了5個街道所有社區計生規範化創建活動。通過創建活動,實現了“三個提高”。
(1)隊伍建設得到加強。
建立健全街道辦事處→社區居委會→居民小組(樓院)→四級人口計生管理服務網絡。街道辦事處成立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領導小組,統壹管理本轄區的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每個社區居委會配備壹名計劃生育副主任;壹個居民區或幾棟居民樓組成的樓,配備壹名樓院長,擔任計劃生育宣傳管理員;計生協會員、社會誌願者、退休老黨員、老幹部、低保戶等人員被推選為樓主任或門主任。
在樓院長的設備上,他們做公開選拔,競爭上崗。參賽選手必須同時滿足五個條件:壹是女性;二是住在這棟樓裏;三、年齡壹般在45歲以下;四、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第五,沒有違反計劃生育政策。通過民主推薦、筆試、面試、民主評議、考察等方式,為5個街道24個社區居委會配備了480名計生樓主任,並對他們進行了崗前培訓,使他們迅速進入角色。為了更好地穩定隊伍,調動積極性,市財政每年追加撥款654.38+0.2萬元,使24個社區居委會的計生副主任月薪達到400元。市人口計生委每年從計生經費中擠出10多萬元,每月給計生大樓院長20元的崗位補貼。
(2)、加強陣地建設。
他們統壹明確了建檔立卡標準,先後投資20萬元對社區居委會計生辦公服務場所進行了升級改造。各社區居委會應設立計劃生育辦公室、宣傳教育室(人口學校)、健康咨詢室(耳語室)、社區醫療衛生服務站、閱覽室、娛樂室等。在宣傳教育室(人口學校)和咨詢室設立了優生優育、生殖保健、避孕節育、政策法規等宣傳頁,在社區居委會和樓棟附近設立了人口與計劃生育固定宣傳頁、標語、宣傳窗和公共事務欄,使常住人口和流動人口在社區及時享受到計劃生育宣傳服務。
(3)軟件建設得到加強。
根據流入地管理要求,他們設計並統壹印制了社區樓棟人口計生戶口登記表,更新完善了社區居委會的計生戶口。社區居委會原有計劃生育戶口建立在戶籍基礎上,人戶分離、空戶問題突出。從今年3月開始,他們就開始逐層逐戶排查登記,確保轄區內樓、樓、戶、人、物無壹漏。用了4個月的時間,以現有居民為基礎,重新建立社區居委會計劃生育臺賬,做到壹樓壹冊,壹戶壹頁,對已婚育齡婦女實行分類管理。
居住在轄區內無固定職業、無業、與單位脫離勞動人事關系的已婚育齡婦女按主管類別管理,社區居委會負責生育統計、生殖保健、避孕節育等日常管理和服務業務。
居住在轄區內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的在職已婚育齡婦女,由協管。此類人員由已婚育齡婦女所在單位具體管理和服務,單位所屬街道(鎮)計劃生育辦公室向社區居委會發放統壹的《* *市計劃生育管理證明》。工作單位定期向社區居委會通報員工節育、健康檢查等信息,社區居委會協助單位進行管理和服務。對轄區內居住的已婚育齡婦女的流入按流動類別進行管理,將此類人員與常住人口納入常態化管理和服務,做到管理、服務、宣傳、考核同等對待。
經過4個月的努力,他們* * *建立了15289名已婚育齡婦女檔案,其中主管2288人,協管11669人,流動1332人。發現655名已婚育齡婦女缺檔少管,532名已婚育齡婦女脫衣移交鄉鎮管理。目前,社區居委會已達到“建立健全網絡隊伍,更新完善計生臺賬,轄區不留死角,提供溫馨快樂服務陣地”的目標。
三、建立健全制度,規範管理措施。
為有效開展城市計劃生育管理和服務,他們建立了“四個體系”,規範了日常管理。
(壹)、建立定期盤點和信息收集制度。
街道辦事處、社區居委會定期對轄區內居民樓、醫院進行檢查登記,對漏管漏管的已婚育齡婦女及時建立樓院臺賬,納入管理和服務。樓主任、門主任每周到所轄居民樓了解情況,收集人口計生變動信息。社區居委會每月定期召開壹次人口計生例會,收集各樓的婚嫁、生育、節育、遷出、遷入、失業、就業、流入流出等信息,及時變更該樓的計生戶口。
(二)、建立信息通報和手續傳遞制度。
嚴格執行事業單位與職工居住地社區居委會之間的計劃生育信息通報制度。每半年,單位會向員工居住地的社區居委會發放統壹格式的《* *市已婚育齡婦女節育健康檢查信息告知書》。對辭職、辭退、開除等離開原工作單位的已婚育齡婦女,單位應當在30日內將計劃生育管理服務手續移交給社區居委會,社區居委會在收到信息通報和交接手續後,將信息反饋給所在單位。
(三)、建立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服務體系。
街道計生辦有固定的分段專職人員,主要負責沿街門店和較大市場的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和服務工作。社區居委會及時對進出居民樓和背街小巷的已婚育齡婦女進行登記,協助街道計生辦為流動人口辦理、核對、進行健康體檢和發送健康體檢證明。都實行流動人口“四免壹上門服務”,包括免費掛號、免費體檢、免費做四項手術、免費發放避孕藥具。
(4)、建立目標管理考核體系。
市委、市政府與市直單位簽訂了工作目標責任書,要求建立垂直責任制和目標責任制。市人口計生委應當對街道辦事處和社區居委會計劃生育工作目標完成情況進行分類考核。純農村的永安路、紫晶路街道辦事處,按照農村評估方案進行;純市區的新華路街道辦事處,按市區考核方案進行;既有農村又有城市的杜甫路和孝義街道辦事處,按照兩個方案進行考核,其分值按照城市和農村占總人口的比例進行計分,合並後記入總分。
第四,壹些經驗
* *城市流入地計劃生育管理體制改革取得了壹些成績,他們覺得主要得益於以下幾個方面:
(壹)、領導重視是關鍵。
因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只有排除阻力,調動各部門、各方面的力量,才能推進城市流入地化的管理機制。為做好流入地屬地化管理體制改革工作,市委、市政府專門召開會議並下發文件,明確了街道辦事處管轄單位和相關部門的職責。市、街道兩級財政部門每年將城鎮和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並足額落實到位,將城鎮計劃生育工作納入政府目標工作責任制,由過去計生部門的獨角戲變為“黨政牽頭、部門配合、* * *管理”,綜合治理才能真正落到實處。
(2)社區建設是基礎。
落實流入地管理和服務機制的關鍵是發揮社區居委會的作用。只有加強社區計劃生育網絡的隊伍建設和陣地建設,保證社區計劃生育工作經費到位,積極搭建社區服務平臺,才能使城市計劃生育工作融入社區、服務社區、落到實處。
(3)強化責任是動力。
市委、市政府堅持每年兩次對街道辦事處、市直單位計劃生育工作責任落實情況進行督促檢查,市人口計生委每年對街道辦事處、社區居委會進行考核排序。年初有安排,年中有檢查,年底有考核。根據考核結果兌現獎懲,實行“壹票否決”,增強了各級的責任感和危機感。
總之,經過近幾年的努力,* *市改革完善了城市流入人口管理和服務機制,初步理順了關系,完善了管理服務網絡,城市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初步進入了規範化管理和服務的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