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融資租賃中有哪些法律風險,如何防範?

融資租賃中有哪些法律風險,如何防範?

1.融資租賃有哪些法律風險?

(壹)承租人、回購人和其他人對融資租賃法律關系存在誤解。

租賃物質量存在重大缺陷,是實踐中承租人常見的抗辯事由之壹。部分承租人將融資租賃與普通租賃相混淆,或誤認為是借貸關系或買賣關系,部分承租人缺乏合同意識,無視交付租賃物的質量檢查,直接簽收租賃物。在銷售利益的驅動下,回購人承擔承租人違約責任的情況屢見不鮮,但其對回購的法律風險並不預測和控制,最終選擇拒絕承擔回購責任。承租人與回購人對融資租賃法律關系性質的誤解,是導致履行中出現瑕疵或糾紛的重要原因。

(2)出租方的信用審查、交付監管、跟蹤服務機制存在疏漏。

在合同簽訂過程中,出租方未建立完善細致的信用審查和風險管理機制,個別業務人員受銷售業績驅動,重項目數量輕資質審查,承租人信用狀況良莠不齊,增加了壞賬等融資風險的概率。在合同履行過程中,出租人疏於監管租賃物的交付,甚至承租人與出賣人串通,編造租賃物虛假交付,套取出租人資金。在租賃物的使用過程中,出租人忽視融資後的後續服務,承租人未能及時發現並采取措施。租賃物風險尤為突出,租賃物去向不明、承租人擅自將租賃物轉讓給第三方的現象時有發生。

(三)合同不明確

融資租賃合同壹般是出租人事先制定並提供的格式合同,但出租人對壹些商務條款和有爭議的問題沒有作出明確的約定。比如合同約定承租人在簽訂合同時向出租人支付首付款和定金,但沒有明確約定款項的性質和用途;再如,合同中對租賃物剩余價值的評估方法和估算方法沒有明確約定,出租人和承租人在此問題上往往存在較大分歧和爭議;再比如,合同通常約定出租人將賠償請求權從出賣人轉移給承租人,自己只承擔協助索賠的義務,但對出租人如何履行協助索賠的義務沒有明確約定。

(四)商業模式創新放大風險

為保證自身融資安全,出租方采取了創新的經營措施,如在承租人違約時,要求租賃物的生產廠家或經銷商回購租賃物,出租方同意承租人委托經銷商支付租金。但由於回購合同法律性質不明確,經銷商未能及時向出租人支付租金甚至截留租金,出租人和承租人之間的合同風險被人為擴大,為糾紛埋下隱患。

二、如何防範融資租賃中的法律風險

(壹)提高法律意識,加強風險預測

1.提高承租人的法律意識。尋求融資租賃開展經營活動的企業和個人,要增強融資租賃交易的法律和契約意識。在接觸融資租賃業務之初,妳要主動獲取並認真研究融資租賃合同文本。如有疑問,可請出租人解答,必要時可尋求法律專業人士指導。對於同壹租賃物,拒絕簽訂“陰陽合同”(承租人就同壹租賃物與兩個不同的出租人簽訂融資租賃合同),以特定出租人為合同相對人提供的融資租賃合同為準。承租人應當認真核對交付的租賃物的型號是否與融資租賃合同的約定壹致,並加強對交付的租賃物的質量檢查。

2.買方、擔保人等。加強風險預判。融資租賃交易中的買方和擔保人應充分評估銷售利潤、可得利益、回購責任和擔保責任之間的利益關系。特別是在回購合同簽訂過程中,要註意有關標的物取回可行性控制的條款,對回購標的物滅失、毀損的風險責任作出明確約定,加強融資租賃合同履行過程中對承租人經營狀況、履約情況、租賃狀況的信息把握。

(二)加強信貸審查,實施全程監管。

1,完善承租人信用審核機制。建立承租人信用評級機制,根據審計結果評估承租人信用等級。認真審核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銀行信貸還款記錄、財務報表、驗資報告等能夠反映承租人經營狀況和商業信用的資料。

2.建立租賃物交付監管機制。出租人作為租賃物的所有權人,應樹立融資與融資並重的意識,在出賣人向承租人交付租賃物的過程中,積極協調並參與現場檢查或監督租賃物的交接。

3.完善承租人經營跟蹤機制。融資租賃合同履行過程中,出租人應與承租人建立常態化的溝通機制,實時掌握承租人的經營狀況和租賃物的使用情況。可以采取各種技術措施,如在租賃設備上安裝定位裝置,標註業主信息,公示所有權,在租賃物現有的信息登記平臺上進行具有壹定公信力的權利登記,防止承租人擅自處分租賃物。

4.完善業務人員績效考核機制。對融資租賃業務流程各環節業務人員進行全面績效考核,適當增加承租人實際業績在績效考核中的比重,督促業務人員在開展融資租賃業務過程中切實履行職責。

(三)完善合同條款,確保交易安全。

1,完善合同條款,重視解釋。出租人對融資租賃交易的理解和專業素質普遍強於承租人。出租人作為格式合同的提供者,應根據現有案例反映的問題,不斷補充和完善合同條款,重視對合同條款的解釋和說明。重點是定金、定金的性質和用途、租賃物質量與支付租金的關系、賠償請求權的行使、違約責任、租賃物殘值的評估方法以及其他影響當事人重要權利義務的條款。

2.規範售後回租業務。出租人應當嚴格審查對轉讓標的物享有處分權的承租人(即出賣人)的權利證書,實地查驗標的物的真實性並進行登記,在公示性較強的情況下辦理所有權轉移手續。對標的價值的評估應當真實、客觀,避免轉讓價格與標的價值嚴重偏離。

3.規範租金支付方式。出租人要增強服務客戶的意識,積極延伸融資租賃服務環節,為承租人提供安全便捷的支付租金方式,取消不必要的租金支付中間轉賬環節,防止第三方截留租金,放大融資風險。

(四)加強行業聯系

融資租賃作為中國新興的金融行業,外人壹般很難深入了解。融資租賃公司可以舉辦融資租賃行業趨勢、交易模式創新、公司運營管理等專題講座。,以促進員工對融資租賃行業的了解,儲備相關專業金融知識。建立行業內的常態溝通機制,利用有效資源和力量創新發展模式。

  • 上一篇:全國助殘手抄報:內容與材料全集
  • 下一篇:如何看待2021年9月即將實施的契稅法,會有什麽影響?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