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如何防止誤收危險品?

如何防止誤收危險品?

民航局發現多起貨代公司誤收危險品事件,嚴重危害航空安全。這些事件雖然及時妥善處理,沒有造成實質性的損害,但其安全隱患非常嚴重。貨運公司作為貨主,往往會受到航空公司和民航主管部門的嚴厲處罰,比如罰款、停單,嚴重的甚至會被追究刑事責任。

眾所周知,危險品在航空運輸過程中,由於氣壓、溫度的變化,或者由於振動、空間的限制,都有可能發生爆炸、自燃、泄漏有毒氣體,對飛機、生命、貨物造成傷害。國家有關部門對危險品的生產、儲存、運輸、裝卸都有嚴格的規定,對作業的主體、方式、費用都有不同的要求。但是,偏偏有些顧客出於各種不可告人的目的,隱瞞了危險品。貨運公司壹不小心,就會被卷入涉嫌隱瞞危險品的漩渦,對公司的聲譽、經濟、業務都會造成很大影響。因此,貨運公司要想健康長遠的發展,必須加強危險品和壹般化工產品運輸的風險防範管理。分析認為,客戶作為普通化學品托運的危險品有三種:過失、故意、惡意。

疏忽:客戶申報的名稱為普通化學品,在運送過程中誤將危險品作為普通貨物發送。有的是整批的錯貨,有的是少數的錯貨,還有的是混著個別的危險品。對於錯發的危險品,如果貨運公司能夠認真仔細的核對貨單和貨物的統壹性,是可以發現異常的,因為這種情況下,客戶是不小心錯發了貨物,貨物包裝上的危險品名稱、標識、嘜頭肯定和單據上的名稱、標識、嘜頭不對應,只要貨運公司的收貨人認真的在包裝上給貨物貼標簽、做標記,

意向型:客戶為了避免繁瑣的審查手續和高額的危險品運輸費用,有意以普通化學品的名義進行申報。此時附在客戶身上的檢驗報告必須是相關檢測機構對申報的普通化工產品做出的無危害結論。如果相關部門要求進行新的技術鑒定,客戶會將事先準備好的樣品送去檢驗,因此危險品會作為普通化工產品進行裝運。

惡意:在當前國際恐怖活動頻繁的情況下,貨運公司不得不防範恐怖勢力利用航空貨運實施犯罪的可能性。1988年洛克比空難,2006年9.11事件,都是國際恐怖主義的典型案例,後果極其慘重。運輸企業必須保持警惕,防止恐怖分子利用我們審查不嚴和交接疏漏實施恐怖犯罪。

那麽貨運公司應該如何規範操作,才能有效識別危險品,防止誤收危險品的風險呢?我認為,貨運公司只有全員加強危險品運輸的風險防範意識,在人員培訓、管理、操作、法律等方面齊抓共管,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貨運公司首先應從人員培訓的角度加強在職培訓,以增強對危險品危險性的認識和識別危險品的能力。聘請安全員對公司所有銷售和操作人員進行危險品運輸的危險性和安全常識的教育,使全公司認識到危險品運輸對國家、公司的危害以及個人對此應承擔的責任。聘請專家對碼頭工人和倉庫保管員進行化工產品知識、特殊產品識別等基礎知識和藥品等特性的培訓,提高員工對特殊物品的辨別和識別能力。培訓倉庫的收貨人員認識基本的英文字母,使他們能夠正確區分單據上的名稱和標記與貨物包裝的區別。

貨運公司也要從管理的角度制定壹系列禁止接受危險品的規章制度,明確各專業崗位的職責和違反職責的處理辦法。對銷售人員的規定應涵蓋開除處分、經濟和刑事責任追究等。如果銷售人員惡意串通客戶隱瞞危險品;對操作人員的規定應包括:如果操作人員違反操作規程,錯過危險品檢查,將受到警告、罰款、崗位調整等處罰;操作規程的規定應涵蓋化學品操作的每壹步,每壹步負責人的確定等。

此外,貨運公司還應從操作角度對接單、收貨、驗貨進行全面檢查,加強對操作流程是否規範和執行的有力監控。檢查接單員是否認真核對客戶提交的報關委托書、裝箱單、貿易合同、發票、嘜頭;檢查收貨人員是否仔細核對貨物包裝上的標誌和標記,特別是產品的標誌和產品名稱是否仔細核對;對於無法判斷的化工產品,是否要求客戶提供權威部門的技術鑒定,送檢樣品是否從托運的實物中提取。如因化工產品包裝問題無法從實物中取樣,是否通知客戶自行處理發貨。

從法律角度來說,貨運公司要求客戶出具保函原件或與客戶簽訂協議托運化工產品,以書面形式為追究客戶相應責任設立了法律依據。在保函或協議中,如果客戶托運的化工產品是未申報的危險品,客戶必須承擔給貨運公司或第三方造成的壹切後果和損失。

綜上所述,對於化工產品的運輸業務,貨運公司要有很強的安全意識,時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和自覺性,從思想上重視危險品的危險性,從制度上規定化工產品運輸的規則,從操作上監督化工產品運輸的過程,從法律上對客戶進行限制,全面防範誤收危險品的風險,使貨運公司規範、有序、健康、持久地發展。

選自金誠全球預訂中心

  • 上一篇:人的溝通方式有哪些?
  • 下一篇:如何提高法律援助案件和服務的質量?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