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如何貫徹勞動法,維護員工合法權益

如何貫徹勞動法,維護員工合法權益

1.加強宣傳,引導全社會樹立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理念。

要提高認識,狠抓* *治理,營造和諧勞動關系的社會合力。要加大勞動合同法的宣傳力度,結合依法治縣、五五普法和法律“六進”(進機關、進企業、進社區、進農村、進工地、進媒體)活動,利用電視專題、報刊雜誌、法規培訓、宣傳資料等多種形式,向廣大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宣傳勞動保障政策法規。要把貫徹《勞動合同法》作為企業考核的壹項重要內容。各級黨政和工會組織在授予企業榮譽稱號時,要把勞動合同法的執行情況作為考核內容之壹。對勞動合同法執行不好的企業,不能授予榮譽稱號。以正確的輿論引導公眾,促進用人單位自覺遵守勞動保障法律法規,積極配合執法維權。要大力宣傳引導企業正確對待職工的合法利益,表揚業績優秀的企業,曝光業績不佳的企業,讓全社會都來關心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形成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良好氛圍。

2.雇主和雇員應該相互信任,互惠互利,建立和諧的勞動關系。

用人單位要以人為本,凝聚人心,加強人性化管理。依法辦企業,嚴格按照勞動合同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建立健全企業管理制度,使勞動者依法享有平等擇業擇業、勞動報酬、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護、職業技能培訓、社會保險福利、參與企業民主管理和與用人單位平等協商合法權益的權利,以及提交勞動爭議的權利。個體勞動者要善於維護勞動關系。首先是用業績獲得權利。必須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努力完成勞動生產任務,以優異的業績實現人生價值,獲得合法權益。二是依法維權。當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犯時,應該通過適當的渠道進行爭辯,必要時拿起法律武器通過訴訟來解決。三是依法加入工會。通過工會可以主張自己的合法權益,變個人維權為組織、集體維權,降低維權成本,增加勝訴幾率。

3、加大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和勞動爭議處理力度。

加強對勞動合同制度實施的監督管理,及時公正處理勞動合同爭議,是勞動合同法賦予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和勞動爭議處理機構的重要職責。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和勞動爭議處理機構要認真研究勞動合同法頒布實施對勞動關系的影響,分析勞動爭議可能出現的新情況、新變化,制定工作方案,積極研究解決辦法,增強工作的預見性和針對性。要大力加強監管執法,把勞動合同簽訂和解除、工資支付、工作時間等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情況作為執法重點,廣泛深入開展日常巡查、舉報投訴查處和專項執法檢查,認真受理和及時查處群眾舉報投訴,加大對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對於勞動合同制度實施中存在的突出問題,要及時開展專項整治活動,保護廣大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要進壹步加強勞動爭議處理工作,通過進壹步加強調解、簡化仲裁程序、改革審判方式,切實提高勞動爭議處理效率,實現勞動合同爭議的快立、快調、快審、快結,維護勞動關系和諧和社會穩定。加強監督機構建設。認真落實中央關於加強勞動保障監察機構建設的要求,在所有縣級以上勞動保障部門設立勞動保障監察機構,在鄉鎮、街道、社區設立勞動保障監察機構,努力使勞動保障監察覆蓋城鄉所有用人單位和個人。加強勞動保障監察人員培訓,進壹步提高監察人員的政治和業務素質,嚴格執行勞動合同法,防止不履行法定職責或違法行使職權的現象,切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和勞動關系和諧穩定。

4、充分發揮工會在協調勞動關系中的作用,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各級工會要充分認識新形勢下協調勞動關系、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真把握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指導思想、主要原則和基本任務,堅持和完善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體制機制。通過建立健全工會宏觀參與機制、基層勞動關系協調機制、職工民主管理機制、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機制、勞動爭議預警處理機制、幫扶機制,吸引職工加入,擴大工會覆蓋面,幫助指導職工簽訂勞動合同,代表職工與用人單位簽訂集體合同, 落實職工代表大會審議企業重大決策、參與勞動爭議調解仲裁等渠道和方式,切實維護職工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勞動安全衛生。

規範企業用工行為,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是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壹項長期而重要的內容和任務。要在黨委和政府的領導下,深入貫徹勞動合同法,大力構建和諧勞動關系。

  • 上一篇:泉州熱門旅遊景點介紹
  • 下一篇:如何尋求法律援助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