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音頻市場的版權問題如何解決?

音頻市場的版權問題如何解決?

最近,喜馬拉雅FM被用戶閱讀的無版權有聲書的作者曾鵬宇起訴。與此同時,許多版權受到侵害的作家和編劇也站出來表示聲援和支持。

版權糾紛以平臺發布道歉聲明告終。喜馬拉雅FM表示,將對涉及侵權的作品進行處理,並計劃聯合版權人開展平臺版權自查行動,規範版權監管體系。

事實上,有聲書侵權是行業普遍現象。“平臺會主動購買版權,但主要用於PGC制作。平臺很少顧及UGC的版權,侵權問題壹直存在。”壹位業內人士透露。

早在2015,就發生過類似事件。網絡文學的作者糖衣古典和金萬藏紛紛投訴音頻平臺,聲稱自己的作品在我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改編成音頻小說發表在音頻平臺上,並從中獲利。

喜馬拉雅FM、蜻蜓FM等平臺也與閱文集團、起點等內容提供商發生過版權糾紛。

在整個內容行業都在強調內容付費和尊重版權的今天,有聲書的版權問題並沒有得到重視。

在UGC內容模式下,用戶閱讀記錄文學作品或網絡小說並上傳到網絡的現象隨處可見。第壹,很多主播和用戶沒有使用版權意識,或者帶著盈利的意圖拿創作者的羊毛;二是平臺沒有統壹的規範機制,或者是有意縱容。

在當今知識付費的時代,隨著內容行業對版權越來越重視,以有聲書為重要業務的音頻平臺行業將面臨嚴峻挑戰。

UGC模式是有聲書侵權的溫床?

近年來,借著知識付費的東風,壹些頭部音頻平臺逐漸確定商業模式,轉向PUGC戰略。通過購買有影響力的頭部內容版權,他們可以獲得用戶、流量、打賞和付費收入。

比如喜馬拉雅FM拿下了《說得好》《小學問》等欄目,吸引了郭德綱、馬東、蔡康永、咪蒙團隊等名人入駐;蜻蜓FM拿下了《短小精悍》《文清許知遠》等節目。

但這樣的頭部內容畢竟只是少數,平臺付出的成本極高。從用戶活躍度、參與度以及平臺龐大的主播數量來看,UGC模式仍然是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

知乎壹位網友說,她五年級的兒子每天都會在壹個音頻平臺上錄音朗讀文章,但因為版權人投訴,所有內容都被刪除了。“這是哪種侵權行為?我只是自己聽,不收費。別人不會聽我也想不通。”

筆者了解到,如果用戶想在自己的平臺上錄制有聲小說,平臺無法提供有版權的文字,所以用戶不得不自己獲得授權或者錄制公共書籍。

我國法律規定,自然人作品的著作權,人身權(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永久保護,財產權的保護期限為作者生前至65438+31年2月,即其死亡後第五十年。

也就是說,作者去世五十年後,版權會公開,但使用時要註明原作者姓名。

比如《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自從50多年前去世後,就進入了公共圖書領域。

但其實平臺上有很多未經授權的作品。娛樂資本的剁椒娛樂投資發現,平臺並不了解上線的有聲讀物是否有版權。比如首頁推薦《卑鄙的聖人曹操》這本書,喜馬拉雅FM客服無法回答是否獲得原作者授權。

另壹家音頻平臺也向筆者證實了這壹現象。“難免會有壹些用戶上傳壹些沒有版權的內容。如果我們找到它,我們會處理它。每個平臺上應該或多或少都有。”

這有點像電子書剛出現的時候。2004年,谷歌大規模數字化圖書,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將全球近1000萬種有版權的圖書收藏到其數字圖書館中。次年,谷歌因涉嫌侵權被美國出版商和美國作家協會起訴,版權糾紛持續多年。

在中國,平臺方與內容創作者有著同樣的問題。版權制度經過多年的發展和規範,電子書的版權問題已經逐步得到解決。

相對於傳統的閱讀方式,電子書和有聲書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以電子產品為載體,是碎片化閱讀和互聯網時代的壹種閱讀趨勢。但其版權也是受法律保護的。

依靠內容巨頭無法從根本上解決有聲書的版權問題。

音頻平臺讓聽眾有機會免費設置radio liberty,用戶有壹定需求。同時,由於UGC用戶和內容良莠不齊,面臨侵權的劣勢。

平臺無法提供給用戶有版權的作品閱讀和錄制。

“平臺很少考慮UGC版權。”壹位音頻平臺從業者透露,雖然已經購買了文學作品的版權,但是是給PGC用的,並不對UGC開放。

在壹些平臺的有聲讀物板塊,筆者找到了很多熱播劇的閱讀音頻,比如《南方有樹》《從妳的全世界路過》《夏日有樹望天》。

當被問及版權問題時,該平臺表示,“這些主播是否獲得授權不確定,已送審。”e從閱文集團了解到,該集團與喜馬拉雅FM、懶人聽書等平臺有版權業務合作。集團體制下的作品會被授予平臺的音頻改編權,在內容量上各公司的合作情況不壹樣。

但是,該改編權只能用於PGC內容或經音頻平臺官方認證的錄音作品。UGC內容未經授權。

在蜻蜓FM上,《鬼吹燈》和《盜墓筆記》也是PGC的內容。自2016年6月上線以來,累計收聽量已遠超其實體書銷量1000萬以上。

壹位業內人士透露,由於頭部幾個音頻平臺的體量較大,很多用戶會自己錄制上傳,內容提供商也不會追究。但是,壹旦原作者追求版權,就是侵權。

可見有聲小說的UGC內容部分基本是無版權的。目前平臺只能通過加強監管措施來應對。

喜馬拉雅FM副總裁馮江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平臺有自己的版權審核系統,原創內容會整合到版權管理資源庫中,用戶上傳的內容經過機器自動審核後,再進行人工審核。但是用戶上傳的內容量巨大,難免會有瑕疵。

但是,這個缺陷對於音頻市場來說,卻是壹個不小的問題。除了技術支持,音頻市場的競爭力主要在於高質量的內容。包括用戶生成的內容和平臺為用戶提供的高質量內容。

平臺在宣傳“大量優質專業內容是最大優勢”的同時,也不能忽視UGC內容的版權問題。當然,這也和有聲讀物版權的概念還沒有普及到大眾有關。

  • 上一篇:2023年北海合浦縣石灣鎮衛生院公開招聘臨時工?
  • 下一篇:關於悖論13的思考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