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到資本市場,誠信原則也是證券法的基本原則之壹。新《證券法》第四條規定:“證券發行和交易活動的當事人法律地位平等,應當遵守自願、有償、誠實信用的原則。”現代社會和市場經濟的發展需要誠信,資本市場的發展也離不開誠信。
資本市場信用建設的意義
加強資本市場信用建設的重要意義如下:
第壹,加強資本市場誠信建設,有利於國家社會信用體系的完善。加強資本市場信用建設是建設國家社會信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第三十條規定:“國家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不斷推進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建設,提高全社會誠信意識和信用水平,維護信用信息安全,嚴格保護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在現代社會經濟發展中,資本市場起著關鍵作用,在優化資源配置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資本市場的誠信建設關系到法治狀況、信用體系和商業環境。因此,加強資本市場信用建設,將極大地促進國家社會信用體系的健全建設,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助力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第二,誠信建設對資本市場本身的健康可持續發展起著基石作用。中國資本市場的特點是中小投資者眾多,信息不對稱,這就凸顯了加強信用建設的重要性。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履行誠信義務,信息披露義務人真實、準確、完整地披露信息,證券服務機構勤勉盡責,都是資本市場信用建設的應有之義。加強資本市場信用建設,有助於創造交易機會,降低交易成本,維護資本市場交易秩序。
中國資本市場信用建設的規範
鑒於資本市場信用建設的重要性,我國已逐步形成了規範資本市場信用建設的立體規章制度體系。總的來說,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壹,在法律層面,主要體現在《證券法》的相關內容上。《證券法》是資本市場的基本法,也是規範資本市場信用建設的基本法。新《證券法》第215條規定:“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應當將相關市場主體遵守本法的情況依法納入證券市場誠信檔案。”這壹規定確立了信用檔案在資本市場的法律地位。此外,新《證券法》在上市條件中增加了誠信記錄的要求,證券公司的大股東、實際控制人應當有誠信記錄。新《證券法》的相關規定,為在法律層面規範資本市場誠信建設提供了基本的制度基礎。
第二,部門規章層面。例如,證監會2020年3月發布的新修訂的《證券期貨市場誠信監督管理辦法》,就是為加強證券期貨市場誠信建設,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而專門制定的部門規章。《證券期貨市場信用監督管理辦法》詳細規定了信用信息的采集和管理、信用信息的披露和查詢、信用約束、激勵和引導等內容。,對構建資本市場信用建設的制度規則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此外,在實踐層面,證監會建立的全國統壹的證券期貨市場信用檔案數據庫,記錄了資本市場相關市場主體的信用信息,強化了對市場主體的信用約束,對實施資本市場信用建設具有重要作用。
總之,推進資本市場信用建設是壹項系統工程,應貫穿於資本市場發展的始終。隨著制度規則的完善和監管的重視,我國資本市場的誠信建設也在不斷推進,這必將有助於實現資本市場的良性發展,構建資本市場的良好生態,發揮資本市場在經濟發展中的樞紐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