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如何理解憲法,是社會各種政治力量對比關系的集中體現。

如何理解憲法,是社會各種政治力量對比關系的集中體現。

憲法關系是壹種政治法律關系,這是憲法關系區別於普通法律關系的顯著特征。憲法是體現社會政治力量對比關系的根本法,具有鮮明的階級性和國家意誌,由憲法規範調整的憲法關系必然具有濃厚的政治色彩。憲法關系將具體的民主政治關系納入法治軌道,使各種社會主體的社會關系轉化為依據憲法規範確立的政治權利和政治義務,即公民與國家之間的具體權利和權力。國家與公民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是憲法關系的內容之壹,是憲法關系的核心內容。2.從憲法的內容來看,關於憲法的性質,出現過幾種有代表性的觀點:(1)心性論,認為憲法是上帝意誌的體現。在壹些國家的成文憲法法典中,明確規定憲法是上帝意誌的產物。比如瑞士憲法序言規定:“以全能的上帝之名,制定聯邦憲法。”(2)全民意誌論,主要集成於17世紀和18世紀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的憲政理論。1789的《法國人權宣言》肯定了公意理論,並將憲法的本質特征表述為“民有、民治、民享”。(3)意誌和諧論,強調憲法是各種意誌調和的產物。比如,有學者認為“憲法具有雙重功能,即授予權力和制約權力”。(4)階級意誌論,這是馬克思主義從憲法所反映的階級力量對比關系來看憲法性質的基本觀點。從關於憲法本質的各種理論和觀點來看,應該說馬克思主義對憲法本質的揭示更符合現代憲法發展的基本規律。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作為法律,它體現了制憲者的意誌。在階級社會剩余的歷史階段,制憲者的意誌必須具有反映階級鬥爭中各種力量的實際對比關系的功能。除了階級力量對比,還包括同壹階級內部所有階級和派別的力量對比。憲法的具體條款必須考慮不同政治力量的利益。只有消滅了階級社會,憲法才能真正體現全民意誌,成為全社會全體成員意誌的產物。3.從憲法的產生和發展來看,近代憲法是國家發展到壹定歷史階段後,資產階級革命勝利,資本主義國家建立後,資產階級首先制定的。憲法也要有壹定的條件:(1)經濟因素。憲法的政治內容是民主制度,是民主制度的法律確認。只有市場經濟發展了,才要求社會成員有最基本的人身自由。有統壹的市場;要求平等,反對特權;有統壹公平的規則。只有這樣,憲法才能產生。應該看到,市場經濟是憲法存在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必要條件。德國希特勒法西斯政權也建立了市場經濟體制,但只是破壞憲政、實行獨裁的典型。(2)法律因素。隨著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社會關系的復雜化,需要有壹部淩駕於壹般法律之上,起統帥作用的特別法。憲法可以保證法制的統壹,所以就產生了。(3)思想因素。市場經濟的發展為資產階級新思想、新理論的產生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以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魯君為代表,提出了代表資產階級利益、反對封建專制的“人民主權、公平正義、立憲主義”思想體系。這些理念壹旦提出,就能深入人心,喚起人們的權利意識和民主意識,為憲法的產生準備思想條件。(4)政治因素。資產階級實行政治統治必須把規定資產階級民主制度的法律作為根本法,形成統壹的憲法秩序,壹切組織和個人都在憲法下進行活動。所有這些因素的存在可以而且必須要求壹部憲法的出現。4.從憲法與普通法律的關系可以發現,憲法的產生晚於法律。因為在封建專制社會,主要是人治,在人治狀態下不可能產生真正意義上的憲政制度。現代憲法是為了滿足限制封建王權、保護公民權利的要求而產生的。憲法是對人治形式的法律限制。現代憲法既肯定了現代憲法規定的人民主權原則,又突出了憲法通過保障人權實現人民利益的重要作用。憲法作為根本法,在壹個國家統壹完整的法律體系中處於核心地位,是依法治國的基礎和前提。依法治國首先要依憲治國。不彰顯憲法權威,不通過憲法真正體現人民意誌,不保證憲法實施,依法治國就很難。
  • 上一篇:如何大力推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 下一篇:如何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做好信訪工作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