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農村信用社財務管理現狀分析從農村信用社財務管理現狀來看,正處於傳統財務管理向現代財務管理過渡的階段,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依法穩健經營,建立科學的財務管理分析指標。農村信用社引進並發展了壹些現代管理方法。他們通過建立“存貸款業務統計分析表”、“業務指標評價表”、“營業費用”、“財務收支分析表”等壹系列財務報表,采用科學的方法進行計算、分析、預測和決策,對信用社的籌資管理和資金運用起到了有效的規範和指導作用。其中,固定資產指令性計劃管理確保了農村信用社固定資產保持在上級部門控制的指標之內,有效控制了固定資產規模擴大的趨勢。推出的綜合費率管理,將收費與財務收入掛鉤,收費額度更加靈活,無論信用社是盈利還是虧損,財務收入是多是少,都比“收費額度管理”更加靈活有效。2.以財務決策為中心的現代財務管理機制尚未形成,財務管理仍屬於以計劃為中心的傳統管理。目前,農村信用社的財務管理主要集中在存貸款、財務收支和利潤三個方面,側重於事後核算,而事前預測和事中控制很少涉及。即使涉及,也往往是由於缺乏科學的方法,導致計算結果與實際情況誤差過大,無法跟蹤不斷變化的實際業務發展,達到動態管理的目的。而且定量指標的分析和應用相對較少,主要是針對人民銀行監管辦公室發布的五項指標的考核,尤其是費用的考核指標單壹,只有壹項“綜合費用率”。雖然比費用定額管理超前了壹步,但還是不夠科學。3.內部財務管理不嚴格,表現在不按章辦事,不糾正違規行為,不放松管理。這主要表現在《農村信用社財務管理實施辦法》執行不到位。目前突出的問題是抵押資產處理不當。近年來,隨著業務的不斷擴大,借款人或擔保人無法用貨幣資金償還貸款而用資產抵償貸款本息的情況大大增加,農村信用社獲得的資產也隨之增加。農村信用社在取得貸款資產時,往往會出現賬務處理不當的情況,使得“待處理貸款資產”科目成為農村信用社轉移不良貸款的“避風港”。《農村信用社財務管理實施辦法》第五十三條規定:“信用社取得的不能立即變現的抵押資產,應當按照其評估價值扣減貸款本金和應收利息。其中,貸款本息沖減不足部分,不足部分按規定作為呆賬或壞賬核銷;如果貸款本息的減免有余額,該余額將暫時作為信用社的債務。貸款資產變現後,按照借款人與借款人事先簽訂的合同或協議的有關規定,作為信用社的當期收入或返還給借款人。”但在實際工作中,信用社在取得貸款資產時,都是將本金計入“待處理貸款資產”科目,沒有對不足以沖抵本金的部分沖抵呆賬準備金,對欠利息的部分沖抵呆賬準備金。這樣做的結果就是抵押資產的名稱不真實,價值相差甚遠,使得當期利潤不真實,增加了信用社的稅費支出,形成了信用社新的風險源。二、農村信用社財務管理存在問題的原因1。觀念滯後,未能建立以盈利為導向的理財機制。時至今日,財務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中心地位仍未確立,我國農村信用社也是如此。勤儉辦社的思想比較淡漠,鋪張浪費的現象還不同程度地存在,進壹步惡化了本已困難的信用社的財務狀況。同時,目前信用社絕大多數員工都是農行和農信社的“兵”。受傳統觀念影響,人員只進不出,不計盈虧,工資按農業銀行執行,獎金福利比照商業銀行。這種情況大大降低了信用社的活力。2.農村信用社內部財務制度不健全。現行的農村信用社財務制度需要改進和創新:壹是為農村信用社職工提供教育經費,改革和創新管理方式;二是農村信用社業務宣傳費比例不合理;再次,由於農信社數量眾多,管理粗放,占用了大量的無息資產,而這些無息資產大部分是信貸資金,壹定程度上制約了農信社盈利能力的提高。3.財務管理基礎工作薄弱。會計信息是財務管理的基礎,信用社會計信息(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和附註提供的信息)披露結構不完整,使得財務制度或多或少存在缺陷。惠萍餃子鮮,威脅轎子,威脅洗澡,暗藏玄機。我不在乎窗簾,但我被迫依賴它。BR & gt4.財務管理人員素質低。近80%的信用社會計不能準確、及時、合理、完整地反映經營成果,近壹半的農戶不能準確計算和支付存貸款利息。特別是相當壹部分信用社缺乏懂得經營管理的“聰明人”。個別信用社主任盲目樂觀,失去自律,濫用職權,亂放貸,亂開支。此外,相當多的信用社主任不知所措,業務處於癱瘓狀態。管理者和員工的專業素質難以獨立承擔獨立運營的責任。
上一篇:如何看待我國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下一篇:學校食堂宣傳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