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壹:微信用戶在微信上搜索“12315”即可訪問“12315”小程序。通過這個小程序,用戶可以選擇“我要投訴”投訴日常消費或服務中與商家發生的消費權益糾紛,也可以選擇“我要舉報”舉報商家涉嫌違法經營行為。壹旦投訴或舉報成功,將生成案件號,用戶可通過小程序個人中心12315隨時查看投訴舉報的反饋進度。
方法二:登錄12315全國平臺直接受理消費者對該企業的投訴,甚至在線壹對壹處理,與消費者達成和解,了解該企業存在的問題,提升企業形象。
方法三:撥打消費者投訴熱線:12315。
如果12315上受理的投訴沒有得到推廣,可以選擇再次撥打電話進行咨詢。如果對處理結果不滿意,也可以根據涉及的具體事項,通過其他方式解決。
個人建議:
對於12315,壹般會在受理後轉給相應的商戶。商家壹般會在主動聯系確認已受理並送單後解決問題。如果還是解決不了,只能通過法律訴訟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訴訟前確定自己手裏有證據,這樣才能更好的減少粉絲。我建議妳壹定要學會在生活中撿起來。
官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市場監管總局關於整合建設12315行政執法體系更好服務市場監管執法的意見》。2020年底前,市場監管投訴電話為12315。
根據中央有關要求,市場監管部門將原工商熱線12315、原質檢熱線12365、原食用藥品熱線1231、原價格監管熱線12358、原知識產權熱線12330整合為65438。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市場監督管理投訴舉報處理暫行辦法》等法律法規規章規定,投訴人可以通過該平臺向市場監管部門提出消費者權益糾紛投訴。
1.本平臺所稱投訴,是指消費者因日常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與經營者發生消費權益爭議,請求市場監管部門解決爭議的行為。
2.投訴人填寫的投訴內容應當符合平臺要求的格式,事實清楚,實事求是,並按照平臺和處理單位的要求提供電話號碼等有效聯系方式,以便市場監管部門在處理時及時與投訴人取得聯系。
3.投訴由被投訴人實際經營場所或住所地的縣級市場監管部門處理。
對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和通過自建網站等網絡服務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電子商務經營者的投訴,由其住所地縣級市場監管部門處理。對平臺內經營者的投訴,由其實際經營地或者平臺經營者住所地的縣級市場監管部門處理。
4.根據《市場監督管理投訴處理暫行辦法》,具有處理權限的市場監管部門將在收到投訴之日起七個工作日內作出受理或不受理的決定,並告知投訴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七條
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保護人身、財產安全的權利。消費者有權要求經營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務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
第八條
消費者有權了解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消費者有權根據商品或者服務的不同情況,要求經營者提供價格、產地、生產者、用途、性能、規格、等級、主要成分、生產日期、有效期限、檢驗合格證明、使用說明書、售後服務或者服務的內容、規格、費用等。
第九條
消費者有權選擇自己的商品或服務。消費者有權自主選擇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經營者,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的品種,自主決定購買或者不購買任何壹種商品或者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壹種服務。消費者在選擇自己的商品或者服務時,有權進行比較、鑒別和選擇。第十條消費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權利。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時,有權獲得質量保證、價格合理、計量正確等公平交易條件,有權拒絕經營者的強制交易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