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陜西省工程保修期的法律依據是什麽?

陜西省工程保修期的法律依據是什麽?

1.陜西省工程保修期的法律依據是什麽?國務院《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第四十條規定,在正常使用條件下,建設工程的最低保修期為1。基礎設施工程、房屋基礎工程和主體結構工程為設計文件規定的工程合理使用年限;2、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衛生間、房間和外墻防滲漏,為5年;3、供熱和供冷系統,為兩個采暖期、供冷期;4、電氣管道、給排水管道、設備安裝及裝飾工程為2年;5.其他工程的保修期限由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在合同中約定。建設工程的保修期自工程竣工驗收合格之日起計算。二、如何保證工程質量?1.科學管理,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制定崗位責任制和各項規章制度,是企業管理的首要任務和重要組成部分。項目經理必須重視制度的建立,特別要重視施工現場工作的監督和落實,在原有規章制度的基礎上,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建立各類人員的崗位責任制,明確現場管理人員的職責,並以書面形式張貼在現場辦公室,以資對照。同時明確各種機具、用電、井字架、外墻腳手架等設備的操作維護制度,由專人管理,確保各項工作到位。責任落實到“穗府小學”項目上:根據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項目部建立了調度會、分析會、交底會、檢查考核制度,建立了資料歸檔制度。加強計劃管理,根據總進度要求,根據施工實際及時修訂計劃,實現對重要節點的控制,使計劃管理處於最佳狀態。建立施工現場簡報制度,及時向各方通報工程情況,並建立總結制度,大大加強了現場施工管理,贏得各方壹致好評。2.提高認識,加強壹線工人的管理。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必須走在時代的前面,即首先要提高管理意識。企業的核心問題是管理。由於生產工人流動性大,普遍技術素質差,質量意識淡薄,只註重工作進度,忽視工程規模和質量,貪圖方便,盲目求快,責任心不強,安全意識差,施工管理十分困難,這些意識和做法應該徹底改變。在提高管理者意識的基礎上,項目經理還應加強對生產工人的管理。具體做法是實行“壹選二教三管”的原則。首選是對生產工人實行“優勝劣汰”的原則,那些安全意識差、技術素質低、不服從管理的生產工人必須被淘汰。二、教育既是工人上崗前的“三級教育”,也是進場前的安全技術交底和安全技術簽證。必須對各施工隊的工人實行明確的獎懲制度,以充分調動工人的積極性,發揮他們的主導作用。對各工種、各項目主要部位的操作人員也要進行崗前培訓。三管就是施工前做好對生產工人的技術交底,施工中嚴格控制每道工序,跟蹤、監督、記錄、審核或抽查,從技術措施到實際操作都要嚴把質量關。堅持自檢、互檢和抽檢相結合;堅持上道工序不合格不流入下道工序的具體做法,特別是對容易出現質量通病的工種和工序,實行全員跟進施工,以強制手段約束質量通病,改變不規範做法。3.組織施工,努力做好工程質量和安全管理。項目經理在指揮各項工程時,必須認真做好工程質量和安全管理工作,在壹個施工現場組織多個單位有節奏、均衡地進行施工,以達到工期短、質量好、安全、成本低的效果。這是壹個非常復雜的問題,包括技術、質量、安全、材料、進度、工地等各種管理工作。因此,在施工管理上,要實行制度化、網絡化,理順公司的管理體系,使各項管理制度化。項目經理應經常組織專業經營分析會議,及時向公司反映各種專業經營分析的結論和信息,以更好地實現對現場施工過程的全面控制。在項目管理中,應嚴格遵循“三檢兩堅持壹優”(即自檢、互檢、復檢;堅持按圖紙和規範施工;精品)的方針進行建設,做到掛牌建設,責任到人,思路到位。質量管理要攻克通病,創優提質,把質量隱患消滅在施工過程的萌芽狀態,每道工序都要驗收,提高產品的壹次合格率。爭取項目優良率達到80%以上。努力克服和消除工程中的“滲、漏、殼、裂、倒、毛、糙、堵、汙”等通病,用管理制度提高工程質量,用技術措施保證工程質量。在安全管理方面,要加強安全教育,加強安全教育,提高工人和農民工的安全意識。公司要舍得花人力物力財力做好安全設施,施工管理人員要盡職盡責。在綏福小學建設中,特別加強了“三寶四門”的教育和保護,支持了龍門架、腳手架通過分段驗收後才能交付使用的做法。組織壹支義務消防隊,由項目經理直接指揮。施工現場隨處可見安全警示牌和安全標語,目的是安全動員,搞好安全生產。其實說白了,陜西省的保修期和國家建設工程管理條例是壹致的。陜西省建築工程竣工保修期根據不同分項工程有明確要求。壹般工程保修期還必須滿足原設計文件的合理使用年限,但防水工程、安裝工程等國家有明確的時間規定。
  • 上一篇:合同協議書的書寫格式
  • 下一篇:網絡安全隨筆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