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舞廳和卡拉ok廳;
(2)音樂茶座;
(3)遊戲室;
(4)娛樂室;
(5)臺球室;
(六)國家和本市指定的其他文化娛樂場所。
本條例所稱文化娛樂經營活動是指:
(壹)營業性文化娛樂場所的各類營業性演出(含時裝表演);
(二)以廣告形式贊助或收取報名費的文化娛樂活動;
(3)商業餐廳的各種演出;
(四)文化娛樂經紀機構和經紀人的中介活動。第三條本條例適用於本市營業性文化娛樂場所和文化娛樂經營活動的設立和管理。第四條依法開辦營業性文化娛樂場所,從事文化娛樂經營活動,受法律保護。
文化娛樂經營活動應當文明、健康、有益、安全。
禁止從事損害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的文化娛樂活動。第五條本市對開辦營業性文化娛樂場所和從事文化娛樂經營活動實行許可制度。第二章機構和職責第六條市文化行政管理部門是本市文化娛樂市場的主管部門,其主要職責是:
(壹)貫徹國家和本市的有關法律、法規,負責本條例的實施;
(二)制定全市文化娛樂市場發展規劃並實施宏觀調控;
(三)負責全市文化娛樂市場的監督管理;
(四)負責本市文化娛樂市場管理人員和從業人員的考核;
(五)對繁榮本市文化娛樂市場做出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
(六)處罰違反本條例的行為。
市文化行政主管部門所屬的市社會文化管理處負責本市文化娛樂市場的具體管理工作,並根據本條例的授權實施行政處罰。第七條區、縣文化行政管理部門負責本區、縣文化娛樂市場的管理,在業務上受市文化行政管理部門的監督和指導。他們的主要職責是:
(壹)貫徹執行國家和本市的有關法律、法規;
(二)根據全市文化娛樂市場發展規劃,制定區、縣文化娛樂市場發展規劃並組織實施;
(三)負責本區、縣營業性文化娛樂場所和文化娛樂經營活動的監督管理;
(四)對繁榮文化娛樂市場做出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
(五)處罰違反本條例的行為。第八條各級公安、工商行政管理、衛生、物價、財政、稅務、環保等有關部門應當依法履行各自的職責,協同文化行政管理部門實施本條例。第三章申請和批準第九條設立營業性文化娛樂場所、從事文化娛樂經營活動,應當向文化行政管理部門提出申請;未經文化行政管理部門批準,不得設立營業性文化娛樂場所和開展文化娛樂經營活動。第十條設立營業性文化娛樂場所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壹)場所負責人和相關工作人員取得市文化行政部門頒發的《資格證書》;
(二)有符合標準的營業場所和配套設施;
(三)場所建築結構安全合理,消防設施齊全有效,並取得消防合格證;
(四)衛生、通風、防噪聲等設施符合標準;
(五)有規定數額的註冊資本;
(六)有必要的管理制度。第十壹條設立營業性演出團隊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壹)有熟悉業務並經市文化行政管理部門考核合格的負責人;
(二)有取得市文化行政部門頒發的《演員證》的演員;
(三)有必要的樂器和表演節目;
(四)有必要的管理制度。第十二條設立營業性時裝表演團隊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壹)有具備壹定專業知識和管理能力的負責人;
(二)有固定的辦公場所、排練場所和必要的演出設備;
(三)有取得市文化行政部門頒發的《演員證》的演員;
(四)有規定數額的資金;
(五)有必要的管理制度。第十三條在本市營業性文化娛樂場所從事演出的人員應當具備壹定的藝術表演技能,並經市文化行政部門考核取得演員證。
職業演員在職文藝表演團體需在營業性文化娛樂場所演出的,應當征得所在單位同意,並向市文化行政管理部門申請取得演員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