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社會工作關註社區及其居民。通過動員和組織社區居民參與集體行動,可以識別社區問題和需求,調動社區資源,爭取外部援助,有計劃、有步驟地解決或預防社會問題。社區社會工作的主要內容是什麽?
1,社區服務
(1)社區服務的定義社區服務是在政府的福利政策和公共財政支持下,借助社會資源,依托社區居民組織的參與,動員社區內的資源,向社區居民提供的各種服務活動。(2)社區服務的內容體系①根據服務對象和服務性質的不同,社區服務可分為兩類:壹類是為社區內原有的民政福利對象提供的福利服務,如老年人、殘疾人、精神病患者、烈士家屬等;另壹種是為滿足社區普通居民日常需求而提供的運營服務。②根據提供服務的手段,社區服務可分為三類:第壹類是由社區和國家資金提供的福利服務;第二類是基於市場交換原則的有償商業服務;第三類是基於互惠互利的原則,如居民之間、社區組織和機構之間、企事業單位之間的互助服務。③根據服務提供機制的正式程度,社區服務可分為三類:壹類是非正式服務,包括居民個人向社區提供的服務和人際間的相互服務;第二類是準正規服務,包括社區與企業之間的互助服務,社區為居民提供的服務;第三類是正規服務,包括政府為民用物體提供的服務和政府為社會提供的服務。
2.社區社會援助
(1)社區社會救助的概念①社會救助社會救助是指國家和社會對因各種原因不能維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提供免費救助的壹種社會保障制度。社會救助是解決人們生活困難的最古老的措施,也是現代社會保障體系中最基本的項目。社會救助的獲得不是基於其貢獻,體現了社會工作的價值理念。②社區社會救助社區社會救助是指由社區承擔或實施的社會救助工作。社區社會救助是社區工作的傳統領域,也是社會工作專業發展的源泉。③社區社會救助的對象從社區社會救助的對象來看,社區社會救助主要包括三部分:對貧困戶和老年人、殘疾人、特殊人員、災民的生活救助。
(二)社區社會救助的特點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我國城市社區社會救助形成了以下特點:①救助對象是社區中的極度弱勢群體,救助目的是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2)國家救助與社會互助相結合。國家是社會援助的主要負責機構。同時,社區組織和社區成員開展各種形式的活動,為貧困人口送去溫暖,這在壹定程度上彌補了國家救助的不足。③物質援助和福利服務相結合。政府和社區組織在為救助對象提供生活救助資金和物資的同時,動員社區成員提供各種服務,這是社區社會工作功能發揮的空間。(4)生活救助與就業扶持相結合。重視受助者中的勞動力資源,發展各種就業服務,鼓勵居民自立,也體現了社會工作助人自助的價值原則。⑤城市街道辦事處和居委會承擔了大量社區社會救助的具體工作。街道和居委會是我國城市社區社會救助的基本立足點,在社會救助中發揮著基礎性作用。
(三)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①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指以保障居民基本生活為目的,科學合理地確定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對人均收入低於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家庭成員給予差別補貼的社會救助制度。(2)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內容壹、保障對象。與家庭成員人均收入低於當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非農業戶口城市居民,有權獲得當地人民政府的基本物質救助。具體包括五類居民:壹是“三無”人員;二是領取失業救濟金期間或者失業救濟金期滿後未重新就業,且家庭人均收入低於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居民;三是職工領取最低工資、下崗職工領取最低生活保障金、退休人員領取最低退休養老金後,家庭人均收入低於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四是原民政部門管理的優撫對象;五是夫妻壹方非農業戶口,另壹方及其子女為其他戶口居民,有特殊條件且人均收入低於當地最低生活保障線的。保障標準和資金來源。根據當地維持城鎮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行費用確定,並適當考慮水、煤和未成年人義務教育費用。資金保障有兩個渠道,政府財政撥款和社會捐贈。c .工作程序。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實施步驟是:戶主申請、居委會初審、街道辦事處審核、民政局審批、張榜公布、發放物品。
3.公眾衛生
(1)社區衛生的定義社區衛生也就是社區衛生服務,其定義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社區衛生是指為社區居民提供方便、有效、負擔得起的醫療服務。廣義的社區衛生是指在政府領導、社區參與和上級衛生機構指導下,以基層衛生機構為主體、全科醫生為骨幹,以人類健康為中心、以家庭為單位、以社區為範圍、以需求為導向,以婦女、兒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殘疾人為重點,以解決社區主要健康問題和滿足基本衛生服務需求為目標,合理利用社區資源和適宜技術。社區社會工作從廣義的社區健康來理解社區健康服務。
(2)社區衛生的內容從廣義的社區衛生來看,社區衛生服務的內容主要包括:社區醫療、社區預防、社區保健、社區康復、社區健康教育、社區公共衛生和其他專項服務。
4.社區安全
(1)社區安全的含義和內容所謂社區安全,是指社區治理中的所有行為主體(包括政府、非政府部門和機構)依靠社區力量,強化社區控制手段,促進社區環境的有序狀態。社區治安的內容主要包括:法制教育、人民調解、治安防範、社區矯正、維護秩序、預防事故。
(2)社區安全的衡量指標社區安全作為社會生活的壹種秩序或狀態,可以用各種客觀和主觀指標來衡量。(1)社區治安客觀評價指標a、社區內刑事案件發案率b、社區內違法行為發案率c、社區內刑滿釋放人員、緩刑假釋人員、勞動教養人員的矯正服務狀況、重新犯罪率。d .社區內事故發生率e、居民之間、居民與機構之間的糾紛、投訴發生率f、社區內青少年成長環境的安全狀況g、社區內生活環境的安全狀況h、社區內安全設施和人員的配置壹、社區安全的管理制度②社區安全主觀衡量指標。a、居民對社區安全的滿意率和滿意度b、居民對家中財產安全的信心c、居民夜間(尤其是女性)的安全感d、居民對子女生活學習環境的安全感e、居民對鄰裏關系的滿意度。
5.社區教育
(1)社區教育的含義①社區教育的定義社區教育是社區內的社區組織或社會工作者,依托社區力量,利用社區資源,面向社區全體居民,以提高公民素質,改善生活質量,促進社區發展進步,建立平等、公正、充滿關愛的社會為目的而進行的社會教育。②社區教育的特點a .社區特點。社區教育在社區內部實施,教育的組織者是社區組織或社會工作服務機構。b、多樣性特征。社區教育的內容是多樣的、動態的和發展的。社區教育的形式也是多樣的,不排斥任何教育模式和手段。c,相互主觀性。社區教育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互為主體的,社區教育需要全體居民的參與,居民既可以是學生,也可以是教師,或者兩者兼而有之。d、整體特點。社區教育是社區全體成員參與、受益、各部門參與的宏大整體工程,是社區作為壹個有機整體的自覺能力的行動。e、社區教育是整個社區文化建設的實施,是社區價值觀念的體現,是社區文化氛圍的形成,是社區居民精神面貌、公德意識、友誼和生活方式等的培養。,必須通過社區教育來實現。
(2)社區教育的內容①從教育功能角度分類的社區教育內容。教育學對教育的分類對社區教育具有重要意義。教育學把教育分為補償教育、控制教育和解放教育。a .補償性社區教育是指社區為居民提供未接受過正規知識教育且不如正規知識教育的知識空間。b .管制教育是對居民進行行為規範的教育,要求居民遵守法律法規。c .自由化教育著眼於居民的全面發展,充分發揮個人在知識、態度、行為、價值觀等方面的潛力和積極性,幫助居民認識制度的不完善或不公平,學會凝聚集體力量,進行創造。②從國家、社會和居民需求的角度對社區教育內容進行分類。目前,我國社區教育的主要內容包括:文化科學教育、社會公德教育、家庭生活教育、生命健康教育、民主思想教育、時事政治教育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