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介紹
古人雲“挖井之人不忘食水。”水利工程承擔著擋水、蓄水、排水的任務,施工具有季節性,往往在不良地質條件下進行。因此,工程建設具有系統性和綜合性,且具有危險性和突發性,容易造成巨大的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長期以來,安全管理成為水利建設的難點和薄弱環節。如何建立有效的安全生產管理體系是水利建設的關鍵。
2.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意義
安全管理是水利工程建設的核心。樹立“安全第壹”的理念,有助於督促施工企業完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不斷提高企業管理水平,打造核心競爭力,這是企業生產發展的根本,也是造福壹方土地、保障人民安全飲水、促進農業穩定發展的關鍵。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核心價值,有利於創造安全的工作環境,減少安全生產隱患,使安全理念成為企業文化,從而激發員工的積極性,為企業創造更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建築企業只有建立安全管理體系,才能適應建築業現代化的要求,促進建築業的健康發展,這是全球經濟壹體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建築業參與全球競爭的必然路徑。
3.水利工程建設中的安全隱患。
據住建部統計,2016年,我國* * *發生事故6萬起,死亡41萬人,“五大傷害”是建築施工傷亡的罪魁禍首。仔細分析上述事故的原因在於以下幾個方面:
(1)缺乏安全管理體系
水利建設安全管理體系是確保運行安全的基礎。然而,許多建築企業對安全問題不夠重視。企業把經濟利益放在第壹位,安全生產只是壹句口號。因此,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責任體系不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往往成為擺設,無法從根本上保證水利建設的安全。
(2)施工人員素質低。
建築行業是農民工比較集中的行業,建築行業農民工占我國農民工總數的20%左右。由於安全責任和資金來源不明確,主體責任未落實,建築行業農民工職業培訓缺失,安全生產培訓不到位,導致水利施工人員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不強,安全生產規範執行不嚴格。
(3)安全施工技術不足
近年來,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新工藝在水利建設中得到廣泛應用,特別是各種新型機械設備逐步取代了傳統的手工勞動,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由於管理人員沒有認真向工人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工人未能熟練掌握要領,安全事故頻發,很多工程安全事故都是由於機械設備性能不足或維修不及時造成的。
(4)缺乏安全意識
在施工過程中,日常安全管理制度沒有認真執行,存在粗心大意的意識。現場人員的安全沒有得到重視。作業現場材料堆放、設備操作不規範,防火重點區域無專人監管。沒有針對危險源制定相應的防控措施,對安全隱患和事故苗頭沒有引起足夠重視,安全事故處理不徹底,導致安全事故屢禁不止。
(5)缺乏安全隱患排查
施工單位安全生產隱患排查不到位,安全監管責任不落實,安全監管隊伍建設缺失,檢查機制不健全,監管手段落後,監管力度有限。導致施工人員安全意識不強,沒有采用有效的安全防護設施,違章現象普遍存在。
4.水利工程建設的安全解決方案
(1)樹立安全管理理念,建立安全生產管理體系。
安全是壹切生產的保證。“沒有安全,就沒有效益”。水利施工企業必須堅持“安全第壹,預防為主”的方針,使各部門和人員始終繃緊安全這根弦,並撥付不低於工程造價2%的安全生產專項資金,用於安全生產、防護設備、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投入。企業必須建立自己的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包括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安全控制目標的確立,為每個過程構築安全屏障。其中,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包括安全措施計劃制度、安全例會制度、專項施工方案專家論證制度、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技術交底制度、安全檢查制度等。,確保制度化的良性循環,形成“決策、協調、監督、落實”的工作機制,實現安全生產的動態監管,確保施工過程的制度化、規範化、標準化。
(2)加強安全教育培訓,提高班組安全操作水平。
目前我國建築行業安全事故頻發,與施工人員素質低下有很深的關系。據估計,只有不到2%的農民工接受過兩周以上的建築行業正式培訓。水利施工企業要真正提高安全施工水平,必須嚴格執行新《安全生產法》的規定,建立人員安全培訓制度,實行三級安全教育,對管理人員和施工人員進行全面的安全知識教育和培訓,提高安全操作能力。特別是要對施工人員進行危險源預防的培訓,提高他們的警覺性和應急操作能力,使他們能夠正確面對各種危險情況;建立應急救援體系,加強施工現場檢查評估,開展施工人員應急演練,完善施工現場應急救援體系。目前新設備、新技術不斷湧現,企業要加強培訓學習,讓工人正確掌握使用方法,提高操作人員的安全水平。
(3)規範施工現場管理,搞好機械設備管理。
水利施工現場非常復雜,各種工藝、作業、設備交叉,隨時處於運動狀態。施工企業必須規範現場管理,施工前詳細勘察現場地形、地物、地貌,做好安全技術交底,並根據工程特點、人員安排、工藝難度等確定安全技術交底等級。,使操作人員清楚了解施工方法、操作程序、施工要求等。,特別是安全隱患、危害、應急救援措施等。,確保安全生產和文明施工的“雙標準化”。水利施工機械設備多且復雜,項目部應定期對機械設備進行保養,每次使用後進行檢查,避免帶病作業或過度使用。並加強風險預警和監測,重點對現澆混凝土、基坑支護、土方開挖、降水工程、吊裝等安全隱患進行定性和定量評估,進而制定專項工程施工方案和事故預案應急措施。
(4)增強安全意識,開展日常項目安全管理。
項目部必須落實安全檢查制度和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人機物環保控制。班組長應加強班內檢查,及時識別並正確處理危險源,糾正不規範的操作程序。如果他們自己解決不了,就應該立即向施工工長匯報,而不是拖延很久或者放任不管。安全檢查小組要加強巡視檢查,壹旦發現違章和事故隱患,要立即下達“問題隱患通知單”,定期責令班組解決,定人定措施。高處墜落、坍塌、物體打擊等事故屢見不鮮,需要現場管理人員高度重視。比如塔吊與架空輸電線路必須保持安全距離,吊物間距不得小於2m;每臺焊機應有單獨的開關箱,並註意防火防爆;深基坑周圍應設置防護欄桿,操作人員不得在危石或構築物下作業。
(5)明確企業主體責任,加強對安全問題的監督檢查。
水利施工企業必須加強對安全問題的監督檢查,特別是對危險因素較大的施工項目,建立專業的監督管理隊伍,同時切實發揮監督作用,落實安全管理,嚴懲安全生產違法行為,切實減少安全隱患。建築行業安全事故頻發的深層次原因是施工企業存在轉包、分包甚至資質掛靠等違法行為,導致總承包、分包、監理甚至承包商對安全生產責任缺失,施工過程中粗心大意。為有效防止水利建設安全事故,首先要取消合同制,讓施工單位直接招工人,鼓勵企業積極加強培訓;其次,安全員或施工班組長必須和工人壹起,加強施工現場的管理,及時發現安全隱患;最後,安監部門要加大違規處罰力度,嚴格追究企業主體責任,實行項目經理終身問責制。
5.結論
水利工程惠及千家萬戶。2017年,我國將加大對水利基礎設施的支持力度,支持災後水利薄弱環節建設。預計農林水利支出1435844億元。安全管理是水利建設管理的重點和難點。水利企業必須建立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向全體員工灌輸安全理念,將安全管理貫穿於項目全過程,為水利建設提供安全保障。
參考資料:
黃秉英。論水利工程建設的安全控制與管理[J].全球人文地理,2014 (12): 86。
[2]徐曉東。淺談如何加強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J]。農業服務,2015 (06): 211。
[3]劉賢斌。水利工程安全施工管理措施探討[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工程,2012(4):16-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