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壹杯”稅務知識有獎競賽試題
1.國務院決定從()起在全國範圍內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
2007年7月1 2008年6月65438+10月1
2008年7月1 2009年6月65438+10月1
2.法律法規規定()為納稅人。
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個人。
有納稅義務或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
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壹般情況下,無形資產的攤銷期限不得少於(?)年
4 5
10 15
4、稅收制度的核心要素是()
稅收目標稅率
稅基稅源
5.《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規定的企業所得稅稅率是()。
25% 18%
27% 33%
6.納稅人到稅務機關領購普通發票時,應攜帶()。
發票領購簿稅務登記證復印件
身份證發票購買簿和稅務登記證復印件
7.關於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標準的說法錯誤的是()。
從事貨物生產的納稅人,年銷售額50萬元以下的應申報增值稅。
以貨物生產為主營業務,兼營貨物批發和零售的納稅人,應申報年銷售額50萬元以下的增值稅。
納稅人提供應稅服務,應申報80萬元以下的增值稅銷售額。
從事貨物批發和零售的納稅人,年銷售額80萬元以下的應申報增值稅。
8.對私自印制、復印、塗改、倒賣發票的,稅務機關可處以()的罰款。
五千元和壹萬元。
從1萬元到3萬元到1萬元到5萬元。
9.自2009年6月5438+10月起,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征收率為()。
6% 5%
4% 3%
10.用(?)是原則。
比例權責發生制
重要性相關性
1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的規定,企業以非貨幣形式取得的收入,應當按照()進行計價。
交易價格談判價格
公允價值轉換為資產的賬面價值
12.車輛購置稅的征收範圍有哪些()
汽車、摩托車、電車、拖車、農用運輸車、汽車、摩托車、電車
汽車、摩托車、電車、拖車、摩托車、電車、拖車、農用運輸車、電瓶車。
1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符合條件的小型企業,按照()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10% 15%
20% 25%
14.《安徽省發票違法行為舉報獎勵辦法》從()開始實施。
2009年2月1
2009年4月1
15.納稅人遺失稅務登記證,應當在()內書面報告主管稅務機關,並如實填寫《稅務登記證遺失報告表》。
10天15天
1個月和3個月
16.稅收的征收、停征以及減、免、退、補稅,按照()的規定執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國家稅務總局
行政法規和法律
17.《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自()起施行。
2008年65438+10月65438+2007年0+10月1。
2007年7月1
18.商家不按規定開具發票的,稅務機關可處以()以下的罰款。
兩千五千元。
8千元,1萬元
2.國家稅收基礎知識
“國稅”題庫
第壹章稅收概論
壹、多項選擇題
1,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形式是()。
a國債b國企上繳利潤c稅收d罰沒收入
2、稅收是國家以()收入。
a經濟權力b政治權力c財產權力d所有權
3、稅收是在()中產生的。
a原始社會b奴隸社會c封建社會d資本主義社會
4、稅收“三化”的核心是()。
a強制b未付c固定d稅率
5.目前,在世界各國的稅制結構改革中,增值稅和()逐漸在稅制中占據主導地位。
a企業所得稅b個人所得稅c消費稅d營業稅
6、下列哪些指標屬於微觀稅負()。
a國內生產總值稅率b國內生產總值稅率c國民所得稅率d企業所得稅稅率
兩道選擇題
1,稅收具有()的形式特征。
a免費b固定c強制d特殊分配關系
2、稅收具有()的功能。
a組織收入B收入分配C資源配置D宏觀調控
3、現代稅收的三大最高原則是()
a守恒原則b公平原則c效率原則d穩定性原則
4、決定稅收負擔的因素有()。
a經濟發展水平B ***職能範圍c財政收入結構d宏觀經濟政策
第三,判斷並改正錯題
1.國家為了實現其職能,依靠政治權力以稅收的形式強制性地、無償地獲取財政收入。
2.利潤是國家獲得財政收入的最重要形式。
3.稅收“三性”的核心是強制性。
4.世界各國的稅制結構都在朝著建立增值稅和消費稅的方向發展。
5.稅收最重要、最基本的功能是收入分配功能。
3.稅法知識迫切需要答案
2008年上半年企業應繳納的城鎮土地使用稅:
應納稅額= 800 * 3÷2+2000 * 3÷12 * 2+1500 * 3÷12 * 1+10000 * 3÷。
分析:
(1)廠區綠地按規定征收土地使用稅;廠外公共綠地暫免征收土地使用稅。
(2)免稅單位無償使用納稅單位的土地,免征城鎮土地使用稅。
(3)土地出租的,仍由擁有土地使用權的公司計算繳納土地使用稅。
(四)納稅人新征用耕地經批準壹年後開始繳納土地使用稅;納稅人新征用的非耕地,從批準征用的次月起繳納土地使用稅。
(5)其他生產經營用地按規定計征土地使用稅。
4.稅法簡答逃稅、騙稅和抗稅
稅收欺詐
騙稅是指通過虛報出口或者其他欺騙手段,騙取國家出口退稅的行為。
騙稅和逃稅的區別在於:
1.偷稅者將已繳國庫的稅款據為己有;偷稅是指不繳或少繳應納稅款,稅款未繳入國庫的違法手段。
2.騙稅采用虛報出口貨物數量、虛報出口貨物價格、偽造和變造報關單等手段。偷稅的方式是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帳簿、憑證,或者在帳簿上多報支出、漏報、少報收入,或者進行虛假納稅申報。
逃稅
納稅人無意識的漏繳稅款或少繳稅款。偷稅漏稅是由於納稅人對稅法和財務制度不熟悉,或者工作中粗心大意造成的。如誤用稅率、遺漏應稅項目、低估應納稅數量、錯算銷售額和營業利潤等。偷稅漏稅性質不同,判斷偷稅漏稅的關鍵是不是故意,所以在處理上也不同。稅法規定,對於逃稅者,稅務機關應當責令其限期補繳所漏繳的稅款。逾期不繳納的,從偷稅之日起,按日加收壹定數額的滯納金。1988 65438+2月27日,國務院發布《關於整頓稅收秩序加強稅收管理的決定》,規定偷稅的臨時經營者,可以扣留其部分貨物,並按照規定限期繳納;逾期不繳納的,經縣(市)以上稅務局長批準,可以將扣留的貨物變價抵繳應繳納的稅款、滯納金和罰款。要從根本上杜絕偷稅漏稅,除了從經濟上懲罰逃稅者,最重要的是對逃稅者進行稅法和財務知識的教育,讓逃稅者了解稅法,完善財務制度。
偷稅
偷稅是指納稅人以不繳或少繳稅款為目的,通過各種不公開的手段,隱瞞真實情況,欺騙稅務機關的行為。根據新征管法第六十三條的規定,偷稅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壹是偽造(設置虛假的會計賬簿、會計憑證)、塗改(翻看、變造會計賬簿、會計憑證)等。),擅自隱匿、銷毀賬簿、會計憑證;二是在賬簿中列示費用(沖減或減少實際收入)或不列或少列收入;三是未按照規定辦理納稅申報,經稅務機關通知仍拒不辦理納稅申報的;四是進行虛假納稅申報,即在納稅申報過程中制造虛假情況,如不如實填寫或提供納稅申報表、財務會計報表等納稅資料。壹經發現偷稅,稅務機關應當追繳其未繳或者少繳的稅款和滯納金,並依照本法有關規定追究其相應的法律責任。構成偷稅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拒絕納稅
以暴力、威脅方法拒不繳納稅款的,除由稅務機關追繳其拒繳的稅款和滯納金外,均為拒繳稅款,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情節輕微,不構成犯罪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拒繳稅款和滯納金,並處其拒繳稅款壹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見《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七條。
關於抗稅的處理,《刑法》第二百零二條規定,以暴力、威脅方法拒不繳納稅款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壹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抗稅金額壹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
5.國家稅收基礎知識
第二章稅制概述
壹、多項選擇題
1,稅制的基本要素是()。
a納稅人b應稅對象c納稅人d稅率
2、稅收制度的核心要素是()。
a納稅人B納稅人C稅率D納稅人
3、不同稅種的主要標誌是()。
a納稅人B納稅人C稅率D納稅人
4.()適用於從量計征的稅種。
a比例稅率b累進稅率c預提稅率d固定稅率
5、為了嚴明稅收紀律,1994稅改特別強調減免稅權限集中在()。
a國務院B財政部C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稅務總局D省人民* * *
6、假設計稅依據為100元,稅率為10%,按規定需征收30%,則應納稅額為()。
A10元B13元C30元D40元
7、流轉稅和增值稅中的交叉稅是()。
消費稅營業稅關稅所得稅
8、以()為分類標誌,稅收可分為從價稅和從量稅。
a價格與稅收的關系B稅收管理權限與控制權限C稅負可以在D計稅基礎上傳遞。
9、下列稅種中哪些屬於地方稅()。
a關稅b消費稅c營業稅d增值稅
10,我國目前實行的增值稅屬於()。
a生產增值稅b收入增值稅c消費增值稅d流通增值稅
11,西方發達國家個人所得稅收入占稅收總額的比重壹般在()以上。
A20% B30% C50% D60%
二、選擇題
1,稅收的基本要素是()。
a納稅人B納稅人C納稅人D稅率
2、我國現行稅率是()。
a比例稅率b固定稅率c超額累進稅率d超額累進稅率
3、下列哪些規定能起到減輕稅負的作用()。
a起征點,B免征額,C獎金,D附加稅。
4.下列屬於流轉稅的稅種是()。
a增值稅b消費稅c營業稅d企業所得稅
5、下列稅種中屬於中央稅的有()。
a消費稅b關稅c增值稅d營業稅
6、以計稅價值與稅收的關系為分類標誌,稅收可分為()。
a直接稅b間接稅c國內稅d對外稅
7、1994完善增值稅制度改革的具體措施是()。
a .逐步實現增值稅類型的轉變;適當擴大增值稅征收範圍;適當縮小增值稅征收範圍;適當擴大營業稅征收範圍。
8、下列哪壹項屬於資源稅()。
a資源稅b城鎮土地使用稅c耕地占用稅d印花稅
9、下列哪壹項屬於行為稅()。
a印花稅b契稅c城市維護建設稅d房產稅
第三,判斷並改正錯題
1.納稅人是指實際或最終承擔稅收的單位和個人。
2.納稅人是稅制規定的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
3.稅率是稅收制度的基本要素。
4.計稅依據是稅制規定的征稅對象。
5.減稅就是把申請的稅全部扣除。
6、起征點是根據稅制規定在征稅對象中預先確定的免稅金額。
7.附加稅是指根據稅制規定,在計稅基礎上征收壹定比例的稅。
8.壹般來說,流轉稅采用“年征分期繳納”的形式,所得稅采用“按期納稅”的形式。
9.根據稅基對稅制進行分類是世界各國普遍采用的分類方法。
10,消費稅改革的方向是逐步將壹些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消費品納入征稅範圍。
還是發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