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社會關系的總和,人的心理也是社會環境的產物。人有豐富的潛意識,這是創造力的源泉,也是罪惡的根源。人的理性會壓抑潛意識中的邪惡或荒謬,但荒謬的歪理邪說也會在環境的引導下成為行動。
兩年多過去了,林森浩自己也想不通當時怎麽會突然冒出這麽愚蠢的想法,但這個想法很容易就變成了行動,他也沒有及時糾正自己的錯誤,結果走上了壹條不歸路。這兩年對他來說很痛苦,
他的思想也在這種煎熬中走向成熟,從壹個文弱書生變成壹個敢於擔當的人,最終選擇用生命來承擔錯誤。
從整個案件來看,林森浩似乎沒有殺害黃洋的強烈動機,黃洋死了也不會得到任何好處。反之,後果不堪設想。這看起來不像是壹場精心策劃的謀殺,更像是壹場失控的鬧劇。壹邊是名校高飛生,前途壹片光明,壹邊是黑暗的地獄。我相信稍微有點智商的人都會做出正確的選擇。事後林沒有銷毀證據。在這種情況下銷毀證據太容易了。從中毒到懷疑用了10天。這段時間只要飲水機反復清洗,相信沒人會查出真相。(黃洋喝了毒水後覺得水不好喝,怕其他同學喝,還自己洗飲水機。).而且毫不掩飾的提著這麽壹大包黃色的東西進進出出,難道他不知道學校裏到處都有監控錄像嗎?在學校這種人多的地方,他就不怕事後有人想起什麽?他壹直在試驗這種有毒的化學物質,並寫了幾篇論文,但他用它毒害了他的室友。作為壹個高智商的人,他難道不會想到警察會在事發後很快找到他,而他不假思索的拿走了整整壹袋亞硝基二甲胺,他難道不會想到學校實驗室會追查這壹物品的下落(他覺得沒必要,把剩下的跟袋子壹起扔了)?
林很淡定,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說得很清楚,不像是藏著掖著,說他在做老鼠實驗的時候,死了幾只老鼠(不過大部分都是活蹦亂跳的,不是中毒),這個不用他說;林給做了b超,說他的肝臟沒什麽問題,然後就覺得他多嘴了。他沒必要說這些。他說他聽到黃洋喝了有毒的水並假裝睡覺。沒有人會知道這些話,但他壹旦說出來,就把自己完全鎖死了。黃洋至死都不知道是他的室友毒死了他。喝了有毒的水後,他立刻感到惡心。如果兩個人真的有很大的矛盾,他不會懷疑林森浩嗎?
看得出來,林還是很坦誠的。林不同意律師的無罪抗辯(換律師風波和無罪抗辯都是獄外人士引起的。在拘留期間,林森浩與他的律師和父親分開。整個過程中,林的心態很平靜,彌留之際,字斟句酌。同樣,他說他只是想在愚人節那天愚弄黃洋(戲弄,戲弄或玩耍,後來被稱為惡作劇)。
黃林的關系還沒有發展到需要取他人性命的地步(最後,沒有令人信服的動機。壹個成年人怎麽會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被殺?沒有名利之爭,沒有公開的矛盾,沒有爭吵和打架。那些說合不來的所謂圈內人,真的是踩了林森浩壹腳,這輩子能真正合得來的人屈指可數。如果他們因為意見不合而被殺,他們就會被殺。有人說是嫉妒。黃洋是壹個窮學生。他上大學時自己掙錢。在這個金錢社會,真的沒有吃醋的地方。有人說黃洋能力高,嫉妒心強。事實上,已經考上大學兩年了,但林壹直表現很好。
有些人認為他們不喜歡黃洋,但是沒有人會因為不喜歡別人而殺人。)林應該沒有想到,這種化學物質的毒性如此之大,超出了他的估計。他用這個化學藥品做實驗,那個用在老鼠身上,和人的反應不壹樣。黃洋的死超出了他的預料。年輕人會做壹些可笑的事情,很多人事後都會後悔。應該是從這個人平時的表現來推斷的。如果真的是小心眼的人,壹出事就堅持殺人,那就另當別論了。
律師辯稱,黃洋的死是個人疾病,但事實上這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不會被原諒。法官會見了林的父親,如果林仍然不認罪,可能對林不利。因為黃洋在喝了有毒的水後立即做出了反應。雖然幾天後他住院了,但他明顯感到不適。根據律師的辯護,也有可能是黃洋的肝功能不太好,這種毒藥誘發了肝臟的惡化。許多天之後,黃洋的尿液才被檢測出來。這幾天人體已經把毒排出去了,尿檢不靠譜,屍檢也壹樣不壹定靠譜。其他物證有矛盾,比如林的口供和在校期間發表的論文,還有自己的上網記錄,完全把自己鎖在裏面,說林被刑訊逼供,更是無稽之談。律師不應該從證據鏈上找問題。試圖以嫌疑抗辯無罪被認為是法律的漏洞,導致公眾反感。實在是無能為力。如果真的無罪釋放,法院如何向社會交代,如何向死者家屬交代?既然林森浩坦白了自己的辦案過程,法庭也采信了,我們也應該相信他並沒有真的傷害黃洋的口供。林森浩的供述和網上記錄是最有力的罪證,而其他物證並不十分有力,說明林森浩選擇了坦然面對。
他沒有為自己的人生做太多的辯解和努力。既然他已經把生死置之度外,那應該就沒什麽好隱瞞的了。他的供詞應該是可信的。
以命搏命的想法不符合法理。如果只是過失致人死亡,量刑會輕很多,因為我們生活的環境很復雜。很多時候是環境和人結合的結果。這種情況下,環境因素包括黃洋說要愚人節了,我們該惹誰(愚人節是1,和黃洋中毒時間壹模壹樣),學校中毒。毒物的毒性反應超出了林的估計,醫院沒有及時救治中毒,的體質因素,病情發展因素等。(壹開始不太嚴重,自由流動,然後惡化),我們可以稱之為人類社會的蝴蝶效應。有些時候,只要稍有舉動,就會導致嚴重的後果,這是兩個家庭的不幸。在環境和心理的共同作用下,很多人都在劫難逃,命運撲朔迷離。這兩個年輕人真的很同情,也很遺憾。
公眾不會原諒的是,林沒有及時站出來認錯,耽誤了搶救時間。這其實是林內心膽怯和僥幸的表現。這可以從幾個點來說明。第壹,他可能覺得劑量不是很大,過壹段時間就好了。如果沒事,就什麽都不會發生(黃洋只喝了壹口水,毒藥被扔進了飲水機,有很大的稀釋作用)。n-亞硝基二甲胺是壹種工業原料,它的殘留廣泛存在於我們的環境中,甚至日常用品和食品中。它是壹種有毒的化學物質,但不是毒藥。(媒體多次以復旦投毒案為題,也是對案件的誤導。)硝基二甲胺只有反復使用才會造成肝損傷,所以林認為不會死,否則不會僥幸(他認為只會覺得難受,後來住院,覺得問題嚴重)。第二,他也很害怕承擔後果,因為後果對壹個學生來說是不可想象的。就算不判死刑,他之前的努力也白費了。什麽醫院會接受投毒者當醫生?第三,林為做了壹次b超。黃洋當時的情況並不是嚴重的中毒癥狀,但他被醫院診斷為胃腸疾病。腸胃病明明不是什麽大病,後來病情惡化了。這可能超出了林的估計。第四,這是真的。當然,他這種僥幸心理的後果是很嚴重的,是不可原諒的。知識分子容易犯優柔寡斷的錯誤,性格軟弱。古人造反,十年失敗。這些原因耽誤了寶貴的時間。黃洋中毒的那幾天,林森浩每天都在網上搜索亞硝基二甲胺的信息,可見他內心也在激烈掙紮,可惜沒有勇氣站出來面對。
從心理學上來說,很多人在這個時候都會選擇拖延,希望事情會變好,或者沒人發現,然後什麽都不會發生。這個時候,沒有多少人有勇氣主動扭轉局面,大多數人會選擇被動等待。如果他能及時站出來向警方坦白,這個案子可能連故意傷害罪都不夠,也就是幾年有期徒刑。
亞硝基二甲胺沒有被列為壹種毒藥,所以不適合中毒。我們生活中接觸到的很多化學物質,包括很多藥物,都有壹定的毒性,超過壹定劑量就會導致中毒,但是我們不能隨便把它和中毒聯系起來。那樣的話,沒人敢當醫生。為什麽說這種物質不適合中毒?就是因為它不是那種毒性特別強的毒藥,需要大量的劑量才能起作用。這種物質味道很重,很惡心,口服後會發現少量。故法院認為,林將致死量十倍的亞硝基二甲胺投入飲水機水箱。這種說法是沒有問題的,但黃洋肯定不會壹飲而盡。他最多只能喝壹小口,除非按著頭。不過話說回來,百度也多次提到這種物質的毒性。林在飲用水中使用這種物質確實有些過分。
從同學和老師的請願來看,林平時的行為不像是壹個窮兇極惡的罪犯。畢竟他只是個學生。他害怕後果,做了錯事。也是很多人都會犯的錯誤。很多人都出軌過。要是有人及時勸導就好了。
法院的判決也有合理的壹面。如果是交通肇事逃逸,導致受害人沒有及時救治而死亡,會以故意殺人處理(但壹般不會判死刑),所以敢於承擔責任很重要。
生活不易。關鍵時刻壹個錯誤的決定,會導致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如果他能及時站出來承認,或者解釋可能是這種化學物質造成的,後果就完全不壹樣了。
許多人無法理解林森浩壹直在處理這種毒品。妳不知道它的毒性嗎?妳怎麽能拿它開玩笑呢?是毒藥。可見他壹定很陰險,想殺人。其實人的頭腦和智力都是有限的。很多時候,我們無法正確認識和控制環境和事物。我們的環境實際上充滿了危險。事實往往恰恰相反。只是因為經常和這種毒品打交道,他會習慣,對其危害的警惕性會下降。是可以玩的。俗話說,溺水的人都會遊泳。舉幾個例子,某省電力局每年觸電死幾個人。其中壹個案例很離奇。壹位多年與電打交道的員工,在工作過程中,莫名其妙地用手指觸碰到了高壓電。結果人瞬間就灰了,周圍的同事看著這壹切卻無能為力。普通人無法理解,電工卻能理解,很多電工都有觸電的沖動。
也許是出於好奇,想看看結果會是怎樣,也可能是掉以輕心,以為不會有什麽大事,頂多擦出幾個火花。人的好奇心往往會驅使人做出壹些不可思議的事情。後來,該省電力局強化安全責任和安全意識,進行系統的強化灌輸和多人對運行過程的反復檢查和監控,事故明顯減少。有兩個好夥伴,關系壹直很好。有壹個夥伴請了壹個木匠到家裏,其中壹個夥伴竟然用木匠的電動射釘槍對著另壹個夥伴,打手勢做出了開槍的動作。結果釘子突然射了出來,射進了小夥伴的心臟。壹個連環殺人犯經常在外打工,但他的情婦知道他手黑,卻和他關系很好。壹般人很難理解,壹個女孩和壹個慣犯睡在壹起,手上都是血是什麽感覺。壹個馴養了幾年老虎的馴獸師被老虎咬死,壹個旅遊潛水員在水裏餵鰻魚時被魚咬掉,壹只狗在家裏被叼著食物的狗咬掉............................................................................................................................
不像壹個陰險、令人發指的罪犯,林森浩更像壹個在懵懂而浪漫的年紀犯下“愚蠢”錯誤的年輕人。由於他沒有能力和勇氣及時扭轉局勢,他終於後悔了,反復強調他並不是真的想殺死黃洋,而是選擇用自己年輕的生命承擔後果。他也希望捐獻器官。願世界給他寬容和理解,願逝者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