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減少責任,敢於管理,願意管理,能夠管理,善於管理。目前安全管理存在“三不”,即不想管、不敢管、不會管。不想管,就是個別人員自身安全意識淡薄,對安全管理不夠重視,在日常安全工作中忽視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和檢查,對本部門(班組)的安全工作應付了事;不敢管,是指在安全管理過程中遇到壹點阻力、壓力或各方面的幹擾,就會因為感情用事或怕困難而不敢管安全生產中的問題;不會管理,說明安全管理人員不到位,不熟悉情況。即使想管,也還是看不到問題,不知道怎麽管,不知道怎麽下手。不想管、不敢管、不會管,後果就是違章作業、冒險作業、事故苗頭、事故隱患、安全生產秩序混亂,最終可能導致事故或惡性後果。壹旦發生事故,根據“四不放過原則”,相關人員必然成為被問責的對象。因此,從事安全生產的各級人員必須敞開胸懷,亮出利劍,願管、敢管、善管,用積極負責的勇氣和行動,杜絕壹切事故的發生。
其次,要減輕責任,堅持原則,做好本職工作。要被原諒,妳必須全力以赴做好妳的工作。具體來說,要做到“六有回應”,即“有交流的報紙、有開會的會議、有發表的文章、有調查的事項、有履行的程序、有記錄的文字”,這是減輕責任的基礎。對於本次交流的報告,各級安全生產負責人要及時、主動向上級報告存在的問題或隱患,不能解決的問題和隱患要向上級職能部門和領導報告。原則上,要召開的會議和要下發的文件,都是及時、詳細、層層傳達上級會議或文件的工作和要求。調查有兩層意思,壹是自查到位,二是相互監督到位。我們也應該對表演的過程給予足夠的重視。各級安全檢查存在三個問題:壹是重檢查輕處罰,現在要求自查不處罰,否則起不到警示教育作用;二是重事件輕管理,講事實,弱化安全生產管理,忽視制度和人的作用,沒有找到安全管理的足夠深層次原因;第三,粗放缺乏細化,泛泛而談。沒有認真檢查必須檢查和重點檢查的內容,檢查形式多於實質。為了做到盡職盡責,要求每壹次檢查檢查都要始終以督促責任主體履行安全職責到位為重點,根據我們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的規定,確定必須檢查的對象和需要重點、有針對性的項目,按照單序逐壹檢查,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對查出的問題逐壹檢查,直至徹底解決。這次履行的程序是檢查後完善相應程序,實施處罰,對整改下達整改指令,報上級批準。記錄的話,就是安全工作的“痕跡”管理,全面記錄安全管理活動的過程、結果、糾正預防措施、處置和效果,並使之有據可查,特別是對事故隱患的排查治理。在事故管理中有壹個“事故也是資源”的概念,事故隱患查出的問題也是安全生產的寶貴資源。它可以告訴我們在安全生產和事故預防中應該更加重視和重點控制的地方,原因是什麽,有哪些技術和手段可以糾正、預防或控制。因此,認真記錄安全生產活動的每壹項內容,可以促使我們正確及時地處置、預防和改善科研生產中壹切不安全的人、事、環境和管理,防止事故發生。
第三,為了減少責任,我們必須確保不發生重大事件。確保不發生嚴重情況是免責的必要條件。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國的安全是壹種有中國特色的安全。出了事,影響不好,必須有人承擔事故責任。所以要想減輕責任,壹定不能在安全生產上大做文章。為了避免重特大事故的發生,我們必須有如履薄冰、警鐘長鳴的安全危機意識,不斷加強日常安全檢查和隱患排查治理的頻率、力度和實效,不斷強化全員安全意識的行動,掌握和控制關鍵危險源和安全管理重點的能力,盡最大努力消除安全隱患, 化解危機,消除隱患,最大限度確保不發生重特大事故,履行職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