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為什麽不同國家對自由貿易的態度不同?

為什麽不同國家對自由貿易的態度不同?

美國:壹個典型的範例

美國是推行管理貿易最突出的國家,是管理貿易的典型範式。美國的管理行業有以下特點:

1.管理行業的法制化和制度化

這壹特點應該體現在兩部美國貿易法中:貿易法1974和綜合貿易與競爭法1988。第壹個法案的通過標誌著美國管理貿易正式開始運作,第二個法案的通過標誌著美國管理貿易的成熟。此外,美國管理貿易的合法化和制度化在美國反傾銷法中有所體現。美國的這些法案壹方面強化了貿易的立法作用,另壹方面擴大了美國貿易立法的治外法權。這充分說明美國加強了對貿易的單邊協調和管理。

2、對貿易的管理手段采取單邊、雙邊和多邊協調管理並舉。

美國的貿易管理手段多種多樣。除單邊協調管理措施外,美國還積極采取多邊和雙邊形式。

在多邊協調和管理方面,美國積極參與GATT的烏拉圭-臺灣多邊貿易談判,盡可能發揮其巨大影響;在NAFTA的基礎上,美國提出了“泛美自由貿易區”的構想。美國甚至提出了“新大西洋主義”,即以北約為主,歐盟和CSCE為輔的三環結構。這樣,美國既能協調世界格局變化引起的美歐矛盾,又能使“新歐洲”發揮重要作用,促進美國在“新歐洲”的利益;此外,美國對環太平洋經濟區的想法持積極態度。

在雙邊協調和管理方面,美國加強了有針對性的雙邊貿易談判,強調“互惠”和“公平”貿易的對等條件。在這種條件下,日本、德國甚至“亞洲四小國”都被迫向美國這壹擁有大量貿易順差的貿易夥伴做出了壹些讓步。比如有限度地開放市場,擴大內需,出口多元化甚至升值貨幣來調整對美貿易關系;美國還積極與加拿大和墨西哥建立北美自由貿易區。這些都是美國貿易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3.非關稅措施是管理貿易的主要手段。

由於關貿總協定多年來的不懈努力,關稅在國際貿易中限制進口的作用已經明顯降低。美國在限制進口方面變成了隱性的非關稅壁壘,出現了繞過GAIT的“灰色地帶”措施。其中,“自動出口限制”是“灰色區域”措施中最重要的方式。

從20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美國對來自日本的汽車、來自亞洲其他國家或地區的紡織品、服裝、鞋帽、食品、旅遊包等實行“自動出口配額”,大大降低了這些國家在世界上出口份額的增長率。

4、突出服務貿易和知識產權管理。

美國管理貿易的重點主要是勞動密集型制造業、農產品和勞動產品等服務貿易。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勞務貿易國,以智力服務為主的勞務輸出導致美國勞務貿易大量順差。其他國家也在努力發展勞務輸出。因此,服務貿易領域的摩擦和爭端激增。此外,隨著國際技術貿易的迅速發展,知識產權已經成為國際貿易的壹個重要方面。美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知識產權貿易國,更加關註和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和管理。因此,服務貿易和知識產權的管理在美國貿易政策中更加突出。

5、美國政府對貿易的強力幹預

美國國際經濟地位的下降和競爭力的削弱促使美國改變貿易政策,主要是通過政府幹預的手段。克林頓上臺後,美國出現了壹種“戰略性貿易理論”。

該理論認為,壹國政府可以利用產業政策發展本國經濟的動態比較優勢,而比較優勢壹旦確立,就必須隨著經濟發展隨時繼續掌握和調整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結構,從而提高本國的國際競爭力和國際地位。在這壹理論的影響下,美國政府制定了產業政策與對外貿易相結合的貿易政策,即在公平貿易思想的指導下,“積極保護”與“積極進攻”並舉,在政府的強力幹預下,增強經濟競爭力,開拓國外市場。具體做法是:選擇壹些高新技術產業進行保護和補貼;我們應該采取單邊行動懲罰損害美國工業的外國競爭者,而不是多邊貿易談判。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美國管理貿易的本質是“披上自由貿易的外衣,保護貿易”。

  • 上一篇:安全教育課復習
  • 下一篇:在家門口零售我在加油站買的汽柴油違法嗎?如果違法,應該怎麽處罰?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