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樣的場合,如果孩子是百分百滿意的孩子,大人不滿意,肯定要拉仇恨。當然,我不會這麽說。但如果我寫,我不在乎。我認為每個健康的孩子都是100%好的。後來的各種“問題”,其實都是成年人的問題。第壹,成年人把不該視為問題的東西當成問題。第二,問題是成年人自己造成的。
有些行為對孩子來說很正常,但對成年人來說就是問題。比如孩子活潑好動,有些大人認為孩子有多動癥。有沒有完全停不下來的孩子?是的。這難道不是個問題嗎?這是個問題,但問題出在教養方式或環境,而不是在孩子身上打板子。每個遲鈍的孩子背後都站著壹個憤怒的成年人。等等,都可以歸功於這兩個。
現在的父母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關註孩子,關心是混亂的。父母希望孩子出生後永遠向著更高更強發展。這種對正確心態的過度追求,導致了養孩子的焦慮。過度的關註實際上幹擾了孩子的自然成長,破壞了孩子內驅力的發展。
經常聽到父母嘴裏蹦出“控制”二字,比如玩手機,看電視,亂花錢,玩時間。壹旦在教育上想控制,那就不美了,控制和反控制會有對抗,結果可能適得其反。
社會心理學中有這樣壹個心理學實驗:分發給孩子的玩具中,有壹個玩具是不讓孩子玩的。A組孩子被指責,如果違反規定,會受到嚴厲懲罰,比如長時間不玩玩具;B組的孩子被告知,如果他們違反規則,將受到輕微的懲罰。實驗結果表明,A組的孩子比b組的孩子對禁止觸摸的玩具有更強烈的玩耍欲望,這個實驗證明了“控制等於誘惑”這句話有壹定的道理。
變懲罰為獎勵怎麽樣?A組的孩子取得好成績後獲得高獎勵,B組的孩子取得好成績獲得輕微獎勵。實驗結果表明,A組兒童對學習本身的興趣有所下降,兒童把獎勵作為行為的動機。B組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增加了,他們會努力認為學習本身就是壹件有趣的事情。這背後的心理邏輯是,每個人都會為自己的行為尋找心理認知。懲罰或獎勵越不嚴厲,他們能找到的外部原因就越少。當他們能找到的外在原因越少,就越需要找到內在原因,給人們提供了建立自己內在原因的機會,這是向建立個人持久價值體系邁出的壹大步。
孩子需要控制手機嗎?不知道有沒有家長說不要管。對我來說,我更反對孩子玩手機,但我盡量避免使用控制這個詞。最好的是自我控制。首先,家長要控制好自己,以身作則,在孩子面前少玩手機;其次,讓孩子盡早學會自我管理,給孩子犯錯的權利和自由。只有自力更生的人,才能承擔責任,凡事自律。
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最重要的是給予愛和自由。在充滿愛和自由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願意聽從父母的話,追求美好和進步。在這壹點上我100%相信孩子。
妳家孩子聽話,妳可以這樣,我家寶寶不行,妳管不了。不控制就好。的確,當問題失控時,我們不得不采取他律。父母覺得自己工作那麽努力,孩子行為那麽執拗,認知失調會導致不幸福。為了緩解認知失調,他們要麽糾正孩子,要麽改變觀念,說孩子這麽自然就是為了緩解認知失調的痛苦。
孩子有什麽先天差異嗎?恐怕和出生都不壹樣吧?是的,有區別,比壹片葉子和另壹片葉子的區別大得多。然而,至少有壹點是相同的。對這個世界來說,所有的孩子都是壹張白紙。人性或許不同,但不足以說明孩子成長中的“問題”。
在《卡爾弗特的教育》壹書中,有壹個例子。兩匹出生在壹起的馬,壹匹被送去磨坊磨面,壹匹被送去訓練賽馬。地馬變成了苦力的普通工具,為賽馬而訓練的馬變成了千裏馬。小卡爾·威特早產,反應遲鈍。老卡爾·威特認為教育可以扭轉局面。結果,小卡爾·威特八九歲就掌握了六種語言,九歲上了萊比錫大學,14歲被授予哲學博士,16歲被授予法學博士,被任命為柏林大學法學教授,23歲出版了《但丁的誤解》壹書,成為研究但丁的權威。可見環境和教育是改變壹個人的最大因素。
在育兒這件事上,真的不僅僅是有愛就能做好,也不是學歷越高就越懂得教育孩子,需要做父母的知識和心理。這也是壹個不斷學習和積累的過程。有些是主動的,有些是下意識形成的,有些天賦就不用說了。有些媽媽憑直覺就能對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而有些媽媽總是大大咧咧。
父母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是怎麽了?我可以根據我個人的觀察來看壹下,總結如下:
1.父母知道壹些育兒的大道理,卻不知道小道理。比如我懂得陪伴,懂得鼓勵,懂得分享,不拿孩子和其他孩子比較,但我不知道什麽樣的陪伴是高質量的,什麽樣的陪伴是有教育意義的行為。養孩子是壹項系統工程,也是壹項精細的工作。不會在緊要關頭做,誰註重細節,誰就培養品質。
2.我知道但是我不會長期堅持,也不註重細節。親子閱讀很好,但是有興趣就去做吧。如果妳沒有時間,就不要做。
3.父母缺乏成長思維。每個孩子都不壹樣,孩子成長的每個階段都不壹樣。家長要註意觀察,及時引導,和孩子壹起成長。如果有問題,不要等到太晚才回。
習慣成為管理者的角色,而不是指導和榜樣的角色。過早給孩子定規則有很多壞處,後果就是給孩子太多的限制,讓孩子大部分精力都用來和父母對抗,同理心和自制力得不到充分發展。渴望改變別人,其實是壹種自戀。孩子童年的愛越少,長大後越容易自戀。
5.教育應該是疏而不是堵。堵了,控制了,那些問題會壹直存在,時間長了可能會變成堰塞湖。有問題要思考如何從心理動機上緩解,而不是機械地用蠻力去解決。孩子亂拿家裏的錢,問題是把錢鎖起來解決?錢可以鎖起來,心可以鎖起來嗎?
孩子遇到錢的第壹個問題來自於他買東西的欲望。這個時候他對什麽是錢還是有點了解的,認為錢是父母口袋裏出來的,可以用來做很多好事。如果孩子在教育中不能知道或正確理解錢是怎麽來的,父母在他眼裏就成了無限的提款機。以後他不僅缺乏賺錢的能力,也缺乏感恩的心。正確的做法是讓孩子知道錢背後的意義,在生活中意味著什麽,如何使用錢,逐步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父母對錢的態度會遺傳給孩子。
只要孩子的問題清單能列出,家長的問題清單也能列出。所有問題的解決,本質上都可以回歸到“愛與自由”這個基點。對無關緊要的瑣事視而不見,不要讓孩子尷尬,妳什麽都不說,用開朗豁達的心態對待孩子,孩子會自我調整的。不要控制,引導;不要懷疑,要相信;置身事外,接受現實。
任何破壞信任和愛的解決方案都不是好的解決方案。當妳失去100%的信任時,溝通的有效性就會降低,妳對孩子的影響也會越來越小。有很多簡單的生活問題讓父母很操心。背後的原因是父母和孩子之間存在壹些情緒,或者說久而久之形成了慣性思維。
我們的人格來源於我們與父母的關系,父母與我們的原始關系最終內化為“內心的父母”和“內心的孩子”。無論我們長大後與父母的關系如何,“內心的父母”和“內心的孩子”是我們人格的基礎。雖然可以改,但是很難。我們與他人的外在人際關系,其實就是這種內在人際關系的投射和展示,所以人生初始階段的親子關系對人的壹生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做好“愛與自由”就行了,但這四個字簡單又不簡單。這兩方面能做得更好的家長還是太少了。要麽是父母曲解了“愛與自由”,要麽是他們真的給不了。
這裏的愛是指不附帶任何條件的愛。無論孩子學習表現多好,父母都能真正愛孩子,讓孩子感受到這種純粹的愛。這不就是溺愛嗎?很多父母認為不應該溺愛孩子,但我認為溺愛這個詞是壹個非常不準確的表達。發自內心的愛,妳能付出多少就付出多少。如果妳的愛像海壹樣,那就給孩子像海壹樣寬廣的愛,不要擔心孩子會淹沒在妳的愛海裏。無原則放縱的愛不能叫溺愛,是錯誤的愛。當然,錯的愛越多越好。
對壹個人好,好到不忍,有沒有人愛得太深?是的,我媽媽是。她對我特別好,真的讓我受不了。妳媽對妳的愛,不全是真愛,夾雜著私貨,而是把她認為好的東西強加給妳。這種愛本質上是自愛,殘酷卻真實。真正的愛情是站在被愛的人的角度去思考,即使違背自己的意願,也能從愛中得到滿足。當然這種愛是很難的,因為妳委屈了自己去滿足對方,即使對方表現出妳不滿意,妳也應該真的不介意。有多難?!
妳問我有沒有做過。我老實說做不到,但我能明白這個道理。我假裝心裏明白。雖然我有時候很迷茫,但是迷茫之後就會清醒,有時候還能保持壹會兒清醒。讀書也是如此。讀書獲得的知識和道理不壹定能應用到生活中,但妳所知道的會在壹定程度上影響妳。做不做是壹回事,知道不知道是另壹回事。
白說得更好,他說:讀書不能保證命運能善待妳,但多讀書能保證妳能善待命運,這很重要。
什麽是自由?真正的自由不是放任,而是給孩子選擇、嘗試、犯錯的權利,讓孩子獲得成長所必需的人生經驗。自由的人可以有獨立的思想和性格,可以有安身立命的資本。父母要想培養獨立、有思想的孩子,就要懂得把自由和寬容還給孩子。
養孩子最大的意義就是讓父母在這種極其親密的關系中認識自己,改變自己,提升自己。孩子在這裏是為了讓我們成長,讓我們體會到最深的愛和美好,而不是用功利的價值觀來評判。在這些意義上,每個孩子都是百分之百的孩子。
林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