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導向審計是現代審計的重要方式。妳知道什麽是風險導向審計嗎?以下是我對風險導向審計的認識。歡迎閱讀。
壹、風險導向審計發展的三個階段遵循?安然事件?然後呢。陰事件?國內外審計失敗事件的相繼爆發,使得審計風險真正擺在了註冊會計師行業的面前。風險導向審計以審計風險為審計工作的出發點。通過對所有產生風險的環節進行評估,重視每壹個產生風險的重要環節,界定高風險項目,使審計過程成為壹個不斷克服和降低風險的過程。風險導向審計方法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
(壹)傳統風險導向審計
傳統的風險導向審計方法認為審計風險包括固有風險、控制風險和檢查風險。傳統的風險導向審計方法側重於對賬戶余額和交易層面風險的評價,但企業的經濟環境、行業地位、經營目標、戰略和風險都會對會計報表產生壹系列影響。如果不綜合考慮這些因素,我們就無法對會計報表的余額有壹個合理的預期。當管理層卷入欺詐時,內部控制也會失效。因此,傳統的風險導向審計方法存在固有的缺陷。
(二)基於風險的戰略系統審計
在改進傳統風險導向審計的過程中,專業界創造了基於風險的戰略系統審計。兩者的本質區別在於:首先,基於風險的戰略系統審計融合了審計學、系統論和經營戰略,更加關註企業面臨的風險。其次,審計的起點前移,基於風險的戰略體系審計的起點是企業的經營戰略和業務流程。第三,采用風險基礎戰略體系審計有利於節約審計成本,克服因缺乏全面觀點而帶來的審計風險。然而,基於風險的戰略體系審計仍然存在固有的缺陷:使用傳統的審計風險模型;實質性程序的實施是有限的。當內部控制存在缺陷,註冊會計師未能發現或測試內部控制不足時,註冊會計師承擔的審計風險將大大增加。
(三)現代風險導向審計
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是基於系統論和戰略管理理論的審計技術和方法的重大創新。它以被審計單位的戰略經營風險為導向,並通過了?戰略分析?過程分析?經營業績評價?財務報表的剩余風險分析?本文的基本思想是將會計報表重大錯報風險與經營風險聯系起來,從而提出審計人員從源頭上分析和發現會計報表錯報的概念。現代風險導向審計針對傳統風險導向審計的不足,如風險評估不充分,未能有效發現高風險審計領域,導致審計過度或不足,大大加強了風險評估過程,使風險評估成為中心,真正體現了風險導向審計的理念。
二、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方法的描述與傳統審計風險模型相比,現代風險審計註重了解被審計單位的行業狀況、經營目標、經營戰略和業務流程以及相關的經營風險,從宏觀角度把握審計面臨的風險,並將其作為不可或缺的審計程序;關註分析程序,識別可能的錯報,減少對各種交易和賬戶余額接近預期值的測試;在評價內部控制有效性的情況下,關註例外事項,進行詳細審計;拓展審計證據的內涵,將通過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而獲得的信息作為審計證據。
三。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方法的應用根據審計風險的二元模型,中國註冊會計師將審計業務流程和程序分為三個部分,增強了實施審計程序的效果。中國註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211號《了解被審計單位和環境,評估重大錯報風險》強調了特殊風險的識別和評估,指出特殊風險通常與重大非常規交易和判斷有關,風險評估程序不足以為發表審計意見提供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註冊會計師還應設計和實施進壹步的審計程序,包括控制測試和實質性程序。
(1)風險評估程序
1,風險評估程序
審計師需要先分析客戶的策略,再分析客戶的過程。在分析時,他們可以從過程目標、輸入、操作、交易類型、威脅過程目標的風險等方面來理解過程。從而了解客戶創造價值的方式、競爭優勢和劣勢、威脅,評估過程管理風險。然後在此基礎上,對固有風險進行初步評估。審計師在分析客戶的戰略和過程時,已經從企業的整體層面理解和評價了內部控制。在此基礎上,他們應該關註和評價內部控制的其他方面,特別是對重要類別交易的控制。基於對內部控制的理解,審計人員對控制風險進行初步評估。審計人員還必須對兩者進行綜合評價,共同風險的評價結果是審計人員決定實質性程序的性質、時間和範圍的依據。最後,審計人員根據控制測試結果結合聯合風險評估的水平,綜合評估會計報表重大錯報的風險,從而確定檢查會計報表的風險,並進壹步確定實質性程序的性質、時間和範圍。
2.風險評估的具體方法
風險評估的方法主要包括觀察、檢查、確認、詢問、走查測試、分析程序和其他審計方法。在現代風險導向審計下,風險評估以分析程序為中心,成為最重要的程序。而且隨著分析程序功能的不斷擴展,分析程序開始多樣化,審計人員不僅分析財務數據,也分析非財務數據。由於分析程序的多樣化應用,大量的分析工具和現代管理科學被應用到分析程序中。例如,波士頓矩陣(BCG)用於過程分析;績效分析使用平衡計分卡和其他分析技術。
(2)針對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實施進壹步的審計程序。
中國註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231號《經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實施程序》指出,應根據已識別的重大錯報風險級別的相關評估結果,確定可接受的檢查風險級別,並考慮已確定的風險級別,然後據此計劃和實施控制測試和實質性程序,制定整體應對措施。註冊會計師應當合理設計控制測試的性質、時間和範圍。
四。我國實施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建議(1)完善法律法規
完善法律法規就是針對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新形勢,及時修改壹些相應的法律法規,以適應新形勢的需要。現行公司法和註冊會計師法雖然規定了註冊會計師的責任,但主要是行政責任,輔以民事和刑事責任。因此,應完善法律法規,加大對註冊會計師違法行為的問責和處罰力度,強化註冊會計師的法律風險意識,提高審計的“真實有效性”。
(二)建立風險導向的審計信息系統資源* * *共享機制
在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實施中,註冊會計師進行風險評估需要獲取大量的信息。政府部門、銀行、證券公司、行業協會等單位的企業信息可以以網絡形式共享,輔以在社會上推動企業信用體系的建立。會計師事務所本身也應該建立壹個龐大的數據庫,以便於會計師事務所實施風險評估程序。建立信息系統的資源共享機制可以節省大量的人力和財力,縮短風險評估流程,使風險評估更加準確有效。
(三)建立和完善企業內部控制機制
企業內部控制的質量與註冊會計師的審計風險密切相關。目前,公司治理結構和內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客觀上阻礙了風險導向審計的應用。因此,企業應在優化公司治理的框架下建立和完善內部控制機制,強調管理層的控制責任,重視對企業風險的評估。
(四)強化培訓機制
壹種新的審計模式的推廣應用必然需要壹個適應過程,因此加強培訓機制是非常有必要的。通過借鑒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國際實踐,可以趕上審計實務的發展趨勢,降低審計風險。此外,強化培訓使部分註冊會計師在短時間內迅速掌握了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方法和理念,並在全國得到推廣和全面實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