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香港保險和內地保險的區別在香港買保險劃算嗎?

香港保險和內地保險的區別在香港買保險劃算嗎?

是否劃算,要看個人情況。如果經常出國或者準備移民,壹定要多了解。如果是普通配置,也可以結合自身情況考慮。

優勢1:公司歷史悠久,競爭充分。

香港保險業有150年的歷史,整個市場非常發達。美國和歐洲的保險巨頭將在香港設立分支機構。在如此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無論是產品還是服務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中國保險業目前遇到的問題,是香港保險在上世紀90年代經歷過的。與國內市場相比,香港保險業更加成熟和規範。

優勢二:費率低,價格便宜。

除了香港人均壽命高於國內以外,最重要的壹點是香港保險的定價利率在3.5%-4.5%之間,遠高於國內產品(定價利率越高,保費越便宜)。以重疾產品為例,香港保險的費率至少比國內70%以上的產品便宜20-30%。另外,國內很多保險公司依靠的是渠道和品牌的優勢,目前沒有改變的動力,導致香港保險對我們來說比較便宜的印象。

優勢三:部分疾病定義寬泛,方便理賠。

2007年以前,我國重疾的定義並不統壹,同壹種惡性腫瘤,不同的保險公司可能理賠條件不同。另外,某合資保險公司在深圳因理賠糾紛引發群體事件,於是中保協和中國醫師協會聯合制定了《重疾保險疾病定義使用指南》,規定了25種高發重大疾病,疾病定義和理賠標準不應有差異。

確診疾病才賠付:比如惡性腫瘤、雙耳耳聾、雙眼失明、嚴重三度燒傷、嚴重原發性肺動脈高壓等。這些很好理解,只要確診就交錢。

只有達到壹定癥狀的狀態才支付:比如中風後遺癥、終末期腎病、深度昏迷、癱瘓、重度腦損傷、語言能力喪失,這些更多的是狀態的約定。

妳需要通過規定的手術來支付:比如大器官移植或者造血幹細胞移植,冠狀動脈搭橋,心臟瓣膜手術,主動脈手術,這些更多的是關於手術和治療的約定。

經過對比分析,中國內地和香港對最重疾病的定義基本壹致,但部分疾病的定義會更寬泛,更有利於我們的投保人。

我們以中風後遺癥為例。香港只規定後遺癥持續時間超過24小時,而大陸要求180天。從這個角度來說,香港的定義更合理。

事實上,不能說香港所有疾病的定義都很寬泛,索賠也很容易。如果妳真的關註這壹塊,可以壹個壹個的分析比較。個人認為,香港保險這塊確實有壹些優勢。

優勢四:有了分紅,保額會增加。

香港的重疾產品都有分紅收益,最直接的體現就是保額會增加。沈蘭軍認為這是最吸引大陸客戶的地方。比如我們買了壹個國內的產品,50萬保額的壹個重疾。我們從現金價值表可以看到,即使60年後,國貨的保額依然是50萬。但是香港的保額會增加,可能變成了80萬或者1萬。

香港保險公司投資範圍廣,保險資金可全球配置。而國內保險資金投資渠道有限,國內股市不景氣,可投資的項目和渠道很少。這直接導致香港保單的分紅遠高於內地,最直接的表現就是保額會增加。

優勢五:海外資產配置

由於香港的保單以美元和港幣計價,在香港購買保險成為內地高凈值人群跨境資產配置最簡單、最容易的手段。2015以來,人民幣貶值預期越來越強烈,而隨著特朗普上臺和美聯儲決定加息,美元走強是明顯的趨勢。所以前幾年,高凈值人群去香港買香港保險,無限制換匯,那是美好的壹天。

作為壹個高凈值人士,最重要的不是收入,而是避免資產隨波逐流,保證資產的穩定增值,所以央行才不斷限制香港保險的信用卡,因為資金外流太嚴重了。

  • 上一篇:我是壹個學文學的女生,擅長數學。就業應該選擇什麽專業?
  • 下一篇:藥品交易和使用質量監督管理辦法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