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小家電質量問題如何索賠

小家電質量問題如何索賠

協商和起訴都是處理電器產品質量糾紛的方式。很多人為了節省時間,購買後發現電器產品有質量問題。這時候可以和商家協商,要求他們支付壹定的經濟補償。對於協商不能達成壹致的產品糾紛,消費者也可以進行投訴和起訴。

壹、如何處理電器產品質量糾紛?

協商和起訴都是處理電器產品質量糾紛的方式。具體處理方法如下:

1,雙方約定優先。

2.合同生效後,當事人對質量、價格或者報酬、履行地點等沒有約定的。,或者約定不明確的,他們可以協議補充;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合同的有關規定或者交易習慣確定。

3.當事人對合同標的物的質量要求沒有明確約定的,應當按照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執行;沒有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按照通常標準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標準執行。

4.銷售者在銷售標的物時,通過產品介紹、產品說明等形式說明標的物的質量。合同沒有明確約定的,該說明構成出賣人對標的物質量的明示保證。如果實際交付的標的物與描述不符,則交付的標的物質量不符合要求。

二、產品質量糾紛訴訟中有哪些註意事項?

1,註意合理確定訴訟主體。

在原告資格方面,消費者以產品責任糾紛為由起訴。原告資格不限於商品買賣合同的當事人,產品的實際使用者和實際受害者都可以起訴。此外,法律並不禁止當事人在明知存在質量缺陷的情況下仍購買產品,即“明知假貨而買假貨”。在被告方,消費者可以起訴生產者和銷售者。如果商品是通過商場、展銷會、交易市場等場所購買的,也可以起訴活動的組織者和專櫃的老板。新消法頒布後,網購中的網絡交易平臺也可能成為被告,不能提供生產者或者銷售者信息的,需要承擔先行賠付責任。

2、註意正確選擇法律關系和法律依據。

選擇不同的法律規範主張權利,會導致適用不同的法律,最終的結果也會不同。在法律關系方面,基於合同法律關系主張權利的,將根據雙方買賣合同的約定確定違約責任和實際損失,基於侵權法律關系主張權利的,除實際損失外,還可獲得懲罰性賠償和精神損害賠償。在法律依據上,消費者可以通過起訴獲得實際損失的賠償;如果以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起訴,可能獲得除實際損失外三倍價款的賠償。選擇不同的法律關系和法律依據主張權利,可能導致賠償金額的巨大差異,消費者需要理性謹慎選擇。

3.註意核心事實的證明程度和方式。

在產品責任糾紛中,消費者需要證明的事項壹般包括四個方面:壹是購買商品的身份,即生產者、銷售者生產、銷售的被消費者稱為產品的缺陷產品;二是產品存在質量缺陷或者不符合安全標準;三是產品質量缺陷造成了消費者的財產和人身傷害。第四,損害與產品質量缺陷之間存在因果關系。第壹點壹般可以通過購買憑證、證人證言、監控錄像等證據來證明。要證明第二點,只需要初步證明產品沒有性能,不符合安全標準。消費者可以通過產品的相關證明和說明、生產者和銷售者的廣告、相關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以及專門鑒定機構的鑒定予以證明。

對於第三點,消費者可以使用缺陷商品本身、醫療費用、誤工費、交通費等遭受人身傷害的單據、遭受財產損失的財產價值證明、相關鑒定意見等作為證據。因果關系的證明可以通過損害前後的情況對比、專門的專家意見、合理的推理來證明。值得註意的是,消費者主張懲罰性賠償時,往往需要證明經營者的主觀惡意,即欺詐或明知。主觀惡意可以通過交易過程中的客觀行為來證明,包括虛假宣傳、隱瞞事實、以假亂真、以次充好、缺證、檢驗不合格等。

4、註意正確理解法律規定的損害賠償的條件和含義。

在產品責任糾紛中,被侵權人的賠償範圍包括缺陷產品本身和缺陷產品造成的其他財產損失;造成人身傷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誤工費、交通費;傷殘生活費、生活補助費、傷殘賠償金、喪葬費、死亡賠償金。造成嚴重人身傷害的,被侵權人還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可以在賠償金額上要求多倍賠償,根據《侵權責任法》,消費者可以獲得酌定懲罰性賠償;根據新消法,消費者可以獲得壹退三賠的賠償,500元賠償金額不足三倍可以獲得500元的賠償。造成嚴重人身傷害的,可以壹罰二賠;根據《食品安全法》規定,食品可以壹退十賠。

如果商家銷售的電器存在質量問題,此時消費者的財產權和人身安全已經受到威脅,那麽寫好投訴書後就可以起訴存在質量問題的商家。如果消費者受到損害後,商家自願支付壹定數額的賠償,此時無需起訴。

  • 上一篇:西華大學復試時間2023
  • 下一篇:玉樹藏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立法程序規定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