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是加強領導,做到“三個包含”。
把創建安全文明校園與學校的教學科研教育工作融為壹體,與學校的建設發展有機結合,是推進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保障,也是人才培養的必然要求。江西省綜治委學校及周邊綜治領導小組切實加強了對創建活動的組織領導,堅持“三包含”。壹是將創建活動納入全省教育總體發展規劃,為創建活動廣泛持久開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江西省在江西省教育發展“十壹五”總體規劃中,將2010前全省80%以上的各級各類學校列入“平安文明校園”。同時,從2006年開始,根據這壹工作目標,建立了省、市、縣三級考評體系,制定了年度創建計劃。二是將創建活動納入學校及周邊綜合管理體系,為創建活動深入有序開展提供組織保障。2004年9月,江西省綜治委、江西省教育廳、江西省公安廳聯合下發了《關於深化平安文明校園創建工作的意見》和《江西省平安文明校園創建工作考評細則(試行)》,明確了創建活動的日常工作由學校及周邊綜治委領導小組負責,規範了活動的內容、方式和申報程序,確保了創建活動的正常有序開展。三是將創建活動納入學校及周邊城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年度考核,為確保創建活動紮實有效開展提供措施。把創建活動作為各市學校及周邊治安綜合治理目標考核的重要內容,納入目標考核評分細則,推動各地創建活動各項工作措施的落實。2005年,三個創建活動好的城市被加分,三個有問題的城市被扣分。此外,各校把創建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與學校的建設發展統壹研究、部署、實施。先後成立了由學校主要領導掛帥的創建活動領導小組,建立健全了創建組織網絡,明確了職責分工,從組織上保證了創建工作各項措施的落實,形成了* * *管理的工作格局。
為了提高師生員工對創建活動的知曉率、參與率和貢獻率。2004年底,省市分別舉辦了高校保衛幹部和中小學綜治幹部培訓班,宣傳創建知識,培訓工作骨幹,全面推進創建工作。在培訓的基礎上,組織骨幹到學校進行宣傳指導。學校普遍召開創建活動動員會進行部署動員,並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充分利用各種方式開展具有自身特色的安全文明校園創建活動。很多學校把創建活動的宣傳資料發放到學校的各個院系,讓大家了解安全文明校園的創建活動,並參與其中。上饒師範學院結合創建活動,開展大學生文明修身實踐活動,組織學生參加校園文明糾察執勤;新余學院在校園網上開設了創建安全文明校園活動專欄,開設了“我在努力申報安全文明校園”互動專欄。東華理工開展“啟新李建華安文明校園”主題團日活動;贛南師範學院開展了保衛工作“三進”活動(進公寓、進大腦、進活動),全面塑造了保衛工作的新形象。省領導小組對申報安全文明校園的高校進行了隨機輿情調查,學生對學校創建活動的知曉率達到100%。由於領導重視,措施得力,創建安全文明校園的濃厚氛圍已經形成。
二是突出重點,加強“三項建設”。
“預防為主,整建結合,重在建設”是創建工作應堅持的基本原則。在創建中,堅持提高學校的預防、發現、控制和處置能力,重點加強三項建設:壹是加強制度建設。在推進安全文明校園創建過程中,始終堅持依法管理、規範管理,切實把制度建設作為創建工作的重要保障。建校期間,進壹步健全和完善了壹系列符合學校實際的規章制度,包括:校園管理制度、學生管理制度、矛盾糾紛排查制度、重要信息報告制度、重點部位管理制度、危險物品管理制度、重大事件報告管理制度、門衛登記核實制度、治安巡邏檢查制度、校園突發公共事件預警預案、校園安全文明建設工作責任追究制度等。很多學校都把這些制度編成了書,分發給每壹個老師和學生,做到人人壹本書。如贛南師範學院在創建過程中,編制了安全保衛工作制度、學生工作手冊、贛南師範學院住校守則,發放給師生,規範了創建程序,做到了有章可循,違規者受到追究。
二是加強團隊建設。努力打造壹支政治堅定、業務精通、作風優良、能吃苦、能戰鬥、能奉獻的安全穩定的校工隊伍,是創建工作的重要內容。在創建活動中,堅持把加強隊伍建設放在突出位置,建立了教育與管理、專職與兼職、學生與教師相結合的隊伍,維護了學校穩定。目前,被評高校除專職保安、校衛外,普遍建立了公安信息員、法制宣傳、樓棟看護、學生文明糾察、義務消防、矛盾排查、心理健康咨詢等幾支維穩隊伍。上饒師範學院建立的安全聯絡員制度,在收集學生思想動態、法制宣傳、安全教育和監督、協助班主任調解矛盾糾紛、有效化解各類矛盾糾紛、加深學生對安全文明創建活動的理解和支持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三是加強硬件建設。構建以校園110指揮中心為樞紐,集人防、物防、技防於壹體的校園治安防控體系是客觀需要。2003年,華東交通大學“校園110”綜合服務體系建設的經驗和做法在全省高校推廣,全面構建了校園治安防控體系。經過兩年多的努力,特別是通過創建安全文明校園活動,全省高校在加大環境整治、基礎設施改造等硬件建設的同時,加大了投入,加強了物資裝備,構建了現代化的安全技術防範體系。建校以來,南昌大學投資近800萬元建設了校園電視監控系統、防盜報警系統、火災煙霧自動報警系統等高科技防範系統,全面提升了校園的安全防範能力。全省中小學不僅抓好校園報警點建設,還結合學校實際,構建現代化安全技術防範體系。南昌市首批省級安全文明校園的中小學全部建成了校園電視監控系統。據2005年申報安全文明校園的5所高校統計,在過去的壹年中,5所學校的“110”* * *共接警3000余次,為師生提供服務1300余次,受理師生求助600余次,調解師生糾紛120余次,均得到解決。
第三,標本兼治,力求“三結合”。
要實現“以良好的校園秩序和優美的校園環境為主要標誌,校園文明程度顯著提高,學校教育環境進壹步改善”的目標,必須堅持標本兼治,重在治本。在開展各項整改的同時,更加註重提升內涵,夯實基礎,切實推進創建活動,努力做到“三個結合”
壹是把環境整治與精神文明建設結合起來。建設安全文明的校園,不僅僅是硬件設施的建設和校園環境的美化,更重要的是以人為本。通過優化教育環境,陶冶師生的思想情操,培養良好的精神風貌,為學校教育創造良好的人文環境和治安環境。在加強環境整治和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要加強思想政治工作、思想道德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創建活動以來,結合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在中小學開展了“三育”(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培育文明教育、誠信教育)和“五建”(德育課程建設、德育隊伍建設、校園文化建設、陽光網吧建設、德育課程建設)活動。結合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在全省高校開展“五示範創建”(校園文化創新示範活動、社會實踐示範基地、思想政治教育示範網站、心理健康咨詢教育示範、大學生示範社區)活動。
二是把安全創建和安全教育結合起來。提高師生的法律意識和安全意識是維護校園安全穩定的基礎。堅持以人為本,重視思想教育,夯實工作基礎。全省學校開展了“四五”普法學習、校園安全宣傳教育月活動、法制安全教育知識競賽活動、安全文明暑假活動等壹系列宣傳教育活動。特別是針對大學生心理問題引發各種治安事件的現狀,加強了對學生的心理教育。在全省高校設立了心理咨詢中心,開展了心理健康的調查、檢測和建檔,建立了對心理障礙學生的幹預機制。為04、05級近30萬名學生建立了心理健康檔案。贛南師範學院開展的心理健康咨詢工作得到了中央領導和省委主要領導的肯定。教育部高等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會議介紹了江西省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經驗和做法,人民日報進行了重點報道。我省撰寫的心理健康理論文章以教育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的名義在《光明日報》發表。
三是周邊治理與屬地建設相結合。為營造良好的周邊環境,充分發揮各級學校和校園周邊綜合治理領導小組的組織協調作用,定期開展校園周邊治安集中整治,及時解決壹些影響安全的突出問題。同時,堅持屬地管理,明確責任分工,構建學校* * *建設格局。壹方面,學校與當地綜治部門簽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責任狀,年終進行考評,促進學校的綜治工作。另壹方面,將學校及周邊地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考評納入當地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總體目標考評,各級綜治部門加強了學校及周邊地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同時,我們還在高校建立了綜治辦,配備專門人員負責綜治辦的日常工作,堅持學校與當地綜治辦定期召開聯席會議,開展共建學校活動。通過與周邊地區、鄉(鎮)、村的“四通”活動(聯誼、聯防、聯調、共治),加強了聯系,增進了感情,化解了矛盾,形成了* * *知識,為改善校園周邊環境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通過開展安全文明校園創建活動,我們深刻認識到創建活動是提高師生思想道德素質、提高校園文化生活質量、營造良好校園秩序和優美校園環境的有力舉措,是全面推進學校及周邊地區綜合治理的有效載體。我們必須持之以恒,不懈努力。在做好各類創建活動的同時,不斷加強內部管理和制度建設,使這項活動成為內涵深化、外延擴大的經常性工作,貫穿學校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