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如何強化黨的宗旨意識,發揮聯系和服務群眾的作用?

如何強化黨的宗旨意識,發揮聯系和服務群眾的作用?

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是要讓黨的幹部接地氣,了解情況。各級黨組織要高度重視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用切實有效的方法讓黨員參與到這項活動中來;要敞開胸懷,認真聽取基層對黨員幹部和各級黨委的意見和建議。黨員幹部要發揮先鋒模範作用,通過走訪群眾、自我反省、批評和自我批評,凈化思想,提升黨員隊伍的綜合素質,增強黨員幹部的宗旨意識和群眾觀念。

黨的群眾路線是黨的根本政治路線,也是黨的根本組織路線。作為團幹部,最大的黨性就是堅決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服務好群眾;最好的品行是立足崗位,努力工作;最真實的例子就是敢於讓幹部群眾高看自己,做表率,真正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推進組織工作,努力做到“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

牢固樹立群眾觀點,切實增強宗旨意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是組織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作為幹部,必須牢固樹立群眾觀點,自覺踐行群眾路線,把黨的宗旨貫穿於思想和行動的方方面面。首先,要在深化學習中樹立群眾觀點。樹立群眾觀點是壹個深化思想認識的過程。組織幹部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堅持不懈地加強黨的理論學習,特別是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學習階段規定的關於群眾路線和群眾觀點的必讀條目和重要論述,精讀研讀,深刻理解和把握群眾路線和群眾觀點的科學內涵,增強對群眾路線和群眾觀點的理論認同、思想認同和情感認同,進壹步增強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二要在實際行動中堅持群眾路線。我們必須牢固樹立群眾觀點,在思想上、生活上、作風上貼近群眾,真誠地和群眾交朋友。要帶頭參加機關幹部“壹線服務行動”,主動走出機關,深入村社和群眾,了解鄉鎮幹部“駐村代理、強民強基”工程的實施情況,督促和引導各級幹部主動深入壹線, 下沈到基層,與群眾面對面交流,了解群眾所思所盼,真心實意為群眾辦實事,全力排憂解難,堅持辦好事,切實密切黨群幹群關系。 第三,我們必須在推動工作中實踐群眾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最重要的是實現和維護群眾的根本利益。圍繞“壹都兩中心”建設目標,在組織工作中體現服務改革、服務發展、服務群眾、服務黨員、幹部和各類人才的方向,以強烈的責任感和事業心開拓進取,進壹步加強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抓好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建設和黨員教育管理,創新基層黨組織服務方式,在推動工作任務落實中踐行黨的根本宗旨。

堅持深入群眾,提高團結群眾的能力。第壹,要帶著感情深入群眾。雖然組織工作是政治性、政策性的,要講原則、講程序、講紀律,但也是壹種“感性”的工作。不能冷面無情,不能溫情脈脈,不能沾沾自喜,自以為“高人壹等”,更不能居高臨下,盛氣淩人。只有帶著責任、熱情和真誠去工作,才能得到廣大黨員的擁護。第二,要以寬容開放的心態對待群眾。組織幹部要自覺擺正自己的位置,正確對待群眾的“仰視”,要謙虛,要謙虛,要謙虛。要善於換位思考,充分尊重和理解他人,站在群眾的立場上思考問題,多與黨員、幹部、知識分子交朋友,以平等謙虛的美德溫暖人、鼓舞人、團結人。第三,要樹立和群眾打成壹片的作風。要堅持原則,嚴守紀律,按章辦事,不請自來,不泄露信息,不以權謀私,做壹名合格的組織幹部。要廉潔自律,自覺接受黨組織和群眾的監督,切實增強憂患意識,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從思想上築牢“防火墻”。要強化事業心,時刻保持平常心,虛懷若谷,真誠待人,努力工作,默默耕耘。要發揚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多辦簡樸少鋪張浪費的文藝會,讓機關幹部成為信得過的人。

切實尊重群眾,提高服務群眾的能力。第壹,要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要從群眾中總結工作經驗,在群眾中檢驗工作成效,保護群眾積極性,善於依靠群眾智慧提高組織工作水平;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善於及時發現和收集群眾的創造性信息;要善於挖掘,把群眾創造的經驗有效提煉,運用到組織工作中去。比如,及時總結推廣全家灣鄉創新的以“馬上辦、代辦、領辦、動辦”為主要內容的“民政代理”工作法,德興鄉的“6+4”工作法。第二,要尊重群眾意願。組織工作必須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順應基層意願,不搞“壹刀切”、“急行軍”。在思想上、做事上要尊重群眾的意願,多做調查,多聽聽群眾的聲音,弄清真相,把握規律,增進與群眾的感情。實踐證明,尊重群眾意願有利於群眾主體地位和黨員主體地位的有機統壹。尊重群眾意願,就能團結群眾、組織群眾、宣傳群眾、教育群眾,就能有效調動和激發蘊藏在群眾中的巨大創造活力,就能使組織工作成為不竭的力量源泉,就能為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提供有力保障。第三,要切實解決群眾問題。作為團幹部,要帶頭熱心為群眾排憂解難,盡最大努力幫助群眾排憂解難。要突出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建設,切實抓好抓基層、打基礎,堅持集中力量、資源向基層傾斜,著力解決壹些基層黨組織無人管、沒錢辦事的問題,增強服務群眾、服務黨員的能力。要帶頭參與“雙聯”行動和機關幹部“壹線服務行動”,切實形成通過示範解決群眾問題的強大導向。

掌握群眾方法,提高組織群眾的能力。第壹,要集中群眾的智慧。團幹部要跳出“以組織工作為中心”的思維模式,打開思路,暢通渠道,讓群眾的意見和呼聲及時反映給上級,重大問題交由群眾討論後再做決定,確保情緒得到釋放,情緒得到達成;註意傾聽不同的意見,尤其是少數人的意見。重大決策要征詢社會各方面意見,聽取群眾評價,了解群眾滿意度。要不斷擴大群眾對組織工作的參與率,廣泛集中社會各界對基層黨建、幹部工作、人才工作和自身建設的意見和建議,認真摸清情況,集中群眾智慧,提出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二要教育引導群眾。要利用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優勢,註重加強對群眾的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教育,加大對黨的組織工作的宣傳解釋力度,根據不同對象和特點,分層次、多樣化地做好群眾工作,把工作落實到群眾的生產生活中,做到講道理和辦實事並重,以理服人、以情服人,增強群眾對組織工作的信任。第三,要擴大群眾的權利。組織幹部要敢於和善於運用民主手段做好群眾工作,讓群眾主動參與各項組織工作。要順應社會轉型發展,積極推進黨務、村務、財務公開,選派優秀鄉鎮幹部到村任職,選派農村富裕群眾中的先進分子加入村班子,在實踐中把黨內民主和人民民主有機結合起來。要進壹步加強幹部民主推薦、民主測評、民主評議,加大公開選拔領導幹部力度,切實做好幹部考察和任前公示工作,落實群眾對幹部工作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第四,要註重制度建設。要通過建立組織幹部分片監督制度、定期調查制度、設立組織幹部信箱、監督電話12380等,完善組織幹部聯系基層、傾聽群眾訴求的機制。要通過組織幹部下基層、結對互助等方式,完善服務群眾的機制。通過完善制度,既能引導幹部為群眾排憂解難、辦實事,又能增強宗旨意識,克服脫離群眾的傾向,從而獲得群眾的支持,增強動員和組織群眾的能力。

  • 上一篇:鹹寧市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小餐飲食品攤販安全管理辦法
  • 下一篇:中國現在有哪些城市在衰落,經濟發展壹蹶不振?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