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信息披露,實際上就是為了幫助理解會計報表的內容,而對計報表本身無法或難以充分表達的內容和項目所作的補充說明和詳細解釋。
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基本會計假設、會計政策、會計政策的變更、會計估計變更、會計差錯、關聯關系和關聯方交易、資產負責表日後事項、或有事項、計報表中有關重要項目的明細情況。
擴展資料:
會計信息披露的新古典理論認為,信息生產的社會最優數量是使社會的邊際成本和邊際收益相等的信息數量。
然而,會計信息具有公***產品(Publicgoods)的特性,而公***產品具有外部性(Externality)和搭便車(Free-riding)行為。會計信息的這種特性恰好是新古典理論和規範理論最根本的分歧,因為前者會計信息是視作為私人產品,而不是公***產品。
實證會計理論著重於分析公***幹預的政治程序和解釋會計標準的制定過程。按照公***利益理論,會計準則制定者被假定為大公無私者,它會權衡管制成本與市場運作改善後所帶來的社會收益兩者間的大小,從而盡量實現社會福利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