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互聯網不是八大車搞出來的,而是從壹條羊腸小道走出來的。
1988年,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采用X.25協議,使其成為西歐中心DECnet的擴展,實現了計算機的國際長途聯網和與歐洲、北美的電子郵件通信。
1989 165438+10月,中關村教育科研示範網(簡稱NCFC)正式上線,由中國科學院主持,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共同實施。
1992 65438+2月底,清華大學校園網(TUNET)建成並投入使用,這是國內第壹個采用TCP/IP架構的校園網。
1993年3月2日,連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和斯坦福直線加速器中心(SLAC)的64K專線正式開通。這條專線還是中國第壹條連接互聯網的專線。
6月,1993,NCFC的專家在INET'93會議和CCIRN會議上重申了中國接入互聯網的要求。
第二階段:蓄勢待發(1993 -1996)
四大互聯網骨幹網的相繼建成,開啟了中國鋪設信息高速公路的進程。
科技網第壹:
NCFC 10月成立1990 165438,NCFC骨幹網10月開通並投入運行1993 165438。
1994年4月,NCFC網絡與美國互聯網成功互聯,這是中國最早的互聯網。
1995年4月,中國科學院啟動京外單位聯網工程(簡稱“百聯網工程”)。
2月1996,中國科學院決定將基於NCFC的中國科學院互聯網正式命名為“cstnet中的CSTNet”。
金橋網絡建設:
1993 3月12日,國務院副總理朱镕基主持召開會議,提出並部署建設全國公共經濟信息通信網(簡稱金橋工程)。
9月6日,1996,中國金橋信息網(CHINAGBN)正式開通256K赴美專線。中國金橋信息網日前宣布,將開始提供互聯網服務,主要為專線集團用戶提供接入,為個人用戶提供單點上網服務。
中國公共計算機互聯網(CHINANET)建設;
65438年9月至0994年9月,郵電部電信總局簽署了中美互聯網協議,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CHINANET)建設開始。
1995 1 10月,郵電部電信總局分別在北京和上海開通64K專線,開始向社會提供互聯網接入服務。中國互聯網進入商業化階段。
1995年5月,中國電信開始建設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CHINANET)國家骨幹網。並於1996 1月,正式開通提供服務。
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絡的建設:
1994年7月初,由清華大學等6所高校共建的“中國教育科研計算機網”實驗網開通,通過NCFC國際出口與國際互聯網連接。
1994年8月,由國家計委投資、國家教委主辦的中國教育科研計算機網(CERNET)正式成立。1995 15年2月,“中國教育科研計算機網絡(CERNET)示範工程”建設完成。
第三階段:內容產生(1996 -1998)。
中國互聯網進入前所未有的活躍期,應用與政府管理齊頭並進。
構建產業鏈:
2000年5月17日,中國移動正式推出“WAP(無線應用協議)”業務。
2000年6月5438+065438+10月10,中國移動推出夢網計劃,構建開放、合作、共贏的產業價值鏈。
2002年5月17日,中國電信在廣州啟動“互聯星空”工程,標誌著ISP和ICP開始共建寬帶互聯網產業。
2002年5月17日,中國移動率先在全國範圍內正式推出GPRS服務。
應用程序萌芽邊緣:
在線教育:1999年8月,六省市200多所高校使用“全國普通高校招生系統”在CERNET上首次成功在線招生。
網上銀行:1999年9月,招商銀行在國內率先推出“壹網通”網上銀行服務,成為國內首家實現全國聯網的商業銀行。
電子商務:1999 9月6日,中國國際電子商務應用博覽會在北京舉行。這是中國第壹次大型電子商務技術和應用成果報告會。
第四媒體:2000年6月5438+2月65438+2月人民網、新華在線、中國在線、央視國際在線、中國日報在線、中青在線等。被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批準發布新聞,率先成為獲準發布新聞的重點新聞網站。
網遊:2001,盛大網絡在內地運營韓國網遊《傳奇》,成為內地網遊市場的霸主。
第四階段:互聯網發展進入快車道(1999-2002年底)。
中國互聯網已經進入普及和應用的快速增長期。
2000年4月13日,Sina.com宣布首次公開發行,第壹只真正意義上的中國大陸網上股票在納斯達克上市。三大門戶的上市,掀起了中國互聯網的第壹輪投資熱潮。的生與死。COM是壹個不斷挖掘互聯網價值的過程,是壹個大浪淘沙的時代。
信息化風起雲湧:
1999 65438+10月22日,由中國電信、國家經貿委經濟信息中心牽頭,聯合40多個部委(廳、局)信息司,在京召開“政府上網工程啟動會”,啟動“政府上網工程”,政府上網工程主網站在www.gov.com上線試運行。
2000年7月7日,在國家經貿委和信息產業部的指導下,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和國家經貿委經濟信息中心聯合啟動了“企業上網工程”。
2001 12由信息產業部、全國婦聯、共青團中央、科技部、文化部主辦的“家庭互聯網工程”正式啟動。
第五階段:繁榮與未來(2003年至今)
隨著應用多樣化階段的到來,互聯網逐漸走向繁榮。
郵箱情況:平均每人使用1.5個郵箱,有65438+3億多個郵箱。2004年,付費郵箱市場預計將達到654380億元。
第四媒體發展迅速:經國務院新聞辦批準發布新聞的網站約有150家,網絡媒體正在成為主流媒體。
網絡遊戲蓬勃發展:2003年,網絡遊戲用戶數達到1380萬,網絡遊戲市場銷售額達到132億元,電信業務產生的直接收入達到8710億元。
即時通訊異軍突起:截至2003年底,僅騰訊QQ就擁有2.6億註冊用戶,7000多萬活躍用戶。
短信登場:2003年,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的短信業務量達到2200億條,增長率超過1.000%。壹條0.1元錢的短信,創造了壹個年入數百億的市場,形成了拇指經濟。
網上交易:2003年全國證券公司網上交易量9947億元,IT投入271億元。
網上銀行:50多家銀行開展網上銀行業務,個人客戶超過4000萬,企業客戶超過6萬。
在線教育:2004年投資654.38+02.54億元,校園網2.6萬多個。
網絡招聘:48.2%的網民認為可以在網上找到工作,2003年網絡招聘市場規模達到31億元。
企業信息化:企業網站41萬個,92.5%的大型企業建立了企業內網,CIO群體崛起。
網絡廣告:網絡廣告的突破在1997年達到零,2003年達到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