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東尼模型(Anthony Model)
三個層次 (1)戰略規劃層(SPL,StrategicPlanningLayer):為最高管理層,是指諸如企業組織目標的設定與變更、為實現該目標所采取的資源政策等計劃、規劃、預算過程。
(2)戰術決策層(TDL,TacticsDecisionLayer):又叫管理控制層,為中間管理層,是為實現企業目標,使企業能夠有效地獲得並利用資源的具體化過程。
(3)業務處理層(BTL,BusinessTreatmentLayer):又叫運行控制層,為下層管理層,是為確定某特定業務能夠被有效地、高效地執行的全過程。 在“安東尼模型”中,首次將制造型企業管理系統視為壹個以經營資源為基本元素的企業經營業務活動的整體,系統化地描述出了企業內外信息流、資金流、物流的傳遞和接收過程。
安東尼等通過對於以組裝加工業務為主的制造型企業進行大量的觀察分析發現,其管理系統業務流程包括了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雙向流動及其基本規律。首先,物流的流程壹般體現在從采購部件到產品銷售出去的整個過程之中,是自上遊向下遊方向流動,先從供應商流到企業,再到批發商、零售商和顧客,即企業需要經過零部件采購、調撥、生產加工、發送、銷售等業務流程,同時,在企業進行上述調撥或采購零部件流程之前,零部件制造商及原材料加工商等供應商也在進行銷售活動;在企業進行銷售活動之前,批發商和零售商也在進行采購活動。而資金流的流程與物流相反,是從下遊向上遊方向流動,即從顧客流到零售及批發商,然後到企業(或直接到企業),再流到供應商。再者,信息流與物流、資金流等相比較,其流動過程要復雜得多。企業信息主要包括訂貨信息、發貨信息、收支信息等,信息流在與物流、資金流互補的同時,又起著管理企業整體活動的作用。不難看出,其實安東尼所描述的正是壹幅供應鏈全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