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數字化與信息化有什麽區別

數字化與信息化有什麽區別

壹、起源不同

數字化:早在40年代,香農證明了采樣定理,即在壹定條件下,用離散的序列可以完全代表壹個連續函數。就實質而言,采樣定理為數字化技術奠定了重要基礎。

信息化:起源於60年代的日本,首先是由日本學者梅棹忠夫提出來的,而後被譯成英文傳播到西方,西方社會普遍使用“信息社會”和“信息化”的概念是70年代後期才開始的。

二、優點不同

數字化:

1、數字信號與模擬信號相比,前者是加工信號。加工信號對於有雜波和易產生失真的外部環境和電路條件來說,具有較好的穩定性。可以說,數字信號適用於易產生雜波和波形失真的錄像機及遠距離傳送使用。數字信號傳送具有穩定性好、可靠性高的優點。

2、數字信號需要使用集成電路(IC)和大規模集成電路(ISI)?[2]?,而且計算機易於處理數字信號。數字信號還適用於數字特技和圖像處理。

3、數字信號處理電路簡單。它沒有模擬電路裏的各種調整,因而電路工作穩定、技術人員能夠從日常的調整工作中解放出來。

例如,在模擬攝像機裏,需要使用100個以上的可變電阻。在有些地方調整這些可變電阻的同時,還需要調整攝像機的攝像特性。各種調整彼此之間又相互有微妙的影響,需要反復進行調整,才能夠使攝像機接近於完善的工作狀態。

在電視廣播設備裏,攝像機還算是較小的電子設備。如果攝像機100%的數字化,就可以不需要調整了。對廠家來說,降低了攝像機的成本費用。對電視臺來說,不需要熟練的工程師,還縮短了節目制作時間。

4、數字信號易於進行壓縮。這壹點對於數字化攝像機來說,是主要的優點。

信息化:

1、信息產業是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信息產業以3倍於國民經濟的速度發展,增加值在國內生產總值(GDP)中的比重不斷攀升,對國民經濟的直接貢獻率不斷提高,間接貢獻率穩步提高。

2、信息產業將發展成為最大的產業。到2005年年底,中國電子信息產品出口占全國外貿出口比重將超過30%,其在國家外貿出口中的支柱地位將得到進壹步鞏固和提高。信息產業在國民經濟各產業中位居前列,將發展成為最大的產業。

3、通信網絡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設施,網絡與信息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內容;強大的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和軟件業是確保網絡與信息安全的根本保障。

4、信息技術和裝備是國防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保障;信息產業已經成為各國爭奪科技、經濟、軍事主導權和制高點的戰略性產業。

三、原理不同

數字化:將許多復雜多變的信息轉變為可以度量的數字、數據,再以這些數字、數據建立起適當的數字化模型,把它們轉變為壹系列二進制代碼,引入計算機內部,進行統壹處理,這就是數字化的基本過程。

信息化:以現代通信、網絡、數據庫技術為基礎,對所研究對象各要素匯總至數據庫,供特定人群生活、工作、學習、輔助決策等和人類息息相關的各種行為相結合的壹種技術,使用該技術後,可以極大的提高各種行為的效率,為推動人類社會進步提供極大的技術支持。

百度百科-數字化

百度百科-信息化

  • 上一篇:買悍馬的李燕是榮縣人嗎?
  • 下一篇:司主要科研成果及獲獎情況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