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業工程文件管理現狀
1.電子工程文件
隨著計算機技術在工程管理中的運用,檔案管理對象也由傳統的紙質文件轉向多媒體管理。因此,檔案管理現代化除了要實現檔案的加工、存貯、檢索計算機化,還應向數字化、局域網方向發展。
(1)歸檔的電子工程文件質量較差,內容真實性無法保障工程常用電子工程文件通常有CAD、WORD、EXCEL等辦公軟件,但具體使用沒有界定,造成有些電子工程文件因版本問題打不開或無法保存,影響了工程文件的歸檔。有些企業僅被動按照業主或監理要求進行電子文件歸檔,未按《電子文件歸檔與管理規範》(GB/T18894-2002)要求歸檔,且歸檔的電子工程文件僅從形式上進行鑒別,內容的真實性卻未把關,致使歸檔的電子工程文件不齊全,內容不真實,背景信息及原始數據未同時歸檔,無法提供可利用的資料。
(2)電子工程文件歸檔缺乏規範化、制度化電子工程文件收集通常缺乏制度保障,或即使有明確的制度,執行也常不到位。企業電子工程文件歸檔管理缺乏專業人員,壹般由項目部資料員或施工人員管理,且管理人員職責不明確。
(3)紙質工程文件未與電子工程文件同步歸檔
由於工程設計電子工程文件始終處於動態過程,其內容不斷變化,設計人員受變更影響,常會刪除壹些信息,造成電子工程文件的完整性難以保證。為確保歸檔電子工程文件的完整、準確,必須實行歸檔紙質工程文件與完整的電子工程文件同時歸檔。
2.紙質工程文件
(1)施工驗收原始簽證資料格式不規範
原始施工驗收簽證資料沒有在開工前規定統壹的內容和格式,而是在施工過程中隨意增添內容、更換格式。采用的資料格式不統壹,紙張、幅面、頁面設置等規格不壹,無法統壹規範裝訂組卷。
(2)竣工圖文件編制不規範
壹些工程存在著使用代用圖的現象,而在竣工中又要求竣工圖以單位工程或專業為單位組卷,劃改圖紙只有原則的標準規定,缺少有針對性的細則。
(3)工程質量驗收簽證資料不齊全
為滿足施工進度要求,“四方”現場驗收後,沒有按國家行業標準規定辦理書面簽字儀式。有的施工企業管理不嚴格,未及時整理歸檔,造成原始文件丟失。也有施工企業專業技術人員工作調動移交手續時把關不嚴,造成竣工原始文件遺失。
(4)施工原始資料書寫不規範
施工過程中的測量手薄記錄、灌漿施工記錄、原始簽證資料用不耐久材料書寫,與竣工資料歸檔要求不符,給後期竣工資料編制帶來極大的困難。原始驗收簽證資料中,樁號、高程、工程量等項目往往與實際施工情況不相符,驗收項目有空白欄、簽字筆跡淩亂和隨意塗改等現象,降低了竣工資料的使用價值。
可行性建議
1.領導重視
領導重視檔案工作是管好用好檔案的關鍵,應從組織上和思想上高度重視檔案管理,使其在制度、裝備、人員配備等方面得到支持和保證,使檔案工作能真正發揮職能和作用。
2.完善制度,合理配置資源
工程開工前,應結合實際,同項目法人和監理單位溝通協調,制定和頒發壹整套規範標準的表格文件。只有在工程建設各階段有序管理檔案,才能保證歸檔文件材料及圖紙內容的準確、齊全、規範,保證施工技術材料記錄齊全、簽署完備,原材料質量保證資料真實可靠,竣工圖與實物相符。水利基本建設項目實行招投標制度、工程建設監理制度,為工程文件檔案的收集、整理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工程合同中應對涉及工程文件的部分進行專項交底,明確竣工文件材料歸檔範圍,竣工驗收時間,竣工資料副本內容、份數及質量。按照《電子文件歸檔與管理規範》(GB/T18894-2002)要求統壹電子文件歸檔格式,電子文件管理系統應建立壹系列標準,如CAD系統軟、硬件平臺,制圖的編輯軟件、字庫、圖幅、格式,電子文件的數據類型、文件種類,電子文件的編號、著錄,電子文件的歸檔範圍和要求,工程項目電子文件光盤的信息組織、刻錄、標識等,保證歸檔的電子文件齊全、完整、真實、有效,便於長久利用。
3.強化培訓學習,嚴格把關
工程文件管理人員應通過專業培訓並持證上崗,對檔案業務、工程質量標準和施工原始簽證資料操作方法、竣工資料整編、項目驗收基本要求等知識了然於胸,掌握檔案業務知識,提高檔案管理水平,杜絕施工過程中產生不規範的原始施工資料和文件。同時,加強與兄弟單位的交流學習,邀請質量監督部門和檔案管理門指導,提高工程文件管理水平,做到工程結束、檔案整理結束。
水利工程檔案是指水利工程在前期、實施、竣工驗收等各建設階段中形成的,具有保存價值的文字、圖表、聲像等不同形式的歷史記錄。施工企業作為工程的參建方,其形成的工程檔案對工程建成投產後的管理、運行、養護、維修、改建、擴建等工作的決策起著重要的憑證和依據作用,對企業擬參與的其他工程也有借鑒和參考作用。因此,水利施工企業應加強工程文件的檔案管理,使其在水利建設和管理中充分發揮作用。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制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