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塑料袋使用情況調查報告

塑料袋使用情況調查報告

“限塑令”實施後塑料袋使用情況調查報告

塑料袋在給人們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對環境造成了長期的危害。由於塑料不易分解,塑料廢棄物如果不回收利用,就會成為環境中的汙染物,不斷積累,對環境造成極大的危害。塑料購物成為“白色汙染”的主要來源。國務院辦公廳發出通知,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零售場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不再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限塑令”實施已經壹周了。我們試圖通過了解目前塑料袋的使用情況來了解人們目前的購物習慣和環保意識。

鑒於超市是人們購物的主要場所,塑料袋被廣泛使用,我們利用業余時間在物美超市文怡店進行了壹次調查。調查采用實際調查的方式,在超市收銀臺後面觀察人們的購物習慣,並以列表的形式進行統計。觀察了視線內三個收銀機的情況。在晚上7點15分至7點35分的20分鐘內,有57人付款,包括25名男性和32名女性,其中19人使用塑料袋,占總數的33.3%。使用塑料袋的19人中,男性11人,女性8人,分別占各自性別的44%和25%,分別占總人數的19.3%和14%。購買環保袋的有22人,占總數的38.6%。其中,男性14人,女性14人,分別占各自性別的32%和43.75%,占總數的14%和24.6%。其中10人自帶環保袋或塑料袋,占總數的17.5%,其中2男8女,分別占各自性別的8%和25%,分別占總數的3.5%和14%。不使用或使用購物車的有6人,占總數的10.6%,其中男性4人,女性2人,分別占各自性別的16%和6.25%,分別占總數的7%和3.5%。

可見,國家“限塑令”出臺後,“限塑令”實施之初市場阻力並不大,但仍需要壹個適應期。在超市和商場,由於國家法律的強制執行,限塑得到了成功的實施,受到了大多數市民的歡迎。

在這次調查中,我們發現:

壹、“限塑令”的目的

塑料袋的回收價值低。塑料袋在使用過程中,不僅散落在城市街道、旅遊區、水體、公路、鐵路上,還有潛在的危害。塑料結構穩定,不易被天然微生物降解,在自然環境中長期不分離。2008年6月1起,國家實施“限塑令”,就是在潛移默化中改變市民的消費觀念和習慣,最終達到減少使用卷制塑料袋等各種塑料袋的目的,遏制其對環境的危害。

二、“限塑令”的意義

塑料袋確實對環境有害。丟棄的塑料袋不僅有礙觀瞻,還會導致野生動物和牲畜死亡,堵塞城市汙水管道。禁止超薄塑料袋,鼓勵使用塑料袋替代產品,鼓勵回收利用等措施將加強公眾的環保意識。出售塑料袋的收益可用於支持市政回收項目,也可用於降低環保行業的人力成本,包括廢物回收行業和使用天然纖維代替產品制作塑料袋的行業。

第三,環保袋的好處

使用環保袋有很多好處。使用環保袋,也就是減少塑料袋的使用,可以大大減少白色汙染。

染色;而且環保袋的使用壽命比塑料袋長,最重要的是環保袋可以循環使用。與使用壽命較短、不易降解的塑料袋相比,環保袋有很多好處。

四、買塑料袋的原因

超市提供的塑料袋價格在0.1-0.3元之間,環保袋價格在3-5元之間。每次購物時,人們需要使用2-5個塑料袋。壹般壹個環保袋就夠了,少數買多的客戶需要2-3個。因為“限塑令”實施時間短,人們還沒有養成購物自帶袋子的習慣。如果他們購物時沒有自帶環保袋或塑料袋,使用塑料袋的價格在1元左右,再買壹個環保袋就要3 ~ 5元。這是少數人還在用塑料袋的主要原因,因為忘了帶,買了環保袋,增加了購物成本。而且環保袋不方便對購買的商品進行分類,經常會把所有的商品混在壹起。如果購買的商品較多,容易造成部分商品的變形。

以前塑料袋不流行的時候,人們習慣用籃子和布袋購物,並不覺得不方便。但是也要認識到,過去的商品種類沒有現在這麽多樣,人們的購物需求也不壹樣。現在人們已經習慣了在幾天之內買完所有需要的商品,所以環保袋的設計需要改進,而不是越大越好。

動詞 (verb的縮寫)加強環境意識

與“限塑令”實施前相比,超市塑料袋的情況有了很大改善。根據我們的調查,57名受訪者中有38人使用自己的購物袋,即使用壹次性塑料袋的消費者人數下降了至少60%。壹些不攜帶可重復使用購物袋的市民在購買小件物品或少量物品時不再使用塑料袋。他們會選擇把它們捧在手裏,或者擁抱它們。

從這些現象來看,人們已經意識到塑料袋帶來的危害。雖然長期以來的習慣不能壹下子改變,但有意識地減少塑料袋的使用,改用環保袋是壹個好的開始。我們有理由相信塑料袋將逐漸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更好的替代品將會出現。

六、“限塑令”實施中的阻力

與超市嚴格執行“限塑令”相比,菜市場的執行情況要差很多。有新聞報道,記者問壹個農貿市場的攤販,“今天不是不允許發免費塑料袋嗎?”攤主回答:“我是方便普通人的。沒有塑料袋他怎麽買菜?”壹位菜場經營者說,每個塑料袋要兩毛錢,但為了這兩毛錢,他們往往要向消費者解釋很久,有些人還不明白。也有消費者聽說塑料袋要額外收費,卻扔下已經稱好的菜就走了。

可見,在農貿市場和超市外的水果攤上,“限塑令”並沒有起到非常有力的“限塑令”作用。

“限塑令”不“限塑”,並不意味著“限塑令”不適合實際情況的需要,而是更能體現環境對“限塑令”的需要,以及剛性規定與人們自覺執行之間的距離。

七、減少實施阻力的措施

問題的解決方案總是與問題同時出現。為了減少“限塑令”執行過程中的阻力,我們通過這次調查總結了幾點。

1.繼續加強“限塑令”的宣傳,讓限塑令成為壹種生活習慣;

2.普遍加強環保意識,不僅僅是在塑料袋的使用上;

3.依法治國,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3.從生活習慣的方方面面打造更方便時尚的可重復使用購物袋;

5.鼓勵各機構實施不違反“限塑令”的切實措施,等等。

總結:

中國每天使用超過30億個塑料袋。其中超市塑料袋消耗量為40萬噸,是壹次性塑料購物袋使用最多的地方之壹。雖然商務部規定,6月1日起,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零售場所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也不得銷售不符合國家標準的塑料購物袋。而百貨商場、菜市場、超市外水果攤的塑料袋消耗量是超市的3倍,生產這些塑料袋日均用油至少1.3萬噸。這些塑料袋不僅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也成為“白色汙染”的罪魁禍首,嚴重危害自然環境和衛生。有償使用塑料購物袋是提高公眾環保意識的手段之壹。

據有關專家測算,“限塑令”的實施將使塑料袋的使用量至少減少三分之二。有專家表示,中國實施“限塑”是用經濟手段治療人們對白色汙染的“依賴”,最終實現“限塑”到“禁塑”。現在需要做的,壹方面是通過宣傳教育,讓民眾把自覺拋棄塑料袋變成習慣。另壹方面,還是要找到壹種塑料購物袋替代品,既能兼顧人們生活的便利,又環保。普通人改變原有的生活習慣也很重要。雖然目前的“限塑令”給公眾帶來了壹些不便,但從長遠來看,合理使用塑料購物袋,逐步減少塑料購物袋的使用總量,可以從根源上遏制“白色汙染”,促進資源的綜合利用,最終保護我們的生態環境。但“限塑令”是國家行政機關通過行政法規實現“限塑”的目的。從“限塑”到自覺拋棄塑料袋是壹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每個人自覺執行。

  • 上一篇:四川省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轉換經營機制實施辦法
  • 下一篇:唐山建設集團這個單位如何,單位的性質是什麽。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